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2)
2023(10457)
2022(9129)
2021(8877)
2020(7280)
2019(17190)
2018(17317)
2017(32085)
2016(18388)
2015(20844)
2014(21006)
2013(20053)
2012(18176)
2011(16489)
2010(16329)
2009(14477)
2008(13892)
2007(11936)
2006(10384)
2005(8954)
作者
(49376)
(40611)
(40296)
(38588)
(25998)
(19421)
(18493)
(16088)
(15623)
(14578)
(14121)
(13413)
(12712)
(12618)
(12608)
(12468)
(12254)
(12123)
(11546)
(11520)
(10180)
(10015)
(9601)
(9257)
(9224)
(9069)
(8995)
(8940)
(8064)
(8029)
学科
(62148)
经济(62083)
管理(48112)
(44548)
(38125)
企业(38125)
方法(30860)
数学(26469)
数学方法(26145)
教育(22467)
中国(21143)
(16758)
(15972)
(15772)
理论(15194)
业经(14078)
地方(12420)
技术(11593)
(11162)
农业(10655)
(10628)
贸易(10624)
(10603)
财务(10545)
财务管理(10531)
(10303)
环境(10106)
企业财务(9970)
(9612)
教学(9527)
机构
大学(250449)
学院(244484)
管理(96871)
(85944)
理学(84972)
理学院(83960)
经济(83740)
管理学(82448)
管理学院(81982)
研究(80826)
(54760)
中国(52465)
科学(51085)
(42365)
师范(42118)
(39569)
(38296)
研究所(36491)
教育(36257)
业大(35564)
中心(35319)
北京(35237)
(34911)
师范大学(34703)
(34028)
财经(31648)
(29501)
技术(29309)
(28833)
(28686)
基金
项目(171212)
科学(135763)
研究(132379)
基金(121063)
(103883)
国家(102866)
科学基金(88433)
社会(79627)
社会科(75093)
社会科学(75073)
(68006)
教育(67440)
基金项目(64740)
(59013)
自然(57151)
编号(57104)
自然科(55765)
自然科学(55754)
自然科学基金(54722)
资助(49170)
成果(48189)
课题(41181)
(39069)
重点(38937)
(36725)
(35894)
项目编号(35532)
教育部(34171)
(33768)
规划(33138)
期刊
(89816)
经济(89816)
研究(78647)
教育(59000)
中国(49738)
学报(36802)
科学(33800)
管理(33311)
(29894)
大学(28741)
(27716)
学学(25255)
技术(24622)
农业(21732)
图书(15586)
业经(15123)
(14548)
金融(14548)
财经(14423)
职业(13921)
经济研究(13698)
理论(12158)
(12107)
科技(11843)
实践(11500)
(11500)
问题(11354)
(11178)
情报(11158)
(11135)
共检索到349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薛晓阳  
 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任何教育研究都不能借故价值中立以躲避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事实可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但事实本身不能自然地、直接地给出包含在事实中的意义和真理,而必须通过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得到呈现。所谓价值中立实际绝不是不要价值,而是不要有偏见、带主观臆断性的价值。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要削弱价值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反它是要提高人们对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的关注。从价值中立原则中不仅不能推导出对价值的否定,相反却只能更加表现出价值问题在教育研究中的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价值中立是质性研究倡导并遵循的重要研究原则,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人类学研究是当前教育学质性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方法。其中"悬置"与"离我远去"分别是二者坚持价值中立的基本措施。教育研究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表述,上述措施在实施中很难或者不能兑现,所以,质性研究的价值中立是教育学追求"科学"的一种努力但并不能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晓凯  赵华威  
以Yang&Allison(2003)的论文结论语步划分模型和徐宏亮(2007)的立场副词分类标准为分析框架,对比研究2011—2022年中外各40篇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论文结论语步中的立场副词,对其分布频数、种类、位置以及搭配方面的特点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外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结论中使用立场副词方面既有相似也有差异。总体上,立场副词在论文结论各语步中普遍存在,但各语步中立场副词的频数、种类、位置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三大类立场副词的作用、结论各语步的功能以及论文作者的综合能力有关。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正梅  
在德国,一直存在着教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之争,并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关于教育学性质的大讨论。这里探讨的就是引发这场大讨论并处于讨论之风口浪尖的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雷钦卡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方面:在教育科学方面主张价值中立,以建立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教育科学体系;在教育哲学方面,倡导进行超越科学的价值教育,甚至是价值灌输,以捍卫个体人格的稳定性和社会最低的价值共识。布雷钦卡的这两个转变——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的转变,从教育科学向教育学的转变——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显示了其教育学思想的稳健性和新保守主义倾向,体现了德国教育学对科学时代和价值多元主义的回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震峰  
教育问题的对象或事物是研究者依据自身的兴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提出教育问题确立的。教育研究过程中,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生成与发展同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无关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生成与发展有着人的价值依据时,研究者应进入对象;当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中非价值因素构成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研究目的是揭示与介入价值因素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内;研究资料静态情形,研究者的立场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立场,研究资料动态情形,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式的研究,研究者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人文主义价值无涉与价值介入式教育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学科立场是学科构建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当前的特殊教育研究中,学科立场模糊或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尤其表现在"医教结合"的争论中。特殊教育研究必须恪守教育学的立场,重视学术研究的规约作用,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任何学术研究都会涉及到价值,比较教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只有承认价值存在并分析其涉入比较教育研究的形式和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价值涉入有三种形式:个人价值涉入、社会价值涉入和学科价值涉入。其中,个人价值涉入与时代的关系,社会价值涉入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学科价值涉入与地缘学术的关系,是反思比较教育研究活动的价值涉入需要辨明的三对关系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庆华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这一立场是以学科理论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以期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它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框架,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的是背景知识,是解释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存在着缺陷。因此需要转变立场,就是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即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中树立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立场,建立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关心关爱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立场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基质",对研究活动具有方法论的规约意义,是学科独立性、合法性、价值性的前提。教育研究作为教育学学者的学术自治,理应恪守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但教育研究中学科立场的缺失,使教育研究泛化为"研究教育",教育学泛化为"关于教育的学",以致出现了研究繁荣、学术衰微的现象。为此,重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要求教育研究恪守独特的价值取向、厘定研究的问题域、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此培育教育学的独立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有关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从原先注重思辨哲学、形而上学思索、哲学运思探究的研究范式转向注重经验、基于证据、推崇量化的实证主义范式。这一呼声有其必然性和重要价值,但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只是诸多研究取向中的一种范式,不应作为主导教育研究的唯一范式。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立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应该坚持"协同"的辩证方法论。与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所可能造成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教育活动"不同,以"协同"辩证方法论为基本立场的教育研究是敞开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研究解不开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没有彻底脱离价值判断的事实判断,也没有彻底脱离事实判断的价值判断,纯粹的"事实学科论"与纯粹的"规范学科论"因而均显露合理性危机。从学科自立的角度看,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必须是也只能是"事实学科论"("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亦显露合理性危机),但这又不可能。由此,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面临一个内在焦虑。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产生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之主流取向抉择上的"一个或所有"式的结果:要么无所谓主流,要么就是"事实学科论"。在向着"事实学科论"目标迈进的方向与道路上,需要也只能保持"尽量的"价值中立和"最接近的"事实学科论的态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振宏  
桓谭从古文经的学术立场出发,引申出对谶纬符命之学的思想批判,并以此选择对现实政治的态度。从他与王莽的合作到分裂,以至利用《新论》对王莽进行批判,他在东汉前期对光武帝"天下事以图谶决之"的公然反对,都可以看出他是从古文经立场和对谶纬符命之学的否定出发的,学术立场决定了他的政治个性。在和同时代其他经学大家刘歆、贾逵等人的比较中,桓谭对学术真理的追求和持守,显得特别突出。在皇权专制时代,能不屈服于专制君主的淫威,始终如一地坚守学术立场,是桓谭最可宝贵的品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教育学者的立场是教育学者基于学科逻辑的政策主张。共同的逻辑起点和基本价值诉求使得教育学者立场的一致性成为可能。学术逻辑的严谨性和学术伦理的正当性是教育学者立场合法性的保证。教育学者的立场是教育决策合理性的重要来源。教育学者应该通过学术的自觉和努力,在教育政策的话语平台上表现出其应有的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学术研究的传统是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对教育真谛的把握。然而,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传入,教育的学术传统被割裂,给教育学的发展带来诸多的困惑。继承传统是教育学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垂高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高校继续教育的运作机制,也为其结构转型与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深度剖析高校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及发展现状,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多元共治、多样态发展、多群体参与等结构转型提供可参考性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