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5)
2023(5057)
2022(4018)
2021(4065)
2020(3070)
2019(6905)
2018(6585)
2017(10077)
2016(7111)
2015(8207)
2014(8366)
2013(7049)
2012(6458)
2011(5880)
2010(6254)
2009(5080)
2008(4894)
2007(4536)
2006(4043)
2005(3822)
作者
(15817)
(13005)
(12930)
(12719)
(8175)
(6253)
(6243)
(5284)
(4962)
(4865)
(4501)
(4229)
(4220)
(4216)
(4148)
(4123)
(4043)
(3944)
(3893)
(3695)
(3579)
(3236)
(3195)
(3093)
(3090)
(3015)
(2998)
(2918)
(2689)
(2671)
学科
教育(19973)
管理(15707)
(14247)
经济(14229)
(13015)
中国(12073)
(11490)
企业(11490)
理论(8554)
教学(8061)
技术(5925)
方法(5823)
(5270)
(5197)
(4953)
学校(4917)
数学(4747)
数学方法(4615)
(4426)
学法(4348)
教学法(4348)
业经(4173)
高等(4022)
发展(4001)
思想(3906)
研究(3897)
(3876)
政治(3852)
(3746)
学理(3709)
机构
大学(84691)
学院(83824)
研究(31209)
教育(29168)
管理(24299)
(22932)
师范(22824)
(22694)
经济(21858)
理学(20993)
理学院(20655)
管理学(19984)
管理学院(19799)
(19715)
师范大学(18763)
职业(17817)
科学(17224)
技术(16595)
中国(15760)
(14594)
(14549)
北京(13468)
研究所(13107)
中心(12909)
(12631)
职业技术(12506)
(11998)
(11388)
技术学院(11384)
教育学(11171)
基金
项目(53359)
研究(50231)
科学(44299)
教育(33926)
基金(33456)
社会(27930)
(27879)
国家(27451)
社会科(26074)
社会科学(26069)
编号(24009)
(23717)
科学基金(23067)
成果(22395)
(22132)
课题(21562)
(18699)
基金项目(16138)
规划(15706)
重点(14462)
项目编号(14185)
(13920)
(13872)
(13628)
教育部(12965)
资助(12961)
(12902)
研究成果(12450)
自然(12323)
(12099)
期刊
教育(54167)
研究(35689)
中国(30467)
(24349)
经济(24349)
职业(15729)
技术(13670)
技术教育(10157)
职业技术(10157)
职业技术教育(10157)
(9788)
学报(9633)
大学(9268)
科学(8986)
管理(8872)
(7438)
(7069)
论坛(7069)
学学(6684)
高等(6590)
成人(5988)
成人教育(5988)
高等教育(5652)
农业(5496)
职教(5125)
(5068)
财经(4682)
发展(4290)
(4290)
(4109)
共检索到135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红  
进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时期,需要树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理念。院校评估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周期性评估与常态监测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维度多向度常态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信息数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在教育领域里体现为各种教育体制、法律法规和教育的管理,体现在有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教育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执行能力。要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王益宇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及国际上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做出以下展望: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估模式——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化;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在高等教育评估功能的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超出高等教育评估的范畴谈论其功能 ;运用逻辑思维推导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 ;单纯强调高等教育评估的积极作用而忽略其消极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人们没有能够认识到高等教育评估的认知性本质特征。从高等教育评估的认知性特征出发进行研究 ,高等教育评估具有鉴定作用、反省作用、参谋作用、批判作用和中介作用等五大功能 ,与此同时 ,它还具有马太效应、认同效应和逆反效应等三大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宣海  薛明扬  王奇  冯晖  
评估是一种促进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监管教育机构的重要手段,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的共同经验。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评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37处出现"评估"或"评价"字样,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改进教学评估,推进专业评估,实行绩效评估",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纲领性文件中首次提出教育绩效的概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赖静  刘理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一种有限能力的评估。评估指标和程序、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控制手段体系和有限政府,以及评估价值异化,规定着评估能力的作用范围及作用力的大小。提高教学评估的能力限度,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构建评估与政府和社会以及学校的健康关系、建立权威性评估中介机构、强化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与监控、提高评估的信度与效度、建设整体素质良好的评估专家队伍、减少评估中的形式主义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林  
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树立共同治理、分权制衡、协商合作的理念。把自我评估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部评估的重要基础。加强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建设,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走向公共治理模式,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审视和分析,探索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未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中哲   陈雪松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大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进高等教育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必要举措。“双一流”制度的实践极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最典型的就是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并非一片坦途,而需要具有一种“自我革命”的改革本领,需要一种高校管理先进文化的培育、民主机制的建立以及以行政权力治理为导向的大学治理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晓昌  
提升省域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关键在于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者的新型关系,要切实履行统筹职责,推动省级政府管治模式创新;强化"学术本位",推动地方高校提升自我治理能力;培育区域性中介组织,提升社会监督评价水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尔科姆·泰特  李梦洋  
自1986年第一次实施科研评估以来,科研评估已经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梳理了英国科研评估自首次实施以来的发展,审视了已有研究对科研评估实施和影响的分析,包括教育系统层面的评估和学科层面的评估,接着介绍了其他国家科研评估实践的例子,最后对大学科研评估实践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一些预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红琴  
南美智利共和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在拉美诸国中属于中等偏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智利政府为提高教育质量,普遍开展了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估工作,对大量上马的私立院校,智利教育部特别成立专门机构,希望通过教学评估来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本文重点介绍智利对私立院校教学评估的组织工作、评估标准、具体作法、评估效果及存在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仲和  
在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大学建设的要求,对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比较与研究;解决“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的问题;探索确立和构建重视自评为主、强调简单易行、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评估组织和评估实践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各级各类不同维度和不同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难以做出各具特色的评估。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实施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状况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伟江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4期)撰文提出,应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学。(一)高等教育评估学学科的设立具有科学的社会、人类发展匹配性。高等教育中学科的设立和取消有其客观的制约性,增删的原则是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测量为基础的量化评估需要向高质量评估转变。在对象方面,量化评估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质量评估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在方法方面,量化评估以相关指标的可测为基础,高质量评估则容纳量化的、定性的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在结果方面,量化评估以测量、描述和判断为主,而高质量评估更加强调以测量、描述和判断为基础的建构和再建构;在功能方面,量化评估强调以绩效为杠杆进行问责,高质量评估则强调以评估促进发展;在风险方面,与问责导向的高利害的量化评估相比,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评估是低风险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胡安娜  
英国高等教育科研评估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证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监控高校的科研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文在探讨该评估的宗旨及其运作的基础上 ,认为其有效性、社会性、广泛性、公开性是值得借鉴的若干特点 ,同时也指出了该评估尚未解决好的一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