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4)
2023(8966)
2022(6887)
2021(6717)
2020(5256)
2019(12323)
2018(12720)
2017(22741)
2016(13526)
2015(15481)
2014(15858)
2013(14289)
2012(12541)
2011(11121)
2010(11676)
2009(10216)
2008(10174)
2007(9103)
2006(7997)
2005(7521)
作者
(34526)
(28266)
(28253)
(27194)
(18142)
(13488)
(13036)
(11102)
(10989)
(10322)
(9752)
(9532)
(9093)
(9062)
(8957)
(8688)
(8619)
(8565)
(8372)
(8104)
(7281)
(7069)
(6990)
(6635)
(6528)
(6487)
(6435)
(6284)
(5690)
(5623)
学科
(45825)
经济(45783)
管理(33546)
(30836)
(25770)
企业(25770)
方法(20771)
教育(20476)
中国(19636)
数学(18601)
数学方法(18033)
(13463)
理论(13225)
(12078)
业经(11157)
教学(10924)
(10198)
(9141)
农业(8757)
(8679)
地方(8280)
(8177)
财务(8133)
财务管理(8118)
发展(7909)
(7787)
企业财务(7643)
技术(7640)
(6892)
银行(6885)
机构
大学(174179)
学院(171756)
管理(59960)
(58549)
研究(57951)
经济(56897)
理学(51344)
理学院(50724)
管理学(49184)
管理学院(48874)
中国(39608)
(39015)
科学(34591)
(32635)
师范(32384)
教育(31822)
(28363)
(28283)
(28047)
师范大学(26343)
中心(26161)
研究所(25577)
北京(25498)
技术(24198)
(23782)
业大(22998)
(22497)
财经(22030)
职业(21542)
(21166)
基金
项目(111422)
科学(88776)
研究(88655)
基金(76281)
(65306)
国家(64650)
科学基金(55631)
社会(52554)
教育(50472)
社会科(49471)
社会科学(49458)
(46073)
(40007)
编号(39697)
基金项目(38688)
成果(34777)
自然(34687)
自然科(33963)
自然科学(33960)
自然科学基金(33306)
资助(31690)
课题(30956)
重点(26893)
(25997)
(25611)
(24469)
项目编号(23942)
规划(23658)
(23365)
教育部(22828)
期刊
(64633)
经济(64633)
研究(59125)
教育(56393)
中国(45595)
管理(23728)
学报(23380)
(23378)
技术(22481)
(22312)
科学(21781)
大学(19818)
学学(16854)
职业(15592)
农业(15462)
(13771)
金融(13771)
业经(11098)
经济研究(10697)
财经(10679)
技术教育(10388)
职业技术(10388)
职业技术教育(10388)
图书(9421)
(9219)
(9147)
论坛(9147)
统计(9050)
(8844)
(8352)
共检索到267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小香   李桂荣  
劝返是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控辍保学行动,需要从学理上进行总结和讨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控辍劝返行动主要包括劝返准备、现场劝返和劝返追踪三个阶段,每类行动都有着丰富的内容,且具有互动仪式链特征。其成功的关键是劝返者亲临现场,营造出没有局外人的劝返情境,与当事人围绕孩子返校问题调动并交互情感能量,最终达成共同理解并促成复学行为。基于劝返的经验启示,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控辍保学成果,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的结构功能、强化劝返人员的国家使命、重视劝返互动的仪式规范、加强学校场域的人文关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元京  胡凯  张榉成  高振华  
本文通过测算1993~2007年城乡义务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得出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尚未实现均等化,并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战略、主体、方式三大转变,构造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投入新模式,争取在2020年战略机遇期内加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和成都市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伴随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开展了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有益探索,基于不同的基础条件、现实问题和实践智慧生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动力机制、城镇化形态、战略目标与推进策略等方面既存在差异,同时也具有共性。推进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应处理好城乡教育一体化与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和均衡发展的关系,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关系,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内及更大范围内均衡发展与提升统筹管理主体层次的关系、中央顶层制度设计和地方自主改革探索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明  
从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至今的十年里,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全面长足的进展,至1995年底,全国已有9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36.2%的人口地区通过了双基验收。“九五”计划期间,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也即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普九是“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后只有牢牢抓住这个重中之重十年不动摇,普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军昌  陈东平  
目前教育公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的义务教育师资差异。本文指出,加快义务教育协作互动是消除上述三方面师资差异的有效手段。文章对杭州、成都、广州、武汉、承德、上海等地城乡义务教育协作互动实现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将促进义务教育协作互动的做法归纳成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三种类型,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义务教育协作互动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秀果  
2015年12月27日,广东财经大学专业会计硕士(MPAcc)校外实践导师受聘仪式举行。参加本次受聘仪式的有广东财经大学校长王华、副校长于海峰、研究生处处长苏武俊,会计学院院长刘国常、党委书记车嘉丽等。仪式由该校会计学院副院长陈美华主持,广东省财政厅副巡视员丁跃文、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张新达和《会计之友》杂志社总编笑雪应邀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与高等教育教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教育工作者,我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最近我写了《我的教学改革情结》一文,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9期上,作为此次论坛的书面发言,愿以此与同行们共勉。此次论坛,恰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系列论丛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赵雅量  
本文从文化的演示性路径出发,对教育活动中的仪式进行了探讨,重点报告了"柏林仪式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仪式对教育和社会化过程的推动作用、仪式的模仿学习过程、仪式的跨文化学习功能以及仪式研究的方法论。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沈霄  王国华  
[目的/意义]网络直播+政务是新时代下民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平台,有效拓展了公共行政与政务服务的空间,打造了新的行政生态。研究网络直播+政务,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能让网络直播+政务更好的引领直播正能量。[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网络直播+政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从社会情境中的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仪式模型,解析了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与互动结果。[结果/结论]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互动的情境分层,最后提出衡量政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政营  
福建南平樟湖坂的崇蛇仪式在旅游商业化社会实践的变迁中发生动态性的遗失,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实践遗失"假说:崇蛇仪式从世俗社会的神圣化信仰逐渐转变为旅游世界的大众化观光,符合萨林斯对仪式进化路径的动态演化论点。崇蛇仪式的结构逐渐旅游化,其功能实现了去神秘化,意义生产偏重地方知识的全球化;仪式进化中体现了从宇宙格局、人伦格局到经济格局的实践遗失过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金秀  黄政  龙文军  
以婚丧嫁娶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传统仪式不仅具有社会文化意义,还是重要的内生性治理资源。通过考察多地的婚丧嫁娶实践样态发现,传统仪式主要通过人情伦理规范社会秩序、面子机制约束个体行动、搭建公共平台促进纠纷调解与社会整合、培育互助精神强化关系纽带、培育乡村治理人才等五个维度发挥治理效能。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传统仪式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发生异化,导致农民经济压力俱增和情感缺位,治理功能被削弱。行政力量所推动的移风易俗行动则着力纠偏传统仪式的非理性面向,在保留仪式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推动仪式简化,减轻村民人情支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使仪式更好地发挥情感联结和社会规范效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的治理功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应充分挖掘传统仪式的道德文化意涵,从传承家风家训、强化互助精神、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等方面着手,借助传统仪式激发互助传统,提高自治和德治水平,营造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并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金秀  黄政  龙文军  
以婚丧嫁娶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传统仪式不仅具有社会文化意义,还是重要的内生性治理资源。通过考察多地的婚丧嫁娶实践样态发现,传统仪式主要通过人情伦理规范社会秩序、面子机制约束个体行动、搭建公共平台促进纠纷调解与社会整合、培育互助精神强化关系纽带、培育乡村治理人才等五个维度发挥治理效能。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传统仪式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发生异化,导致农民经济压力俱增和情感缺位,治理功能被削弱。行政力量所推动的移风易俗行动则着力纠偏传统仪式的非理性面向,在保留仪式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推动仪式简化,减轻村民人情支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使仪式更好地发挥情感联结和社会规范效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的治理功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应充分挖掘传统仪式的道德文化意涵,从传承家风家训、强化互助精神、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等方面着手,借助传统仪式激发互助传统,提高自治和德治水平,营造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并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建军   王勇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茫与机遇、兴奋与惆怅并存的状态下,个人层面上极具张力的重大决定与社会层面充满道德意义的新仪式促成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形成。“间隔年”及青年“认同重构”已不再属于“边缘仪式”的亚文化范畴,而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标志着新的自我认同的建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伟  邓建中  蔡其勇  
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是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依法治教以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多维度的内在价值。基于政策演进的视角,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多点发力、重点推进""全面部署、规范推进"和"集中攻坚、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关注点和着力点。新时代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成效显著,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一是高度重视全局性与发展性问题,确立并适时调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目标;二是全面破解规范性和科学性难题,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制度保障;三是多维应对系统性和基础性需求,统筹和配套制定基础教育领域相关支持性政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彩萍  陈丹  
利用并优化实验室的资源,将烘箱等共用性加热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统一安排,实行开放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仪器设备使用的安全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