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1)
- 2023(14911)
- 2022(12250)
- 2021(11537)
- 2020(9708)
- 2019(22243)
- 2018(21792)
- 2017(41614)
- 2016(22081)
- 2015(24710)
- 2014(24153)
- 2013(24013)
- 2012(21935)
- 2011(19405)
- 2010(19350)
- 2009(17873)
- 2008(17521)
- 2007(15485)
- 2006(13366)
- 2005(12424)
- 学科
- 济(99616)
- 经济(99505)
- 业(89857)
- 企(81106)
- 企业(81106)
- 管理(77953)
- 方法(45818)
- 数学(37432)
- 数学方法(37021)
- 财(32621)
- 业经(30575)
- 农(30560)
- 中国(27279)
- 务(22277)
- 财务(22236)
- 财务管理(22199)
- 农业(21431)
- 贸(21431)
- 贸易(21418)
- 易(20999)
- 企业财务(20998)
- 制(20475)
- 技术(19325)
- 策(17235)
- 和(16883)
- 划(16679)
- 理论(15591)
- 地方(15583)
- 体(15293)
- 银(14372)
- 机构
- 学院(307575)
- 大学(304685)
- 济(141181)
- 经济(138914)
- 管理(128662)
- 理学(110020)
- 理学院(109073)
- 管理学(107746)
- 管理学院(107157)
- 研究(99015)
- 中国(82130)
- 财(66024)
- 京(63782)
- 科学(54162)
- 财经(51928)
- 经(47511)
- 中心(47041)
- 所(46927)
- 江(46493)
- 农(45717)
- 经济学(43545)
- 研究所(41857)
- 业大(41136)
- 北京(40274)
- 经济学院(39365)
- 财经大学(38556)
- 院(36663)
- 州(36040)
- 商学(35696)
- 商学院(35387)
- 基金
- 项目(203194)
- 科学(164080)
- 基金(152841)
- 研究(151907)
- 家(131564)
- 国家(130436)
- 科学基金(115071)
- 社会(101182)
- 社会科(96237)
- 社会科学(96217)
- 基金项目(80120)
- 省(76709)
- 自然(72604)
- 自然科(71059)
- 自然科学(71042)
- 自然科学基金(69886)
- 教育(68718)
- 划(63812)
- 资助(62215)
- 编号(59158)
- 部(46603)
- 成果(46308)
- 创(45117)
- 重点(44846)
- 发(43642)
- 国家社会(43564)
- 创新(41499)
- 教育部(41024)
- 业(40916)
- 人文(40268)
- 期刊
- 济(155999)
- 经济(155999)
- 研究(93853)
- 中国(59472)
- 财(55405)
- 管理(53645)
- 农(41884)
- 科学(40832)
- 学报(38087)
- 大学(31740)
- 融(30680)
- 金融(30680)
- 技术(30476)
- 学学(29918)
- 农业(28768)
- 教育(26705)
- 财经(26379)
- 业经(25553)
- 经济研究(25448)
- 经(22886)
- 问题(20376)
- 贸(18969)
- 技术经济(18471)
- 业(18218)
- 世界(16579)
- 国际(16532)
- 财会(15304)
- 统计(14992)
- 现代(14796)
- 策(14011)
共检索到469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
本文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作为参考标准,以密松水电站项目停建事件为案例,研究国外社会责任相关要求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实际影响,探讨我国的应对之策。研究表明,与ISO26000相对照,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认识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方面存在不足,这也导致了相关风险的产生。我国可以借鉴ISO26000的先进思想,通过意识提升和制度建设,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顺利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纪恒
走出去、造就世界级产业公司,是中国有志企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和君咨询帮助山东如意集团收购日本Renown公司,帮助中化农化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60%股权,特别是2007年8月到2010年5月,和君咨询帮助中利联公司以国际招投标方式获得利比里亚邦州40亿吨储量铁矿采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宫焕久 余海春 车政桓
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关键的一步。本文在对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成功走出去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并论述了中国经济经过一段国际化发展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再认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国际化 走出去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良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有成功的范本,也有失败的案例;既取得了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当前,随着国际政治中民粹主义的回潮和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美国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为主基调的"美国优
关键词:
走出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坚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立强 卢进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迅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由以"引进来"为主快速发展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带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春梅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加快企业"走出去"进行产业投资,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是吉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潜力巨大的领域。为促进吉林省企业高质量地"走出去",需要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做好企业"走出去"战略规划;明晰政策支持和培育重点;加强政策指导和针对性服务;大力培养适应"走出去"战略需求的各类各层次人才资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频
国际产能合作应该是2014年上半年还没有做的题目,直到2014年底中央领导提出这个方式,我认为它现在是中国企业未来走出去升级版的重要形式。在这里跟大寮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为什么说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大家都知道,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吸收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已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磊 于明言 冼国明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立帆
一、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时间较短,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达到901.7亿美元,继2012年继续成为世界对外投资三大国之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正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如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
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认为,一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考察,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其客观必然性。现从考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出发,重点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于国外市场的可能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入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入世 中国企业 “走出去”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韩剑 张二震
本文从地区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方面,对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基于行业集聚的分工协作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而源自行业集聚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自我加强效应则有助于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这是行业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本质。利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地区专业化还是行业集中度,两者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均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对本文理论机制分析给予了较好的经验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集聚优势能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依托优势。上述研究对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集聚优势 地区专业化 行业集中度 走出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即发展跨国直接投资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突破贸易保护壁垒,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从投资主体,经营方式,投资的部门、区位及技术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战略设想。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企业 海外投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国伟
只有成功跨越了与技术研发、与域外法制和文化,以及与企业决策和日常管理之间的鸿沟,成为一支真正过硬的法务队伍,才能为企业"走出去"乃至全球化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运营风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法律风险。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特别是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横亘在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