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2588)
- 2022(10760)
- 2021(10099)
- 2020(8348)
- 2019(19610)
- 2018(19864)
- 2017(35316)
- 2016(20796)
- 2015(23868)
- 2014(24903)
- 2013(23560)
- 2012(22140)
- 2011(20259)
- 2010(21040)
- 2009(18985)
- 2008(19303)
- 2007(18063)
- 2006(15672)
- 2005(14112)
- 学科
- 济(70506)
- 经济(70412)
- 管理(51216)
- 业(45091)
- 企(36080)
- 企业(36080)
- 方法(29563)
- 中国(26266)
- 教育(25408)
- 数学(24944)
- 数学方法(24582)
- 农(22820)
- 财(20040)
- 学(19894)
- 理论(19414)
- 地方(16973)
- 制(16093)
- 业经(15899)
- 农业(14633)
- 教学(14596)
- 和(12578)
- 贸(12356)
- 贸易(12347)
- 银(12075)
- 银行(12031)
- 易(11915)
- 务(11754)
- 财务(11700)
- 财务管理(11657)
- 行(11451)
- 机构
- 大学(286599)
- 学院(284756)
- 研究(101352)
- 济(99449)
- 经济(96531)
- 管理(94988)
- 理学(79381)
- 理学院(78274)
- 管理学(76455)
- 管理学院(75894)
- 中国(71750)
- 京(64331)
- 科学(63979)
- 所(52964)
- 农(51809)
- 财(49818)
- 江(49633)
- 范(49279)
- 师范(48800)
- 研究所(47708)
- 中心(46367)
- 业大(43140)
- 北京(41559)
- 教育(41459)
- 农业(40537)
- 技术(39618)
- 州(39160)
- 师范大学(39127)
- 财经(37861)
- 院(36533)
- 基金
- 项目(177670)
- 研究(138649)
- 科学(135793)
- 基金(117949)
- 家(102526)
- 国家(101427)
- 科学基金(83448)
- 社会(79610)
- 社会科(74582)
- 社会科学(74556)
- 省(74148)
- 教育(72863)
- 划(63280)
- 编号(62487)
- 基金项目(61267)
- 成果(55271)
- 自然(51473)
- 自然科(50121)
- 自然科学(50101)
- 自然科学基金(49154)
- 资助(48495)
- 课题(47555)
- 重点(42125)
- 年(39856)
- 发(39606)
- 部(39517)
- 项目编号(36915)
- 创(36634)
- 性(36228)
- 规划(34743)
- 期刊
- 济(119271)
- 经济(119271)
- 研究(93425)
- 中国(76181)
- 教育(74513)
- 学报(48705)
- 农(47431)
- 财(42256)
- 科学(39877)
- 大学(36967)
- 管理(34085)
- 学学(32626)
- 技术(31667)
- 农业(31641)
- 融(23673)
- 金融(23673)
- 职业(21224)
- 业经(20429)
- 图书(19114)
- 财经(19022)
- 经济研究(17989)
- 业(17623)
- 经(16480)
- 坛(15604)
- 论坛(15604)
- 问题(15500)
- 版(15465)
- 书馆(13937)
- 图书馆(13937)
- 技术教育(13885)
共检索到45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军
思想政治素质是士官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士官“可不可靠”“肯不肯干”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在价值层面,定向培养士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适应军队士官人才需求的应然之策,是深化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揭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必然选择。在现实层面,士官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教育主体的协同意识不强、教育资源的调动利用不够充分、教育时空的排布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而,在实践层面需进一步统筹设计、融合资源、完善机制,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联动性和常态化。
关键词:
定向培养士官 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博旺 龚雪
伴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课题。文章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给予了介绍,并对推进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探索出新的道路,使之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对于提高人文关怀度也是具有着重要价值。故而,从时代价值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具有诸多特定意义。对此,我们则是需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在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实践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秋玉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二者相伴相生、相互联系,其中,个体价值体现在不断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它演绎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的价值逻辑,成为激发个人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由付安玲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论》一书,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价值体系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青
新时期,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常态下,高校必须开拓创新,通过实践育人活动的主题化设计、基地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广、制度化保障以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使实践育人工作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实践育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永吉 刘晓磊 徐国林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是新形势下为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部队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而采取的部队依托高职院校进行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创建科学的军民融合、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为试点,大力改革实践教学课堂内容形式,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提高了直招士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后续在部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义波
针对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基于院校实践,确立"系统设计、合力共育、融合融入、机制保障"的工作思路,构建"一体两翼三融合,四梁八柱共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一二三课堂结合,四种教育贯穿"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分阶段、全融入、协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茵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内容,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信仰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一直是高等素质教育严格遵循的重要教育方针。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微观建设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祥林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和教育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国家观"、"公民观"、"法制观"、"道德观"、"宗教观"成为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一、彰显"国家观"美国政府时刻都在宣扬"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国家利益至上"、"我是美国人,我自豪!"长期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涓
手机作为新型媒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手机媒体教育新模式、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手机媒体素养、提高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手机媒体素养三方面探析了手机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
关键词:
手机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志敏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的教育理念。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高职院校应从改变灌输与说教的单一教学手段,创建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模式,搭建三维实践教学平台等多角度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旺元 张玉荣 林巧华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也深入到各高校,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成份。在分析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对象、施教主体、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耀军 郭晓葵
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既具有稳定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又随着时代的变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发展、更新和充实。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构成,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嬗变:一是体系中公民意识教育要素的强化,二是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要素的增加,三是体系要素内部微观嬗变的趋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楠
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主体,也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为密切频繁的教育者。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实施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更为日常化、接地气,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思想习惯,采取针对性引导措施,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由赵艳芳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析》一书,深入探索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主要职责和角色定位,从学生成长成才各个方面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主要内容,对促进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