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6)
2023(8344)
2022(7301)
2021(6495)
2020(5711)
2019(13153)
2018(12988)
2017(24747)
2016(13709)
2015(15773)
2014(16282)
2013(16499)
2012(15931)
2011(14918)
2010(15080)
2009(14229)
2008(14089)
2007(12963)
2006(11468)
2005(10518)
作者
(44042)
(37260)
(36939)
(35584)
(23554)
(17690)
(16963)
(14522)
(14003)
(13217)
(12862)
(12344)
(11981)
(11894)
(11794)
(11572)
(11424)
(10987)
(10774)
(10667)
(9540)
(9409)
(8985)
(8556)
(8449)
(8432)
(8173)
(8120)
(7636)
(7429)
学科
(80300)
经济(80242)
管理(34879)
(31310)
方法(30657)
数学(27210)
数学方法(26997)
(24267)
企业(24267)
(20171)
地方(19058)
中国(16973)
(16154)
(14175)
业经(13376)
地方经济(13087)
(11691)
贸易(11687)
(11246)
(11227)
(11080)
农业(10811)
环境(10065)
理论(9753)
(9407)
金融(9404)
(8911)
银行(8870)
(8531)
(8501)
机构
大学(217189)
学院(214123)
(95757)
经济(93781)
研究(79250)
管理(75928)
理学(64399)
理学院(63560)
管理学(62343)
管理学院(61919)
中国(58045)
科学(50089)
(46095)
(42445)
(41304)
(40902)
研究所(38609)
中心(35236)
(33819)
业大(33542)
财经(32836)
农业(32376)
经济学(30984)
(29558)
北京(29390)
(28785)
师范(28459)
经济学院(27722)
(27289)
(25982)
基金
项目(135482)
科学(104203)
基金(96645)
研究(95811)
(85157)
国家(84480)
科学基金(70127)
社会(60428)
社会科(57170)
社会科学(57152)
(53180)
基金项目(50626)
自然(44725)
(44686)
教育(43939)
自然科(43605)
自然科学(43588)
自然科学基金(42817)
资助(40576)
编号(38309)
成果(32387)
重点(31200)
(30653)
(29885)
(26983)
课题(26909)
科研(26176)
创新(25446)
计划(25421)
大学(25252)
期刊
(111921)
经济(111921)
研究(64937)
中国(40570)
学报(39322)
(36633)
科学(32848)
(32650)
大学(28623)
学学(26685)
管理(26682)
农业(24368)
教育(19381)
经济研究(18886)
技术(18802)
(17836)
金融(17836)
财经(17363)
业经(15550)
(15094)
问题(14742)
(13113)
图书(12775)
技术经济(12577)
统计(12228)
(12173)
(10957)
世界(10564)
(10413)
理论(10392)
共检索到32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子平  马佳  刘抚瑶  王臣  周紫阳  孙利华  
目的:详述以1~3倍人均GDP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阈值的历史渊源及应用现状。方法:基于文献溯源和概念分析的方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结果:1~3倍人均GDP阈值最初是以可避免的伤残调整生命年作为结果指标的平均成本效果比的阈值,后来学者逐渐以质量调整生命年替代伤残调整生命年作为结果指标,同时挪用其为增量成本效果比的阈值。结论:以1~3倍人均GDP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阈值无可负担性保证;该阈值假设条件不合理;同时,使用1~3倍GDP作为阈值时评价结果不具有外推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召梅  程晓明  徐林山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成药新药的成本构成及特点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在中成药新药定价中的作用,提出了对中成药新药进行科学合理定价的方法。中成药新药定价不仅要弥补合理成本及利润,更要充分体现药物的经济学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文玉  
介绍了我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概况,阐述了遴选过程中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方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实际,讨论了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在我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大创  孙蕾  刘泽瑶  崔秀娟  马爱霞  唐文熙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不同风险与健康偏好的人群的治疗措施的经济性评估的阈值选取。方法:基于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综合考虑人群风险与健康偏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引入风险、健康偏好与疾病严重程度的衡量参数,对传统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与成本-效用阈值计算方式进行调整。结果:以新的方式计算出的成本-效用阈值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干预措施的经济学评价影响较小,但对于一些严重疾病可能计算所得的阈值与传统的阈值悬殊较大。结论:将风险、健康偏好与疾病严重等纳入考虑后计算出的成本-效用阈值更加符合经济学评价实际需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自发  季旭  鲁翔  
目的:研究新医改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基本药物指导价的制定。方法:在总结发现我国药品定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新医改下国家基本药物定价提供借鉴,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的指导价。结果: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从基本药物的真实成本和治疗效果出发,推导出基本药物的指导价公式。结论:在分析指导价的过程中,尚未考虑到医疗保险和国家补偿机制等因素对价格制定的影响以及患者的接受能力,指导价公式中的一些变量有较强的主观性,会对指导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海涛  李士雪  夏慧  李士保  
药物经济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门集经济学、决策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结果的边缘学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虞睿,雷海潮  
一个制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依靠公司内、外部科技与医学的发展,还非常依赖新药开发的投资和利润。近些年来,世界一些著名的制药公司已非常积极地在评估产品的成本效益方面引入或委托专家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这些工作大多应用到那些已投产的药品上,而且可能会更多地应用于产品申请营销许可证以前的阶段。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以下问题仍知之甚少:制药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经济学研究来制定产品研发计划;药物经济学如何应用于药品研发过程中;已成立药物经济学研究部门的公司在药物经济学领域的资源投入如何;药物经济学研究在公司内的组织结构层次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燕平  王国华  李金生  
药品差比价规则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在理论基础、评价因素和药品定价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同时,在产生背景、假设前提、评价角度、评价对象、技术路线、评价内容和评价因素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产生与应用、药品差比价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药品差比价规则和药物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伍红艳  王龙  张堂钦  蔡一凡  冉雪蓉  肖熠  李梦楠  张可人  姜云芳  
目的:分析患多种疾病人群健康效用值的间接获取及不同方法间的比较。方法:采用对比及参照分析法系统探讨四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和线性模型这一参数估计方法的基本假设、使用情况及示例分析结果。结果:不同估计方法均基于不同的基本假设,最小值法的估计值大于乘法及加法模型的估计值,参数估计法的准确性更高但可行性较低。结论:当不能直接获取患多种疾病人群的健康效用值时,采用单一疾病状态的健康效用值进行估计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荣杰  唐文熙  马爱霞  
目的:对分区生存模型进行具体介绍,以期为相关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分区生存模型的概念和与Markov模型的区别联系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结果:不同于Markov模型需要通过计算转移概率来获取各健康状态的人数分布,分区生存模型借助生存曲线可以更加简便直接地求得各健康状态下的人数比例。结论:分区生存模型是决策分析模型的重要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克军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针剂和恩再适针剂在下腰痛治疗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142例下腰痛患者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试验研究和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结果:(1)两组VAS疼痛总有效率在第7、14、21和28天时分别为:NSP组52.10%、87.30%、95.80%和97.20%,AGC组37.10%、73.50%、77.60%和84.60%。第7天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第14、21和28天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与恩再适针剂相比,神经妥乐平针剂每例患者1个疗程(14天)可节省直接医疗费用296.00元,每有效治疗1例患者可节省直接医疗费用642.23元。结论:在日剂量和疗程相同的情况下,神经妥乐平针剂治疗下腰痛比恩再适针剂更具有费用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贾世欢  吴洁琪  曹林林  王焱琪  孙利华  
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现有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中唯一能够实现健康领域与非健康领域方案间经济性评价的评价方法,但鉴于不同领域方案间所得等额效益带来的价值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果在价值上确实存在差异,则需对现行的成本-效益分析经济性判定标准加以修正。方法:基于前景理论价值函数构建健康领域效益价值曲线,并与非健康领域效益价值曲线对比,分析不同领域方案相同额度效益的价值差异及健康领域方案单位效益的价值变化趋势,以此为成本-效益分析经济性判定标准修正的根据。结果:健康领域效益价值曲线较非健康领域效益价值曲线上升速度更快;相同额度效益的价值,健康领域高于非健康领域;越远离完全健康状态,健康领域单位效益带来的价值越大。由此需对现行的成本-效益分析经济性判定标准加以修正。结论:涉及健康领域方案的评价选优,现行的成本-效益分析使用的ΔB/ΔC≥1,这一"金标准"过于严格,某些情况下即使ΔB/ΔC<1,从价值上的角度上考量,高成本健康领域方案也可能是经济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平钰  马爱霞  
通过对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删失成本数据的类型介绍,总结不同类型删失成本数据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为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时处理删失成本数据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召梅  程晓明  
针对我国目前的中成药新药研发现状,在传统的新药上市评审标准基础上,增加"经济性"评审标准,提高中成药新药上市的壁垒,有利于规范中成药市场。与中成药新药上市后的其他阶段要求进行经济学评价相比,在中成药新药上市评审时就加入这一标准显得最为苛刻,因此,我国将"经济性"评审标准纳入中成药新药上市评审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