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8)
- 2023(12149)
- 2022(10740)
- 2021(10121)
- 2020(8308)
- 2019(19243)
- 2018(19234)
- 2017(36917)
- 2016(20384)
- 2015(22509)
- 2014(22487)
- 2013(22286)
- 2012(20400)
- 2011(18193)
- 2010(17837)
- 2009(16075)
- 2008(15314)
- 2007(13082)
- 2006(11118)
- 2005(9453)
- 学科
- 济(74732)
- 经济(74651)
- 管理(56319)
- 业(52818)
- 企(43976)
- 企业(43976)
- 方法(35635)
- 数学(30809)
- 数学方法(30437)
- 农(20421)
- 学(19544)
- 中国(18705)
- 财(18470)
- 业经(16865)
- 地方(16699)
- 环境(14095)
- 农业(13823)
- 理论(13248)
- 技术(12915)
- 和(12831)
- 贸(12527)
- 贸易(12522)
- 制(12462)
- 务(12208)
- 财务(12147)
- 财务管理(12129)
- 易(12115)
- 企业财务(11479)
- 划(11472)
- 银(10728)
- 机构
- 大学(280238)
- 学院(278524)
- 管理(110488)
- 济(101893)
- 经济(99470)
- 理学(96905)
- 理学院(95751)
- 管理学(93972)
- 管理学院(93481)
- 研究(93257)
- 中国(66275)
- 科学(62800)
- 京(59881)
- 农(50034)
- 所(47353)
- 业大(46757)
- 财(45664)
- 研究所(43932)
- 中心(42151)
- 农业(39642)
- 江(39386)
- 范(37657)
- 财经(37581)
- 北京(37253)
- 师范(37246)
- 院(34539)
- 经(34225)
- 州(32532)
- 技术(30747)
- 师范大学(30230)
- 基金
- 项目(202551)
- 科学(157661)
- 基金(145852)
- 研究(144142)
- 家(128863)
- 国家(127796)
- 科学基金(108926)
- 社会(88231)
- 社会科(83436)
- 社会科学(83412)
- 省(80564)
- 基金项目(78957)
- 自然(73685)
- 自然科(71961)
- 自然科学(71937)
- 自然科学基金(70619)
- 划(67956)
- 教育(65384)
- 资助(59280)
- 编号(58392)
- 成果(46576)
- 重点(45205)
- 部(43293)
- 发(42953)
- 创(42339)
- 课题(40040)
- 创新(39471)
- 科研(39324)
- 计划(38455)
- 大学(37106)
共检索到387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俊 马越 王姝妹 徐孟竹 刘生杰 陈捷
【目的】探索建立以G418抗性为筛选标记的农杆菌介导的深绿木霉遗传转化方法,为木霉菌突变菌株的筛选和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测试供试野生型深绿木霉菌菌株T23对G418的敏感性,构建以G418抗性为筛选标记的质粒载体p1300-neo,并将该质粒通过农杆菌导入深绿木霉T23菌株中,利用G418抗性平板筛选获得转化子,通过PCR对稳定转化子进行鉴定。【结果】T23菌株对G418具有高度敏感性,25μg/mL G418可完全抑制T23菌株的生长;构建的p1300-neo载体是可行的G418抗性标记,通过该载体获得了多株具有G418抗性的深绿木霉遗传转化子。【结论】G418抗性可以作为深绿木霉...
关键词:
G418抗性 根癌农杆菌 深绿木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旸 刘永翔 谭玉梅 王海 刘作易
为给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Aspergillus chevalieri var.intermedius)多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选择标记,利用MYA培养基测G418敏感性后,以质粒pcDNA3.1(+)为中间载体构建nptⅡ基因表达元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至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结果表明:用构巢曲霉PgpdA启动子、nptⅡ基因和构巢曲霉色氨酸C终止子TtrpC组成的G418抗性基因盒替换双元载体pDHt/sk-bar上的草丁膦抗性盒,成功构建双元载体pDHt/sknt,并且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获得的G418抗性转化子遗传稳定,nptⅡ基因主要以单拷贝形式插入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基因组DN...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智谋 郑小波 陆家云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抗性的特点和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苎麻疫霉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抗性水平可达野生型亲本的1800倍以上,但抗性遗传不稳定;抗甲霜灵(Mrt)突变株EC31的Mrt性状在游动孢子后代中发生连续分离,其余突变株的Mrt性状经一代单游动孢子分离后完全丧失;Mrt单游动孢子株在不含甲霜灵的利马豆培养基(LBA)平板上培养10~14d后对甲霜灵的抗性下降或丧失,其游动孢子后代中Mrt个体比例相应减少;而在含甲霜灵的LBA上,Mrt单孢株的Mrt性状可以保持一个月以上,且随着与甲霜灵接触时间的增加,其游动孢子后...
关键词:
苎麻疫霉 甲霜灵 抗药性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强 张志刚 赵智中 刘栓桃 裴玉贺 刘贤娴 徐文玲 任瑛 宋希云 李巧云
为了对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并筛选相关的分子标记,分别以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材料73和感TuMV的自交系材料06-247为亲本,构建其BC1群体,运用摩擦接种法以TuMV的C4株系对上述群体进行接种,同时采用生物学观察法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BSA法筛选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组合中,TuMV抗性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筛选出与该基因连锁的3个分子标记BrID90143(4.2 cM)、BrSSR4068(4.2 cM)和BrID10645(10.1 cM),为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白菜 TuMV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唐晓伟 陈贵林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并寻找到了1个与抗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S329,其距离为6.81±1.67个遗传单位。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石 赵晋铭 武晓玲 郭娜 王源超 盖钧镒 邢邯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抗性的遗传方式。【方法】利用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系)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条件下,研究两种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豫豆25和郑92116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General和Conrad对大豆疫霉菌的部分抗性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31%~74.84%和15.60%~50.36%,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21%~77.05%和13.52%~38.24%。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分别属于...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剑秋 李玥莹 朱凯 王艳秋
【目的】筛选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实验室内对抗丝黑穗病的选择,免去在育种中对抗丝黑穗病的田间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SSR技术,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分别利用恢复系分离群体(2381R/矮四)和保持系分离群体(Tx622B/7050B),筛选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试验得出结果如下,高粱对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属于质量性状遗传,抗性表现为显性,只要亲本之一抗病,F1代即表现抗病;发现了2个在抗病品系中稳定出现、可作为高粱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标记应用的SSR标记:Xtxp13和Xtxp145。Xtxp13位于B染色体上,Xtxp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剑翔 武淑文 杨亦桦 吴益东
通过室内筛选试验,评估了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风险,并对抗性遗传和交互抗性进行初步研究。以采自广东深圳小菜蛾为起始种群(SZ),在室内筛选26代,获得1个中等抗性水平的品系(SZ-Sp in)。该品系与SZ品系相比,抗性提高到22.4倍,与PH I-S敏感品系相比抗性达到60.7倍。在筛选过程中,小菜蛾对多杀菌素平均抗性现实遗传力较低(0.09),表明小菜蛾对多杀菌素产生抗性的速度较慢。SZ-Sp in抗性品系与PH I-S敏感品系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常染色体遗传。SZ-Sp in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氟虫腈、杀虫单没有交互抗性。
关键词:
小菜蛾 多杀菌素 抗性遗传 交互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家驹 张天真 蒯本科 郭小平 王谥
棉花对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Kled)抗性的遗传方式迄今尚有争议。本试验应用了11个经过鉴定的抗、感亲本进行不同组合的杂交,用致病力强弱不同的菌系,采用单苗系和混合菌系接种,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和病菌毒素接种的方法,对各组合不同世代(P1、P2、F1、F2、F3、BC1、BC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试验分1983~1985,1986~1988,1989~1991三轮连续进行,每轮试验所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完全相同,所得试验结果相互吻合,并与前人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抗性遗传及抗病育种问题的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荣 Jacob Y Mastrantuono S Bazzano J Minot J C Voisin R Esmenjaud D
针对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根结线虫病防治问题 ,开展了月季对根结线虫抗性遗传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常用的 4种月季砧木R .multifloraK1 ,K2 ,CE63及R .indica对 4种常见根结线虫即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 (M .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 (M .arenaria)及北方根结线虫 (M .hapla)的抗性进行了测定 ,得出只有北方根结线虫能侵染月季 ,其余 3种不能侵染。②根结指数与对数转化后的每克根中雌虫数、雄虫数、3~ 4龄幼虫数之和、2龄幼虫数、卵数、成虫及 3~ 4龄幼虫数之总和、2龄幼虫...
关键词:
月季 根结线虫 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席章营 任和平
对由腐霉菌引起的玉米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杂种F_1的抗性接近双亲的平均值,F_2较F_1的感病程度略有增加。回交后代的病害反应型有向轮回亲本靠近的倾向。在玉米抗青枯病育种中,要重视抗源的筛选和抗性配合力的测定,只有选用高抗玉米青枯病的亲本,才能组配出理想的抗病杂交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朝晖 张旭 李浩兵 姚景侠
以病级为指标, 对 4 个杂交组合正反交 F1 进行了抗病性调查, 发现正反交 F1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纹枯病抗性遗传属于核遗传。同时调查 5 对杂交组合 F2 群体的纹枯病抗性, F2 植株比例都不符合质量性状的遗传特征。运用王建康和盖钧镒设计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世代分析方法, 以及亲本、 F1 和 F2 方差分析方法, 分析 5 个杂交组合的纹枯病抗性遗传, 结果其至少受 10~13 对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多基因的共同控制, 且遗传率在 3169% ~5709% 。
关键词:
纹枯病抗性遗传 核遗传 数量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通过对4份亲本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后代进行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较大,其二者比值为(GCA/SCA)18.7,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利用Haym an双列杂交法,对各亲本和杂交组合后代间的方差(Vr)、协方差(W r)进行回归分析,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效应中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广义遗传力为96.8%,狭义遗传力85.6%,进一步说明了在番茄抗晚疫病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抗性遗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红 张天时 孔杰 孟宪红
对人工选育的29个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进行人工感染WSSV后,选取存活时间最长和存活时间最短各29个个体,组成抗病群体和感病群体。用4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得到与抗病正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5个,与抗病负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两个。15个随机引物在两个群体的扩增位点进行统计,共得到8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41.46%,两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0.24%和37.8%。Shannon′s多样性指数估算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2177,SLT群体的遗传多态度为0.2190略高于SST群体0.216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HPOP/HSP)0.9645,可见96.45%的遗传变...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遗传标记 WSSV RAP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朱列书
为探明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采用温室苗期叶片人工注射接种法对生产上的烟草主栽品种共57份材料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Ti448A,D101,G80等3个品种对青枯病表现高抗;表现中抗的有NC82,中烟90等17个,大部分品种表现感病或高感,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并选用高感青枯病品种红花大金元作母本与高抗青枯病品种Ti448A作父本进行杂交,对两亲本及其杂交后代F1,F2,BC1P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亲本材料Ti448A的抗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品种抗性 抗性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