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3)
- 2023(3882)
- 2022(3083)
- 2021(3202)
- 2020(2708)
- 2019(6504)
- 2018(7036)
- 2017(12806)
- 2016(7126)
- 2015(8035)
- 2014(8181)
- 2013(7679)
- 2012(7026)
- 2011(6285)
- 2010(6740)
- 2009(6444)
- 2008(6793)
- 2007(5995)
- 2006(5686)
- 2005(5263)
- 学科
- 济(22142)
- 经济(22091)
- 管理(18987)
- 业(17233)
- 企(15865)
- 企业(15865)
- 制(10430)
- 体(8099)
- 中国(7816)
- 农(7200)
- 体制(6958)
- 财(6955)
- 方法(6782)
- 理论(6666)
- 教学(6572)
- 业经(6463)
- 学(5382)
- 教育(5324)
- 银(5181)
- 银行(5174)
- 数学(5003)
- 行(4983)
- 数学方法(4809)
- 融(4739)
- 金融(4738)
- 贸(4168)
- 贸易(4162)
- 地方(4123)
- 策(4097)
- 和(4069)
- 机构
- 学院(94690)
- 大学(94360)
- 研究(33638)
- 济(33031)
- 管理(32551)
- 经济(32043)
- 中国(26788)
- 理学(26507)
- 理学院(26171)
- 管理学(25529)
- 管理学院(25346)
- 京(21393)
- 科学(20331)
- 财(18932)
- 所(17668)
- 江(16351)
- 研究所(15571)
- 中心(15347)
- 农(15282)
- 范(14451)
- 师范(14292)
- 北京(14132)
- 财经(13283)
- 州(12956)
- 技术(12708)
- 业大(12587)
- 院(11964)
- 经(11917)
- 农业(11763)
- 师范大学(11388)
- 基金
- 项目(54135)
- 研究(42303)
- 科学(40925)
- 基金(35846)
- 家(31265)
- 国家(30926)
- 科学基金(25614)
- 社会(23889)
- 社会科(22340)
- 社会科学(22329)
- 省(21866)
- 教育(21295)
- 编号(19123)
- 划(18356)
- 基金项目(18245)
- 成果(17451)
- 自然(15985)
- 自然科(15615)
- 自然科学(15611)
- 自然科学基金(15301)
- 资助(15208)
- 课题(14123)
- 重点(12511)
- 年(11980)
- 部(11644)
- 项目编号(11610)
- 发(11406)
- 创(11346)
- 性(11315)
- 大学(10648)
共检索到162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永前 陈晓璐
在《青春之歌》的革命叙事背后,潜隐着成年礼这一古老的仪式原型。林道静面对接踵而来的人生挫折,最初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在江华等人的引导下,经历了"死亡"与"再生"的考验,最终完成了身份的终极转换,由一位知识青年成长为一位共产党员。这一生命历程,正是古老的成年仪式在当代的置换变形。对《青春之歌》成年礼原型的揭示,有助于从文化层面深化对这部小说的认识。
关键词:
杨沫 青春之歌 成年礼 仪式原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秋禾
我的那位老夫子,是个北大国文系的用功生。为什么叫他“老夫子”?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却经常穿着长袍子,戴上呢礼帽,很有夫子派头……老夫子常帮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来阅读;他听了顾颉刚、孙楷第及其他一些名教授的讲课,兴趣上来了,也向我复述一遍。老夫子帮助我提高了文学素养,我感谢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张文敬
对学术研究和个人感想的混淆阻碍了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许多人觉得文科的研究不过是写文章,网络名人机灵的感想可以取代学者规范的研究。在教育学界,"教育叙事"一度非常流行,并且很快进入了教育研究法教材。本文的探讨发现,"教育叙事"是有意义的写作,但它属于个人感想。文章从四个方面指出它跟学术研究的区别。笔者认为,在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以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也发生了革命,形成了一套新的治学规范。跟革命前的作品相比,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论著的写作形式和论证方法都完全不同。到了今天,不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就不能算作学术研究。
关键词:
学术规范 专业难度 个人感想 个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建军 王勇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茫与机遇、兴奋与惆怅并存的状态下,个人层面上极具张力的重大决定与社会层面充满道德意义的新仪式促成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形成。“间隔年”及青年“认同重构”已不再属于“边缘仪式”的亚文化范畴,而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标志着新的自我认同的建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邱蓓
《典仪》是印第安作家莱斯利·西尔科的代表作,小说利用嵌入式结构和复调的叙事策略展示了印第安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嵌入式叙事模式体现了印第安人所崇尚的万物平等、和谐统一的宇宙观,颠覆了西方主流文化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通过运用复调结构,即多条线索有机协调地融合在同一文本中,共同服务于同一主题的叙事模式,作者对种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期望得以表达。精湛的叙事手法与深刻的主题思想相得益彰,使作品成为一部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平章起 王迎新
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社会通过成年仪式活动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代际文化冲突、克服文化中断引起的认知困难,这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很有启发。本文分析了成年仪式的阈限状态和仪式场域结构,论证了成年仪式活动对解决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成年仪式 文化不连续性 阈限状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兴钰 祝厚明
新"奶酪" "你的奶酪被人拿走了吗"、"我的奶酪可能正在变质"、"要积极寻找新的奶酪"……读着《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些充满睿智的语言,孟冰感到,作为当代青年,只有勇于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新知,才能有所作为。孟冰是山东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的一位主任科员。199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一睿
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采用了以倒叙和预叙为主的多种叙事方式。这些叙事方式,与小说故事内容相得益彰,既是对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更是基于传统艺术手法的艺术创新。《野狐岭》叙事人称的合理运用,以及叙事时间的巧妙处理,值得叙事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关注。
关键词:
叙事人称 叙事时间 野狐岭 运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扬
曹禺的早期剧作是中国话剧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经典作品,这与其作品的主题及呈现主题的方式密切相关。在戏剧创作中,曹禺借用复调音乐、宗教仪式在无形中强化了作者的悲悯之心和救赎之意;同时,曹禺在剧作中反复再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礼仪,以此来表现传统伦理对现代人的规训作用。这些独特的艺术手段,在增强曹禺早期剧作的内在张力的同时,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关键词:
曹禺 仪式 原型 悲悯 主题呈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振 李待宾 舒靖瑶
以空间叙事学和参与式博物馆理论为研究依据,探寻空间叙事语法与展项设计,展开博物馆叙事空间场景建构研究。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将参与式理念与空间设计融合、运用交互道具装置启发与指导、使观众置身于叙事性空间。通过研究参与式博物馆空间叙事方式挖掘展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解博物馆观众的真实需求,把握空间艺术表达,传达精神力量,以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效果。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参与式博物馆 展示陈列设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蔡迎春 欧阳剑
数字叙事是开展数字人文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意识、学术、技术和社会成果等方面具有有优越性。文章通过探讨数字叙事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形式,以及实证研究对应形式的教学案例,归纳出数字叙事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特点,提出数字叙事运用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明根
文学名著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经典的个案不在少数。在小说《十日淡》改编为影片《十日淡》时,两种文本之间存在"互证"、"互释"。导演帕索里尼以"一"当"十",在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在"序列"、"背景"、"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叙事性转换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使小说对人性悖论的揭示转化为电影对宗教悖论的讽刺,以此达到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解构性效果。
关键词:
叙事互文性 十日谈 电影改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亚婷 刘浩
教师情绪是教育变革中的关键维度,事关教育变革的阻碍或推进。本文结合情绪地理学采用叙事研究三维空间框架对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情境下的高中教师情绪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的消极情绪弥漫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改革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不理解的状态普遍存在,由此带来的情绪误解会阻碍改革的持续推进。因此,浙江省未来的高考改革必须重视高中教师的"情绪侧面",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情绪支持,以实现教师个人叙事与改革叙事的良性互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莎
苏格兰的学校教育体系与"职前教师教育"扎根于其独特的"平等理念"和"全纳教育"传统,有别于英国其他地区的教育体系。近十年来,苏格兰深化中小学"卓越课程"改革,带动了"职前教师教育"的创新,进一步发展了以大学为中心、协同当地中小学校的教师发展体系。对该体系的多元叙事分析表明:教师作为校本"卓越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必须提升反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参与式教学能力、自主发展性和职业认同感。职前和在职教师必须在教学互动中不断创新课程,拒绝照本宣科,一成不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颖
叙事解读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叙事理论的解读是英美文学作品解读的理论基础和能力前提。从叙事解读的主体内容来说,它主要包括对英美文学作品情节、人物、背景、思想主题、情感等方面的深度理解。近年来,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的研究反映了现代英美文学作品的叙事解读方法、文学批评策略和跨文化文学交流。由聂宝玉著的《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基于当下多元化的研究视野进一步研究与构建了英美文学作品的叙事理论,将欧洲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英美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和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整合,丰富了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研究的理论成果。该书理论脉络清晰明确,从理论到实践、从经典到后经典、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展示了英美文学叙事解读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方法。从整体上来看,该书具备以下三大亮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