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
- 2023(1856)
- 2022(1312)
- 2021(1049)
- 2020(844)
- 2019(1826)
- 2018(1751)
- 2017(3328)
- 2016(1814)
- 2015(1936)
- 2014(1868)
- 2013(1857)
- 2012(1589)
- 2011(1319)
- 2010(1307)
- 2009(1205)
- 2008(1239)
- 2007(1130)
- 2006(976)
- 2005(924)
- 学科
- 业(10835)
- 济(9957)
- 经济(9948)
- 企(9506)
- 企业(9506)
- 管理(7770)
- 农(5178)
- 业经(5064)
- 农业(3838)
- 财(2573)
- 方法(2408)
- 技术(2202)
- 务(2201)
- 财务(2201)
- 财务管理(2200)
- 地方(2174)
- 企业财务(2062)
- 策(2041)
- 制(2032)
- 体(1986)
- 经营(1888)
- 中国(1822)
- 划(1748)
- 产业(1718)
- 体制(1646)
- 信息(1616)
- 农业经济(1613)
- 总论(1594)
- 信息产业(1590)
- 理论(1563)
- 机构
- 学院(25717)
- 大学(23963)
- 济(10888)
- 经济(10681)
- 管理(10641)
- 理学(9020)
- 理学院(8938)
- 管理学(8864)
- 管理学院(8814)
- 研究(7707)
- 中国(6261)
- 京(5147)
- 农(5024)
- 财(4766)
- 科学(4295)
- 江(4226)
- 农业(3885)
- 财经(3816)
- 中心(3707)
- 业大(3635)
- 所(3491)
- 经(3458)
- 州(3381)
- 商学(3186)
- 商学院(3136)
- 研究所(3111)
- 北京(3091)
- 经济学(3020)
- 经济管理(2946)
- 院(2920)
共检索到38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中电海康与上海嘉定区、江苏无锡市、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签署五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长三角面向物联网领域"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超级中试中心按照"中试设备互补共享、技术产品互补集成、产业布局错位衔接、市场应用统一完整"的原则,推进平台实现中试设备升级、技术延伸化,立足突破感存算一体化领域核心技术,持续推动长三角传感、计算、存储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深化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创新联合体之间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中试设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斐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勇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历史产物,是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的农业战略方向。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受到政策推动呈现出"量""质"双升、业态模式持续优化等特征。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其为"领头雁"引航农业产业化方向、"向导车"引进优质化生产要素、"发动机"驱动产业化体系建设。要以农业新业态塑造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多方共造农业产业化、以产品品牌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等有效路径,让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实现。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引领作用 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吕猛
企业内地域分工是以企业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企业内地域分工形式与之相适应。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企业立足于整个长三角实现企业内地域分工的愿望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阶段企业内地域分工在其范围内不同表现形式的回顾,提出目前长三角范围内企业内地域分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新阶段下企业内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内地域分工 长三角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佳枫
目前,我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长三角区域僵尸企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一体化进程中的顽疾。文章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分别从政府、制度机构、企业自身三个方面讲述了长三角地区僵尸企业的成因,并根据僵尸企业的产业集中、产能过剩等特点对其危害进行解读和分析,通过僵尸企业的成因给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僵尸企业的解决策略。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僵尸企业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而使我国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优势,促使我国尽早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强永昌 杨航英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区域一体化扩容的出口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匹配了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2010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企业出口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显著促进了整体城市与原有城市的企业出口,对新加入城市的企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出口额分解的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减少了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与目的国数量,提高了企业出口的贸易密度与平均出口价值。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专业化经营效应提升了企业出口水平,而创新抑制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对外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较大。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促进出口增长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扩容 出口效应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启杰 江若尘 曹光明
经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呈现出共存性与互补性特征。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导向、政策导向与农业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1)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政策导向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2)动态能力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但在政策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市场导向与政策导向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结构差异性,市场导向程度高的企业长期绩效较好,政策导向程度高的企业短期绩效较好,具备双重导向的企业长短期绩效均较好。
关键词:
市场导向 政策导向 动态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磊 张春霞 许佳贤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效率偏低,带动规模急需进一步扩大;不同地区、行业、组织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效率也有所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友云 张明军 刘园园 金爽 李瑞雪
根据88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地理位置、主营业务等资料,利用相关分析、生态分布格局理论等方法,分析了龙头企业在宏观、微观地域及分行业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①龙头企业以东部地区聚集为主,西部地区比重有一定提高,东部地区比重有波动;农业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聚集企业多,一省农产品丰富度与其龙头企业数相关性亦很显著;②龙头企业在各省内分布聚集程度不一,总体都以聚集为主,尤其以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聚集居多。但河北、浙江省内呈均匀分布;③在县级区域,存在一些龙头企业聚集县、专业化县,东部地区聚集县多,中部地区专业化程度高,西部地区特色产业聚集;④划定的17类龙头企业行业,聚集程度大体可分为四类,但总体上对原料依赖行业聚集程度高,对市场依赖行业聚集程度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敏 池泽新 廖为明
在分析林业产业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发展龙头企业必须有一个综合评价体系的观点;根据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从功能(Function)、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三个方面,构建了龙头企业综合评价模型(FBP);以江西省32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运用。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龙头功能、龙头行为、以及龙头绩效并不一致;龙头功能强的企业,龙头行为不一定好;龙头行为好的企业,龙头绩效不一定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平红 王珍珠
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对保障产业链安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事件为切入点,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且对新进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大。异质性上,区域一体化对国有企业供应链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他类型和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对中小规模城市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超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作用机制上,区域一体化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
关键词:
一体化 地区专业化 制造业空间转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文林 吕鑫
本文基于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使得试点城市内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市、流动性较强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税企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长三角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集聚租金和税收征管效率,企业分工与盈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地方政府能在经济集聚中获得税收收益,进而形成促进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地方税收征管行为,调动地方政府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旭文
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上市公司设立关联企业形成的企业-城市对数据,实证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企业偏向于服务类业务、跨区异地及原位中心城市的投资,地区间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协同显著强化企业跨地区的投资行为;区域一体化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这一效应在企业规模较大、服务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更为明显;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高资本流入地企业的经营绩效、扩大企业的采销市场,其投资迁移效应具有地理邻近偏好和区域内依赖性的特征。以上研究结论对区域一体化政策促进有效投资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企业跨地区投资 投资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柏家文 柏恬宇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新世纪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设立十余年来,示范区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融合一体化方面成效明显,但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加快构建皖江与长三角的一体化市场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机制和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是化解皖江区域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