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9)
2023(7742)
2022(6380)
2021(5901)
2020(4913)
2019(10820)
2018(10519)
2017(20270)
2016(9978)
2015(10970)
2014(9958)
2013(9832)
2012(8959)
2011(7963)
2010(8339)
2009(8135)
2008(7004)
2007(6276)
2006(5484)
2005(4885)
作者
(24690)
(20210)
(20146)
(18885)
(12933)
(9516)
(9052)
(7779)
(7573)
(7297)
(6829)
(6819)
(6418)
(6399)
(6388)
(5975)
(5865)
(5832)
(5716)
(5689)
(5014)
(4674)
(4623)
(4573)
(4525)
(4519)
(4494)
(4368)
(4101)
(4043)
学科
(39397)
管理(34459)
(32414)
经济(32380)
(31928)
企业(31928)
(24864)
金融(24864)
(22287)
银行(22282)
(21730)
中国(19221)
技术(14877)
(13041)
(12343)
技术管理(11573)
方法(11161)
中国金融(11003)
业经(10350)
地方(9653)
(9440)
数学(9250)
数学方法(9177)
(8240)
财务(8223)
财务管理(8210)
企业财务(7879)
理论(7244)
服务(7197)
(7173)
机构
学院(125745)
大学(124662)
(55619)
经济(54306)
管理(53130)
理学(44923)
理学院(44549)
管理学(44124)
管理学院(43854)
研究(38748)
中国(37330)
(28338)
(24660)
财经(21399)
中心(21020)
(19794)
(19426)
科学(19259)
经济学(17698)
(17058)
(17043)
(16890)
(16777)
金融(16532)
银行(16429)
财经大学(16065)
经济学院(15908)
北京(15658)
(15400)
研究所(14971)
基金
项目(83778)
科学(67851)
研究(67368)
基金(60513)
(50603)
国家(50102)
社会(45431)
科学基金(44954)
社会科(43208)
社会科学(43198)
(34384)
基金项目(32007)
教育(29326)
编号(27528)
(27284)
自然(25417)
(24961)
自然科(24960)
自然科学(24957)
自然科学基金(24585)
成果(22941)
资助(22355)
创新(22179)
(19333)
国家社会(19200)
课题(18568)
重点(18564)
项目编号(18428)
(18328)
(17801)
期刊
(60904)
经济(60904)
研究(40785)
中国(31019)
(29107)
金融(29107)
(22923)
管理(21956)
教育(14586)
科学(13357)
学报(12896)
(12683)
技术(11508)
图书(11458)
大学(10855)
财经(10775)
经济研究(10288)
学学(9823)
业经(9764)
(9346)
书馆(8739)
图书馆(8739)
科技(8073)
(7503)
论坛(7503)
农业(7437)
理论(6998)
技术经济(6918)
问题(6841)
实践(6360)
共检索到20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果继续按传统的税收、政府债务方式筹资与融资,按财政拨付方式支付,容易造成供给低效、不公正、无序。以此为研究起点,以重视和满足民众的公共利益为取向,本文探索构建更有效、更公正、更有序、更具回应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实现地方治理模式变革提供依据。文中在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亟待改革并作简要文献回顾之后,阐明地方政府的传统筹资、融资—拨付方式已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掣肘。进而讨论在更为复杂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性议题之下,实现公共利益需要权衡和优化处理效率与公私利益共赢的关系,并在利益组合分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果继续按传统的税收、政府债务方式筹资与融资,按财政拨付方式支付,容易造成供给低效、不公正、无序。以此为研究起点,以重视和满足民众的公共利益为取向,本文探索构建更有效、更公正、更有序、更具回应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实现地方治理模式变革提供依据。文中在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亟待改革并作简要文献回顾之后,阐明地方政府的传统筹资、融资—拨付方式已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掣肘。进而讨论在更为复杂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性议题之下,实现公共利益需要权衡和优化处理效率与公私利益共赢的关系,并在利益组合分配矩阵考察后得出结论:基于公共利益的PPP机制创新是改进基本公共服务善治之路上的挑战性创新命题,"双赢"境界的可持续实现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努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桂连  郑学旺  
需要形成良好合作环境和长期合作机制,构建适应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风险收益特征的弹性、多元、竞合的投融资模式和顺畅的再融资切换机制分析PPP项目融资难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通过规范、理性和互利的金融产品创新,构建顺畅有效的配套机制,形成主体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融资多元协同的新格局,发展制度性长期储蓄计划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金,可以实现PPP项目的可融资性,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资金成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序  劳承玉  
社会效应债券是国外出现的一种新型公共服务融资方式。本文阐述了这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基本概念和在英、美两国的实践情况,分析了社会效应债券具有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等,进而提出了社会效应债券对我国政府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公共服务融资问题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琪  
混合性筹资工具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缓慢。本文在比较分析了各种混合性筹资工具筹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解析了混合性筹资工具在筹资决策时的选择与应用,最后根据决策分析结果对我国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创新,即如何保障混合性筹资工具的成功发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如昌  
在国家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堵违法违规举债的"后门"、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PPP融资方式面临的监管环境更加严格。而将REITs应用于PPP中,能够拓展PPP项目融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增量投资,完善社会资本交易与退出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文章介绍了REITs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PPP+REITs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说明了PPP+REITs模式对比及结构选择;同时以某地铁PPP项目为案例,结合基础设施基金交易结构的设计,选择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的PPP项目资产为底层资产,分析基础设施基金的盈利能力。阐述了PPP+REITs融资方式能够解决项目出表、期间错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资本方退出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瑛瑛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正在加快创新步伐,转变传统融资模式,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银行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但是,文化产业在运营方式、盈利模式、金融需求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别,银行业为其提供融资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占军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电力行业是能源领域最大的排碳部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资本金问题又严重制约电力减碳步伐,亟须通过创新融资工具加以解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一婧  何楠  李慧敏  王守清  
文章针对当前PPP项目政策风险高、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运用可转换债券工具,设计PPP项目夹层融资模式。研究发现,通过可转换债券引入夹层投资者,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增信,降低各投资方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项目价值,形成对项目投资方的激励作用,有助于项目利益相关方相互监督合作,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张梅玲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房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其建设规模、速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房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将PPP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就融资模式选择、私人部门资金回收、风险分配、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男  王岚  李冉  
文创产业迎合了我国居民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关键渠道。由于企业的特殊性,文创企业的筹资存在诸多“瓶颈”,创新其筹资渠道,对文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创新传统筹资渠道的筹资方式,拓宽财政资源在筹资活动中的支持路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筹资平台,能够有效缓解文创企业质押物少和投资者资金安全问题,为文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雪莉  
互联网时代公益众筹的兴起为非营利组织进行筹资开创了新的模式。本文对公益众筹的概念、参与主体、项目运作进行研究,并分析公益众筹的优势。结合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合法性、能力、公信力困境和公益众筹的筹资经验,发现网络募捐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发展趋势。据此,本文从公益募捐发起主体、公益募捐平台、捐赠者三个角度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提出创新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雪莉  
互联网时代公益众筹的兴起为非营利组织进行筹资开创了新的模式。本文对公益众筹的概念、参与主体、项目运作进行研究,并分析公益众筹的优势。结合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合法性、能力、公信力困境和公益众筹的筹资经验,发现网络募捐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发展趋势。据此,本文从公益募捐发起主体、公益募捐平台、捐赠者三个角度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提出创新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