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7)
2023(5376)
2022(4154)
2021(3818)
2020(3111)
2019(6715)
2018(6343)
2017(11858)
2016(6473)
2015(7206)
2014(6501)
2013(6598)
2012(5826)
2011(4867)
2010(5001)
2009(4852)
2008(5196)
2007(4456)
2006(3814)
2005(3190)
作者
(15889)
(13363)
(13249)
(12576)
(8357)
(6283)
(6000)
(5043)
(4829)
(4759)
(4491)
(4347)
(4325)
(4218)
(4190)
(3915)
(3826)
(3802)
(3714)
(3700)
(3214)
(3120)
(3028)
(2980)
(2973)
(2969)
(2911)
(2863)
(2756)
(2574)
学科
管理(30499)
(27928)
(26122)
企业(26122)
(24204)
(21931)
经济(21905)
财政(12048)
技术(10715)
(10362)
财务(10358)
财务管理(10317)
企业财务(9873)
(9609)
技术管理(8828)
方法(8273)
中国(8176)
(7602)
业经(6637)
数学(6570)
数学方法(6501)
(6230)
地方(5628)
(5527)
(4969)
(4924)
制度(4923)
(4921)
银行(4916)
体制(4851)
机构
学院(82668)
大学(81490)
(35428)
经济(34853)
管理(33054)
理学(28472)
理学院(28221)
管理学(27949)
管理学院(27771)
(26652)
研究(25647)
中国(20286)
财经(16758)
(15870)
(15114)
科学(14296)
(12982)
(12367)
财经大学(12146)
经济学(11435)
中心(11246)
研究所(10526)
经济学院(10251)
北京(9939)
(9790)
商学(9689)
(9596)
商学院(9595)
(9579)
师范(9542)
基金
项目(53155)
科学(42772)
研究(41426)
基金(38710)
(32860)
国家(32562)
科学基金(28889)
社会(28251)
社会科(26820)
社会科学(26813)
(21728)
基金项目(20037)
教育(18200)
(16938)
自然(16679)
自然科(16330)
自然科学(16324)
自然科学基金(16025)
编号(15844)
(14630)
资助(14306)
创新(13797)
成果(13445)
国家社会(12290)
重点(11918)
(11616)
(11364)
(11315)
(11315)
课题(11227)
期刊
(40666)
经济(40666)
研究(28890)
(27537)
中国(19633)
管理(14304)
学报(10279)
科学(9639)
财经(9176)
教育(8901)
大学(8276)
(8138)
(7831)
学学(7771)
经济研究(7677)
会计(7635)
(7562)
金融(7562)
财会(7281)
技术(7084)
(7042)
财政(7042)
业经(6147)
科技(5165)
农业(4992)
通讯(4860)
会通(4853)
技术经济(4811)
问题(4600)
(4253)
共检索到133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恩富  汪桂进  
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劳动价值论者认为 ,价值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价值 ,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效用价值论者认为 ,财富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财富 ,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亮才  杨育民  
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的成因形形色色,市场经济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某些缺陷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些缺陷往往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克服。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分配不公问题,就必须借助于非市场机制,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适当干预,从而使社会财富分配满足时代的正义要求。财富分配不公既存在于一国之内,也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中国现代发展模式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解决国内和国际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安铁通  
目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日益突出。作为一种非实体的生产要素,管理劳动者具有稀缺性的特点。管理劳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特点的生产关系结构,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财富分配关系。因此,管理者的收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获取工资,另一方面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财富存量的大小不仅影响到社会成员初次分配的份额大小以及差距的大小,而且决定再分配可能的限度和规模。反过来,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会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会影响到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我国目前财富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是政府收入过高、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劳动者收入偏低。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调整政府和居民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和改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特别是最低工资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宪春  
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包括住户、法人企业和政府单位)可以按照其经济活动的特征划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常住机构部门,这三大常住机构部门构成这个国家的经济总体。一个机构单位的财富指的是其拥有的所有资产价值减去所有未偿还的负债价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志勇  励贺林  
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焦点是基于利润归属的征税权划分难题,从2013年延续至今的国际税改,虽已形成利润应在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共识,但并没有建立可以支持国际税收规则适应全球商业环境变迁的基础理论体系。本文从税收角度认识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和财富分配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包括所得来源地与价值创造地、生产界限和对GDP的批评、数字经济的价值链和数据的权属与收益。本文认为,数据生产要素创造的财富应回馈社会公众,由G20和OECD领导的BEPS包容性框架下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全球解决方案谈判走在了前面,为数字经济财富分配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且在这一进程中,国际税收治理正在由基于双边的协商模式转向基于多边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多边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剑明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居民财富分配的现状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造成两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各自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我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财富自由人人向往,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还在为了钱而工作。如何来实现财富自由,让自己提前退休呢?在专家看来,财富自由并非遥不可及,掌握正确的消费和理财观,便会一步步接近财富自由的梦想。财富自由第一步: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赚到钱财富自由,即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持续"保障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资本可以"自由"地投入到"想"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财富自由的前提是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对于一位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是需要靠努力工作来实现。在专家看来,上班族做好职业规划,把工作做好,在职场上就能不断提升进阶,薪水增加也会超乎你的想象。职场人获取稳定的薪水,再配合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  
研究表明,主权财富基金对投资对象产生了积极影响,其相对较大比例的股权投资有利于投资对象公司价值的提升。因此,比较了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投资与消极投资对投资对象公司价值影响的不同,结论表明主权财富基金的积极投资更加有利于其公司价值的改进,那些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大比例股权投资有损投资对象利益的观点没有得到证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流行多年的财富与价值二分论,事实上又成为一些学者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出发点。我认为这个出发点的正确性应当受到质疑,而且经济学史也证明了这种二分法只是古典经济学的一种阶段性认识思路和成果,应当根据经济生活的实际,重新认定财富的不同形式的性质和创造源泉的一致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平  马维兰  韩雅君  韩丹  
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可转债发行的超常收益,对可转债投资价值与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与财富效应显著正相关。另外,可转债股性凸显会引起财富效应增速上升,债性凸显导致财富效应增速下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左鸣  吴秀生  
本文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时俱进地发展劳动价值论,转变思维方式,拓展财富生成的空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基于此,作者围绕从劳动价值论到生活价值论;生活价值论意义上的财富属性;从新财富观念看虚拟价值的属性;凝聚生活价值的财富标志四个方面对从生活价值论解读财富属性进行了深入地阐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开悉  
现行以财务资源和财务状况为核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企业财务三表报告体系 ,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企业未来财务潜力、企业核心能力、企业价值、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需求 ,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信息有用性。论文在对国内外财务会计学界关于企业财务报告讨论文献介绍评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价值报告和财富变动信息披露的研究设想 ,并对构建企业价值报告和披露企业财富变动信息的意义与难点进行了讨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路新民  
人活多久才算是满足了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不是搞生命科学的,即便是搞生命科学的人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人活得很短暂,但是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有的人活得很长久,但却没有给人类留下一丁点儿的财富。财富与人生的长短没有必然联系,而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必然联系。这个精神状态,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与否,而是指在他的有生之年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人,各有各的活法。但作为人类的一份子,究竟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为后人留下多少遗产?我不是人类的评论家,也无需评论人的贡献。我想借此说的是中国教育技术界的泰斗人物南国农老先生的90岁生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