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5)
2023(7336)
2022(6005)
2021(5411)
2020(4175)
2019(9305)
2018(8960)
2017(16262)
2016(8058)
2015(8540)
2014(8399)
2013(8387)
2012(7425)
2011(6917)
2010(7165)
2009(7055)
2008(6631)
2007(6275)
2006(5545)
2005(4304)
作者
(22389)
(19144)
(18599)
(17562)
(11718)
(9048)
(8196)
(7058)
(6996)
(6712)
(6449)
(6222)
(6088)
(5748)
(5585)
(5493)
(5415)
(5384)
(5314)
(5300)
(4661)
(4457)
(4402)
(4393)
(4292)
(4290)
(4168)
(3969)
(3945)
(3718)
学科
(38165)
(33346)
经济(33321)
管理(30853)
(29433)
企业(29433)
(23638)
农业(15742)
技术(14092)
业经(13471)
方法(11771)
技术管理(11337)
中国(10147)
数学(8502)
数学方法(8448)
(8228)
地方(7917)
(7231)
农业经济(7080)
(6649)
(6608)
供销(6607)
理论(6459)
(6107)
发展(5849)
(5834)
(5499)
银行(5499)
产业(5362)
(5328)
机构
学院(122530)
大学(115426)
管理(52501)
(47576)
经济(46515)
理学(45706)
理学院(45262)
管理学(44719)
管理学院(44444)
研究(34884)
中国(26736)
(22543)
科学(20696)
(20580)
(19998)
(19056)
(18111)
师范(17992)
中心(17084)
财经(16303)
业大(16234)
(15450)
(15045)
(14600)
师范大学(14123)
农业(13918)
商学(13902)
经济管理(13894)
商学院(13749)
北京(13656)
基金
项目(83674)
科学(68896)
研究(65390)
基金(60987)
(51409)
国家(50844)
科学基金(46047)
社会(45108)
社会科(42534)
社会科学(42530)
(36354)
基金项目(33193)
教育(28895)
(28069)
自然(27532)
自然科(26916)
自然科学(26913)
自然科学基金(26482)
编号(26235)
(23973)
资助(22567)
创新(21193)
成果(19823)
(19713)
国家社会(18416)
课题(18220)
重点(17851)
(17449)
(17228)
发展(16516)
期刊
(60575)
经济(60575)
研究(32062)
中国(25564)
(24881)
管理(19400)
科学(16963)
农业(15994)
业经(15532)
(14567)
教育(13490)
学报(13245)
大学(11531)
技术(11267)
学学(11006)
(10447)
金融(10447)
科技(8759)
农业经济(8108)
经济研究(7827)
(7702)
农村(7534)
(7534)
问题(7403)
财经(7132)
商业(7017)
技术经济(6703)
(6660)
(6582)
旅游(6582)
共检索到17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琳  吴文智  冯学钢  
[目的]通过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构建的作用,实现价值共创视角下乡村旅游价值链的重构,解决乡村旅游产业中消费者需求和产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旅游高效、有序、协调、综合发展。[方法]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系统论方法,探索性重构乡村旅游价值链。[结果](1)价值共创引导下的乡村旅游价值链是由基本价值活动、辅助价值活动和价值共创活动共同组成,通过虚拟价值链和传统价值链的互动与融合,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新价值创造。(2)价值共创活动是以虚拟价值链为基本特征,以"产消者"创新社区为表现形式,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创新性赋予旅游者产品生产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产消者"双重属性,通过将消费者从传统价值链的幕后拉向幕前,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增值。[结论]价值共创引导的乡村旅游价值链需要依托平台思维、共享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形成的价值链的开放和互动对于实现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玲玲  郭英之  申军波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庆忠   韩璐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关系的“系统性基础”;2)共享“资源”基础、共通“互动”本质、共推“价值”协同、共契“因果”链条是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3)旅游者资源主导、外来旅游经营者资源带动、村寨旅游精英协同村民推动、跨村村民间协同、政府与村寨协同、村寨集体经济跨产业价值协同是旅游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实践路径;4)旅游主体间依据各自价值主张进行资源匹配,从操作性资源到对象性资源的整合中实现服务交换,资源流动、整合中推动现代化要素的在地村寨融入和适应性演化是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研究为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与乡村现代化可持续融合、发展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旅游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薇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旅游新业态,它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与旅游业充分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第一、二两大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进步。产业融合引导和延伸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给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以全价值链体系为导向,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理念,阐述了乡村旅游全价值链构成要素;分别构建了基础系统、核心系统、保障系统以及情感系统四个价值体系,从而利用价值系统定位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劳本信  杨路明  李小花  陈红燕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在多方面对传统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使传统的旅游业面临着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旅游价值链受到了冲击,并按新的模式进行重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延松  王久梗  许顼  
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旅游产业价值链的特征,阐述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内涵,指出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模式的弊端,重构网际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指出网际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模式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际时代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用La-grange乘数法确定旅游企业最大利润现值和最佳资源耗用量的步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颖  惠宏伟  
随着人们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价值链模式不仅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运行效率。基于此,在诠释现代物流理念的基础上,解构现有的价值链模式,并基于现代物流理念重构了以客户服务和功能整合为核心的价值链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剑峰  
当今旅游业发展已进入游客驱动时代,随着游客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游客需求内涵不断丰富,不同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已由传统的旅游企业间竞争逐渐演变为以游客需求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间的竞争。通过对游客价值创新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优化关系分析,表明乡村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优化是有效满足游客价值创新需求的根本途径。游客价值创新导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目的地商业服务供应链改进策略和公共服务供应链改进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强  王秋娜  
一、发挥旅游业节点作用,助力“双碳”目标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先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0%的目标。因此,围绕双碳目标促进社会各行业节能减排,成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静  
人类共同体自从出现了城市,就有了城市与乡村的分化。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农村和农民兄弟的帮助下,城市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农村问题突出,农村人口流失、部分土地荒芜,留守问题、农村空心化等现象严重。面对城市发展的成绩和农村衰落的现实,农村发展受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红权  张婉君  刘伟  
文章通过旅游产品概念的圈定,以及通过旅游产品形成、交付和消费决定的独特性分析,绘制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图,以期为旅游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分析,为指导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分析,甚至期望为旅游主体行为边界确定的立法分析提供一个概念性的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琼英  唐代剑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广义视角上来看其功能和价值还需要重新界定。本文认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价值应包括旅游者价值和居民生活价值两方面。基于此,本文重构了乡村旅游价值体系,并以两者价值的实现程度为横纵坐标构建了乡村旅游价值象限图,总结出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入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理论提出乡村旅游的帕累托最优模式———融合型乡村旅游模式,并以灵山坞村为案例现实探讨了该模式的价值实现条件与实现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文俊  
乡村景观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美学功能,在旅游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开发背景下,需要重构和深度认知乡村景观价值与功能,这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基于旅游视角,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景观释义、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功能重构、乡村景观开发策略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探讨,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强化景观可辨性、保持景观乡村性、强调旅游参与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乐平  肖美娟  苏颖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生生  
本文是根据现实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大市场上的旅游价值链进行分析。文章主要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剖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构建出我国旅游价值链价值创造路径图。通过研究发现,总体旅游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是国内旅游;正是因为存在相对稳定的旅游价值链的结构关系,所以使得在不同的市场上旅游价值链的核心构成也保持着一定的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