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6)
- 2023(17776)
- 2022(14994)
- 2021(14049)
- 2020(11783)
- 2019(27164)
- 2018(26980)
- 2017(51952)
- 2016(28281)
- 2015(31722)
- 2014(31628)
- 2013(30645)
- 2012(27931)
- 2011(24731)
- 2010(24421)
- 2009(22048)
- 2008(21019)
- 2007(18242)
- 2006(15827)
- 2005(13588)
- 学科
- 济(108343)
- 经济(108188)
- 管理(77865)
- 业(73380)
- 企(60181)
- 企业(60181)
- 方法(48769)
- 数学(42372)
- 数学方法(41760)
- 农(31970)
- 中国(30188)
- 财(27967)
- 业经(25041)
- 学(24485)
- 地方(23718)
- 农业(21175)
- 制(20996)
- 理论(19055)
- 贸(17742)
- 贸易(17732)
- 务(17220)
- 易(17164)
- 财务(17133)
- 财务管理(17095)
- 技术(16786)
- 和(16774)
- 环境(16315)
- 银(16176)
- 企业财务(16161)
- 银行(16123)
- 机构
- 大学(384021)
- 学院(381959)
- 管理(150139)
- 济(147187)
- 经济(143855)
- 理学(130498)
- 理学院(129042)
- 研究(127858)
- 管理学(126447)
- 管理学院(125763)
- 中国(94628)
- 京(81959)
- 科学(80978)
- 财(67720)
- 农(65606)
- 所(63273)
- 业大(59937)
- 中心(58938)
- 研究所(57991)
- 江(56850)
- 财经(54321)
- 范(52127)
- 师范(51569)
- 农业(51155)
- 北京(51009)
- 经(49588)
- 院(47601)
- 州(45299)
- 经济学(43980)
- 技术(41845)
- 基金
- 项目(271206)
- 科学(212647)
- 研究(197575)
- 基金(195867)
- 家(171469)
- 国家(170042)
- 科学基金(146041)
- 社会(123156)
- 社会科(116402)
- 社会科学(116372)
- 省(106431)
- 基金项目(104107)
- 自然(95765)
- 自然科(93554)
- 自然科学(93529)
- 自然科学基金(91791)
- 教育(91433)
- 划(89581)
- 编号(81015)
- 资助(80148)
- 成果(65342)
- 重点(60591)
- 部(59150)
- 发(57451)
- 创(56164)
- 课题(55973)
- 创新(52409)
- 科研(52078)
- 教育部(50591)
- 大学(50589)
- 期刊
- 济(158151)
- 经济(158151)
- 研究(109849)
- 中国(74917)
- 学报(64293)
- 农(60244)
- 科学(57604)
- 管理(54344)
- 财(51910)
- 大学(49184)
- 教育(46924)
- 学学(46017)
- 农业(41176)
- 技术(34434)
- 融(30987)
- 金融(30987)
- 业经(27094)
- 财经(25643)
- 经济研究(24861)
- 经(21893)
- 图书(21503)
- 业(21208)
- 问题(21141)
- 版(19115)
- 科技(18674)
- 理论(17377)
- 技术经济(17185)
- 业大(16877)
- 资源(16642)
- 现代(16522)
共检索到55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章力耘 程高华
浙江省嘉善县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强化财政杠杆作用,进一步做优财力保障体系,有效支持小城市、特色小镇等样板建设,助力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其中,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姚庄镇城镇化率达到67.6%,被总结为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八大模式",作为全国10个典型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在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章力耘 程高华
浙江省嘉善县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强化财政杠杆作用,进一步做优财力保障体系,有效支持小城市、特色小镇等样板建设,助力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其中,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姚庄镇城镇化率达到67.6%,被总结为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八大模式",作为全国10个典型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在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操小晋 朱喜钢 邓元媛 余思奇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y县三个典型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从微观个体的生命轨迹探究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机制与地方认同建构。研究表明:1)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存在主动选择、被动中主动选择以及被动选择三种形式,其本质是个体空间实践与想象不符所面临的向上流动受阻后的自我应对。2)时空中的生命历程在历史性的地理力量下促使个体的现阶段审视,在过往生命的累积效应中纳入经济、家庭和社会资本考量,进而在蕴藏的时机中走向县域城镇化。3)转折事件的出现和相互联系的生活产生"超越地方"的"人—地方—人"的情感联系,不仅助推了县域城镇化,还在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下强化地方认同和促显人本理念。不同个体的相同选择背后呈现各异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因素交织,研究旨在为推进我国城镇化下半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强
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地区已经走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程。回看这个历程,有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反思。其中,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由农民实现自主城镇化,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经验。集体土地上"造城",是农民的改革创举中国的改革自农村开始,也贯穿和牵动整个改革过程。有人曾把农村改革归结为造田、造厂、造城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农民造田,就是创造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大蓉
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优化管理、宜居宜业的特点。国外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从产业角度出发,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增强乡村发展的内源和外源动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国外经验 产业带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承志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新型城镇化是提升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产城一体"是普遍规律,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无商不能成为城市,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商业的支撑。实现"产城一体",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商圈,创新商业业态,促进消费升级与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商业 创新 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绍斌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意在遵守宪法和法律,遏制地方政府变更行政区划的冲动,变外在的土地拓展为内在的服务提供,使城镇化从"因"变成"果"。市县分置的法律规范,昭示着城乡之间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应澄清市县混合的历史误区,回应法治的诉求。大镇设"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路径探索,既表现了我国城镇发展的自然轨迹,又契合了国际城镇发展的时代趋势,是一种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态势。大镇设"市"需要明确的制度支撑,如准入条件、行政管辖、机构设置以及户籍管理等。当前城镇化试点镇的地方试验,因缺乏顶层设计或政策支持,存在着诸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回应。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大镇设“市” 行政区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金成 蔡翼飞
日前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和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六大主要任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志龙
政府和市场是推进城镇化的两大动力来源。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取得显著成绩,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更好发挥财政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应确保财政与相关规划的精准对接,加大当地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完善各级财政管理制度,提升财政政策对城镇化建设的激励作用,明确财政支出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领域,科学统筹城镇化建设中财政资金的使用。
关键词:
财政支撑 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 吉林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宏伟,鼓舞人心;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措施得力,力度空前。《建议》凝聚了全党的智慧,也吸收了前期学术研究的成果,让学者们倍感欣慰。新型城镇化是"十三五"的重点,《建议》专门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行论述,总书记重点就"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进行说明。学后体会: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人民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焦晓云
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在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解决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农村问题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认识、产业支撑、制度藩篱、权责不匹配等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点和核心,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推进就地城镇化,必须将科学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将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环节,将美丽乡村作为发展目标,将解放思想作为发展动力,将技能培训作为人才保障。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困境 重点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海云 丁磊
本文选取中国2001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分地区还是分维度,FDI都显著推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是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和维度差异。基于我国城镇化现状,本文认为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引资政策,强化地区吸收能力,兼顾各维度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物权:一种以生态价值为媒介的新型物权
媒介与叙事:理解“经典性”的一种跨媒介视角
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中项目审批扩权的实施过程及评价——以嘉善县姚庄镇为例
基于土壤生态环境的县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划——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基于兼业分化视角的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受偿意愿分析——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基于DID模型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分析——以浙江嘉善县为例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研究——以嘉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
以SNS网络社区为媒介的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的影响研究
三方主体互动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创新研究——来自四川省仁寿县水利新村的个案
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