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2)
- 2023(3642)
- 2022(3068)
- 2021(3001)
- 2020(2402)
- 2019(5711)
- 2018(5450)
- 2017(10615)
- 2016(5746)
- 2015(6438)
- 2014(6278)
- 2013(5873)
- 2012(5486)
- 2011(4716)
- 2010(4685)
- 2009(4172)
- 2008(3999)
- 2007(3430)
- 2006(2852)
- 2005(2427)
- 学科
- 济(19697)
- 经济(19672)
- 管理(18175)
- 业(13404)
- 企(10879)
- 企业(10879)
- 财(8670)
- 方法(7039)
- 地方(6672)
- 农(6562)
- 家(6314)
- 数学(6195)
- 国家(6181)
- 数学方法(6147)
- 中国(5262)
- 农业(4579)
- 业经(4564)
- 财政(4370)
- 工作(4364)
- 制(4075)
- 务(4006)
- 财务(4001)
- 财务管理(3977)
- 政(3746)
- 企业财务(3725)
- 机关(3667)
- 国家机关(3666)
- 人事(3450)
- 人事管理(3450)
- 环境(3243)
- 机构
- 学院(70998)
- 大学(70898)
- 管理(28216)
- 济(26754)
- 经济(26052)
- 理学(23936)
- 理学院(23648)
- 管理学(23388)
- 管理学院(23231)
- 研究(22253)
- 中国(18029)
- 财(16638)
- 京(15311)
- 科学(13016)
- 财经(11882)
- 中心(11248)
- 江(10848)
- 经(10727)
- 范(10198)
- 师范(10123)
- 所(10058)
- 农(9395)
- 北京(9338)
- 业大(9071)
- 研究所(8863)
- 州(8852)
- 财经大学(8720)
- 院(8640)
- 师范大学(8275)
- 经济学(7983)
- 基金
- 项目(48952)
- 研究(38962)
- 科学(38607)
- 基金(34945)
- 家(29593)
- 国家(29292)
- 科学基金(25558)
- 社会(24351)
- 社会科(22966)
- 社会科学(22960)
- 省(19150)
- 基金项目(18819)
- 教育(17285)
- 编号(16724)
- 划(15958)
- 自然(15576)
- 自然科(15114)
- 自然科学(15113)
- 自然科学基金(14840)
- 成果(13839)
- 资助(13175)
- 课题(11300)
- 部(10648)
- 重点(10647)
- 发(10629)
- 创(10247)
- 国家社会(10071)
- 项目编号(10071)
- 性(9971)
- 制(9889)
共检索到10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宏青 孙西茹
中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将政府资产嵌入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以提高收支预算计量的科学性。然而,嵌入一体化预算管理的资产基础性信息仍然是现金制预算的结果,现金制预算忽视资产等存量资源的长期规划与持续计量,本身就在配置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方面受到质疑,因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目标难以实现。运用应计制逻辑以公共需求为导向规划政府的资金需求计划,反映政府财政资金长期、连续的运动过程,进而形成反映当期资金收付的收支预算和反映跨期受益的资产预算,资产预算编制可以实现政府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既丰富了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内容,又完善了政府预算的组成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鹏 陶畅 王亚琪
预算绩效管理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由之路,更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以政府治理能力的内涵为切入点,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维度探讨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逻辑,论证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所取得的预期成效,提出了“双动力”“内外力”和“三方面”三条路径来提高政府经济、政治和社会民生治理能力,为我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指引,助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飞 庄尚文 晏维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预算制度能否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完善的预算问责机制。文章首先提出一个包含责任政府、中国式分权和政府审计等范畴的概念框架,然后结合中国预算问责制度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政府审计保障预算问责效力的逻辑与路径,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信息保障和权力制约功能,保障预算问责效力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预算问责 政府审计 信息保障 权力制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志勇
实现财政制度现代化是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而现代税收与政府预算制度建设是其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代税收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梳理两者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法定、公平、效率、统一、规范、层级等方面探讨两项制度间的匹配与契合要求,并以我国当前政府预算改革为背景,提出加强税收法治化建设、协调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完善地方税体系等促进税收制度现代化的主张。
关键词:
现代税收 政府预算 制度契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少强 郭骊 郏紫卉
现有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论述大多就事论事,缺乏宏观层面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政府引导基金产生背景后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匹配要素资源和风险防范是其产生的两大逻辑,前者是事权、财权和财力的匹配,而不仅仅是事权和财力的匹配;后者是合理分担财政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不仅仅是防范财政风险本身。从现实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和运行来看,要实现政府要素匹配和防范系统风险并非易事,政府引导基金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最后,本文在对比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中要素匹配和风险防范的平衡点,并就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要素匹配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少强 郭骊 郏紫卉
现有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论述大多就事论事,缺乏宏观层面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政府引导基金产生背景后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匹配要素资源和风险防范是其产生的两大逻辑,前者是事权、财权和财力的匹配,而不仅仅是事权和财力的匹配;后者是合理分担财政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不仅仅是防范财政风险本身。从现实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和运行来看,要实现政府要素匹配和防范系统风险并非易事,政府引导基金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最后,本文在对比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中要素匹配和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要素匹配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张东昇 夏方舟
研究目的: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诠释不清、改革导向不明、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尚未充分体现等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逻辑,明确未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时代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当基于"权利—价值—经营—管理"的理论逻辑体系框架,其中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应当包含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等对象内涵,以完整、明晰和稳定作为权利实现要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显化应当基于生态、经济等价值的全面认知,针对不同资产类型分类采用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完善市场培育、价值调节和公平分配机制;自然资源资产经营既要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规避可能风险,又要实现高品质利用,因而应当以底量保安全,以存量、数量、质量、差量和流量保协同,优化完善编制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则应当打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割裂的现状,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并建立全平台、全过程、全资源和全空间的综合监督机制。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以"三维立体多权化"、"生态价值具象化"、"安全品质六量化"和"系统监管综合化"为改革导向,以期全面推进未来多维、绿色、高效、安全、品质、有序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式的切实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蕾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文盛 杜丽娜
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政策实践审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与运作逻辑,是求解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困境和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命题。笔者以中央和省级政府2003—2019年出台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为分析样本,运用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外部表征与内涵指向。研究发现,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整体经历了政策低密期和政策高密期两个阶段,对应萌芽探索和试点推进到立体扩散与全面推进的变迁过程。同时,省级层面的政策实践与中央顶层设计保持了时间和内容上的双重趋同。政治势能的注入是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变量和关键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压力型相似主义是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执行逻辑,省级政府倾向于采纳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策精神与行动策略。从政策层面的高位推动走向法制化、从压力型相似主义走向实质性贯彻落实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宗基
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经历了由统治、管理再到服务的逻辑转换。在古代社会,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排除了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可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只能是权力导向的统治主客体关系;到了近代社会,等级化的官僚行政垄断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允许政府之外治理力量的存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定位只能在单向度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思维框架下进行适当调适;随着治理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现代社会强调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由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正在走向
关键词:
政府 非政府组织 统治 管理 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邢成举
政府主导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和基本特征,理解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偏离现象需要从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入手。本文研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遵循的主导行动逻辑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不同层级间政府拥有差异化的贫困治理逻辑,其中中央与省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主要遵循政治逻辑,地市级地方政府主要遵循行政逻辑,而县乡(镇)地方政府主要遵循治理逻辑,不同的贫困治理逻辑在实践中形成紧张关系甚至是带来目标冲突,进而导致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因此,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系统地弥合多层级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张力,形成责权利深度融合的贫困治理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贫困治理逻辑的支持,避免行政逻辑对贫困治理逻辑的不当干预,以此形成政府贫困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完成。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多元逻辑 精准扶贫 逻辑弥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峥嵘 刘太刚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隐性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需求的解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失独家庭群间与群内的差异性导致了其需求特质,致使政府解决其养老需求溢出的责任定位随之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借助需求溢出理论,基于政府责任承担的现状剖析,提出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应遵循一般性与额外性相结合,即失独家庭一方面享受与其他普通家庭相同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其额外的人道性和适度性养老需求溢出,在其无法通过个人和市场交换解决时则可由政府介入解决,即形成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范畴。同时,基于分类的差异化原则,政府责任包括直接性责任和间接性责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原则指引、内容范围和形式载体等进行讨论,并分析影响政府责任边界的可能性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汤晟
政府资产反映了国家财力基础的存量与潜在增量,是提高控制政府债务风险能力的基础。当前国内学者之间在政府资产的定义与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如何合理地对政府资产进行界定是掌握政府偿债能力的关键。资产不是免费而外生的,政府资产由相应的产权主体对其进行控制,并且政府资产的产权主体都具备对其的产权要求。基于中国特色公共产权视角,本文界定了政府资产的确定逻辑与实施路径,从现实意义上为新时代政府资产管理、政府资产有效运作提供了逻辑基础,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实现、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政府资产 公共产权 确定逻辑 实施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雍君
用以刻画预算运营流程的支出周期概念是构造预算会计框架最适当的逻辑起点。这一框架能清楚简明地表达各预算运营阶段的关键预算信息,并形成一个循环往复、逻辑严密的完整信息链,为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财政风险、改进决策制定和强化受托责任提供极大便利。主要由于缺乏清晰的支出周期概念,目前学界对预算会计的概念框架和信息结构的认识依然存在不少误区,可能导致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和战略次序的迷失与偏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卫东 林碧珍 章勤琼
构建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应该直面的需求。"素养导向的臆测教学模式"经过六年的行动研究,旨在变数学臆测和数学论证这一学科逻辑为数学课堂的教学逻辑,经过造例、提出猜想、效化、一般化和证明五个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多元价值追求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其教育学价值,对大陆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教学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