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8)
2023(9203)
2022(7488)
2021(6719)
2020(5918)
2019(13235)
2018(13003)
2017(25864)
2016(13944)
2015(15046)
2014(15169)
2013(15353)
2012(13907)
2011(11894)
2010(12210)
2009(11667)
2008(12632)
2007(11251)
2006(9780)
2005(9299)
作者
(39250)
(32671)
(32641)
(31074)
(21134)
(15640)
(14870)
(12425)
(12253)
(12128)
(11158)
(10997)
(10817)
(10447)
(10396)
(9808)
(9721)
(9713)
(9518)
(9249)
(8287)
(8096)
(8088)
(7534)
(7486)
(7373)
(7343)
(7227)
(6546)
(6344)
学科
(79451)
(76290)
企业(76290)
(64796)
经济(64731)
管理(60478)
方法(31657)
(27951)
业经(25427)
(24010)
财务(24004)
财务管理(23979)
数学(23807)
数学方法(23673)
企业财务(22681)
(19578)
技术(16018)
农业(14977)
(13909)
(13162)
理论(12525)
(12276)
企业经济(12086)
中国(11512)
经营(11350)
(11302)
(11028)
技术管理(10572)
(10443)
贸易(10437)
机构
学院(205886)
大学(198556)
(91421)
经济(89876)
管理(85174)
理学(72585)
理学院(72001)
管理学(71177)
管理学院(70810)
研究(59122)
中国(52721)
(50288)
(39676)
财经(38786)
(35060)
(32995)
科学(32701)
(31867)
(30311)
财经大学(28500)
经济学(27790)
中心(27663)
商学(27184)
业大(27160)
商学院(26959)
研究所(26174)
农业(25946)
经济学院(25323)
(25064)
北京(24536)
基金
项目(125630)
科学(101001)
基金(94603)
研究(91339)
(80847)
国家(80076)
科学基金(71541)
社会(60559)
社会科(57755)
社会科学(57742)
基金项目(49750)
(49299)
自然(46965)
自然科(45936)
自然科学(45925)
自然科学基金(45252)
教育(40974)
(39528)
资助(39508)
编号(35058)
(32890)
(29616)
(28502)
重点(27528)
成果(27216)
创新(26692)
(26405)
(25493)
国家社会(25338)
人文(25059)
期刊
(102604)
经济(102604)
研究(60672)
(48741)
管理(37136)
中国(36274)
(30523)
(26702)
金融(26702)
学报(26258)
科学(25971)
农业(20790)
大学(20768)
财经(20517)
学学(20457)
技术(18665)
会计(17810)
(17597)
业经(17569)
财会(17399)
经济研究(16719)
(13773)
技术经济(13373)
问题(13147)
通讯(11598)
会通(11576)
(11548)
现代(10864)
国际(10777)
世界(10579)
共检索到31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应唯  
《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2008)(以下简称"合营中权益准则")指出:"共同控制主体是一种涉及设立公司、合伙企业或其他主体的合营,其中每一个合营者都拥有一份权益。除在合营者之间以合同约定确立对该主体经济活动的共同控制以外,共同控制主体的经营方式与其他主体相同。"在我国,共同控制主体如果是设立公司的,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雪锋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企业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分期确认所得或特殊性税务处理,每种处理方式的税务影响各不相同。企业在具体执行时,应综合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和公允价值、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经营纳税情况、分摊应纳税所得额的年限、资产及股权的后续处理情况等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晨慧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难点,尤其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本文以投资方与联营及合营企业之间的顺逆流交易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别阐述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对顺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顺逆流交易发生以后年度投资方新增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投资方取得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初始股权时,相应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处理等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难点,尤其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本文以投资方与联营及合营企业之间的顺逆流交易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别阐述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对顺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顺逆流交易发生以后年度投资方新增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投资方取得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初始股权时,相应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处理等相关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海  
总的来说,合营企业与老厂的关系,绝大部分地方处理得是比较好的,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农村乡镇尤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浅见是:处理两者关系必须做到一个坚持三个分开。一、坚持平等有偿原则。合营企业和老企业作为不同的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经济往来应该在相互独立这个前提下进行,坚持平等有偿原则,这是处理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胜强  孙芳城  梁丁凡  
201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将收入确认条件由"风险报酬转移"调整为"控制权转移",笔者借助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条件,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问题。具体账务处理可概括为: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主要依据收入准则(2017)进行核算;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有当不涉及补价和涉及补价小于交易总金额的25%时,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进行核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秀兰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商业实质"的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2003年首次出现在国际会计准则中,200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53号公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FAS153),对1973年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修订。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盖地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现行准则相比,其最大变化就是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按其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也是决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的关键。本文分别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两种情况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作出说明。一、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波  倪侃侃  
本文比较了修订前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执行修订后准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会计处理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需要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换入资产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尚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同时将交付换出资产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如果换入资产尚未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终止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将换入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傅智端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武  葛新旗  饶素梅  田密  
现阶段,会计计量模式的混合应用使诸多财务人员对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比较疑惑。本文采用例证的方式对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以及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消除广大财务人员对单项非货币资产交换业务的困惑。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例1]隆鑫公司用一栋经营用厂房去与昌达公司所拥有的一项股权进行交换。交换日,双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取得,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厂房原值4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增值100万元,交换日的市价为600万元。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账面余额700万元,减值200万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事项,该类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换入资产计量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成本总额的分配等问题。第一,计量基础决定会计处理方法。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决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三平  
本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及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认定时,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应当包括交换资产的增值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方法应当是,先确定换入资产的含税成本,然后再对存在增值税的换入资产,将其含税成本分为不含税成本及增值税进项税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姬昂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资产交换《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指出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即持有至到期投资)为货币性资产。2007年注会考试中的一道多选题也强调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货币性。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同时具备下列三个特征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才能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一、资产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以准确计算;第二,企业持有至到期意图明确;第三,企业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第一个特征为资产特征,通常为债券投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兴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不论以公允价值还是以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都应将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但是,相关税费种类繁多,有换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税费,也有换入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税费,在会计实务中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相关税费会计处理方法。究竟应如何解读准则中关于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笔者作了如下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