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6)
- 2023(5885)
- 2022(4910)
- 2021(4956)
- 2020(3957)
- 2019(9480)
- 2018(9605)
- 2017(16550)
- 2016(10286)
- 2015(11787)
- 2014(11872)
- 2013(11000)
- 2012(10349)
- 2011(9286)
- 2010(9637)
- 2009(8718)
- 2008(8671)
- 2007(7908)
- 2006(7183)
- 2005(6892)
- 学科
- 济(30558)
- 经济(30520)
- 管理(24068)
- 业(21088)
- 教育(20075)
- 企(17358)
- 企业(17358)
- 中国(14881)
- 农(10371)
- 理论(10070)
- 方法(9784)
- 学(9169)
- 财(8992)
- 地方(8491)
- 数学(7658)
- 业经(7560)
- 教学(7517)
- 数学方法(7458)
- 制(6890)
- 农业(6854)
- 发(6064)
- 贸(5806)
- 贸易(5798)
- 易(5583)
- 技术(5504)
- 务(5421)
- 财务(5407)
- 财务管理(5394)
- 和(5347)
- 发展(4979)
- 机构
- 大学(132445)
- 学院(129577)
- 研究(47431)
- 济(42470)
- 管理(41838)
- 经济(41060)
- 理学(34855)
- 理学院(34259)
- 管理学(33518)
- 管理学院(33232)
- 中国(31813)
- 京(31214)
- 教育(30063)
- 范(29918)
- 师范(29826)
- 科学(27726)
- 师范大学(24546)
- 所(23397)
- 江(22784)
- 财(22172)
- 中心(21146)
- 北京(21043)
- 研究所(20757)
- 州(18115)
- 技术(17615)
- 职业(17417)
- 院(17328)
- 农(16790)
- 财经(16557)
- 业大(15686)
- 基金
- 项目(77667)
- 研究(67277)
- 科学(62170)
- 基金(51099)
- 家(42720)
- 国家(42135)
- 教育(38879)
- 社会(38516)
- 社会科(35886)
- 社会科学(35877)
- 科学基金(35439)
- 省(32553)
- 编号(31434)
- 划(29096)
- 成果(28825)
- 基金项目(26553)
- 课题(25288)
- 年(21850)
- 自然(20919)
- 自然科(20355)
- 自然科学(20353)
- 资助(20327)
- 自然科学基金(19959)
- 规划(18956)
- 重点(18889)
- 部(18394)
- 项目编号(18297)
- 发(18192)
- 性(17956)
- 教育部(16509)
共检索到21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导过程,绝非是"子弹"与"靶子"的线性传播关系,而是"强震"与"共振"的多元变量关系。如果教学双方不能从相互都认同的话题、都面对的问题开始破题,关注将不复存在,教学将只是自说自话。将理论的文本概念变成课程的人本演绎,既是网络在线教育保持"用户黏性"的基本方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应借鉴的教育视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靳占忠 王洋 张艳倩
领导感召力是领导者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魅力。基于中科院课题组对感召力的相关研究,结合二级学院的组织特征构建了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模型,分析了当前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运用理、才、德、情、谋来提升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
关键词:
感召力 二级学院 院长 理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原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方法的广泛运用,逐步被异化为以应用方法为核心的问题解决,从而造成研究中问题的淡出与方法的凸显,使"问题意识"仅成为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抽象概念,而非实践诉求。教育研究的本质是对生活的考察,而不是对生活的技术性分解,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必须对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审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方法 问题意识 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人类是通过知识的生产、积累和传承,才得以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的。当知识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保存和传承知识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学科是人类对已获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一旦定型,其结构就具有保守的特点并与实践相对脱节。当前学术界的一种不良学风是仅从学科体系所提供的一套概念范畴、公式原理、理论观点出发,在自己设定的领地里自说自话,使问题演变成研究者头脑中的思辨之物,最终隐匿了问题。为了把学科与问题、研究者与行动者连接起来,应当构建一种中观性理论作为桥梁。中观性理论是由研究者和行动者通过一种合作共同体的形式共同建构起来的理论范式,它要求研究者在选择和解决问题时,应当强调微观化的研究对象、目光...
关键词:
知识 学科 学术研究 问题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凤梅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文章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学生不愿思考提问、不敢提出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的现状。教师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讨论,才能够解决高校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问题,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关键词:
问题意识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秦玉友
由于教育理论中普遍主义倾向和对教育实践落后的自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论本土化不良,呈现出表面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教育理论本土化可以从观点层面、文化层面和方法层面推进。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玉
经济的全球发展带来文化的全球发展,文化和教育逐步开放导致我国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思变的内部环境。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莫尼卡·泰勒 杨韶刚 万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莫尼卡·泰勒 杨韶刚 万明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ve not only worked out values related provisions and criteria in educational policies, but also promulgated relevant teaching, spiritual, moral, social,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values in schoo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basic method ...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莫尼卡·泰勒 万明
英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政策中制定了价值观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标准 ,在学校教育中也针对学校教规和实践提出了教学、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和个体的价值观 ,以及评价学校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为基础 ,阐释了与学校教育有关的价值观问题 ,评析了现代多元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危机 ,探讨了怎样通过教师的努力改善学校中的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知识建构的批判力;欠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欠缺专业领域的聚合力。比较教育学科要获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把握这个学科的本源,将"异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确立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充满文化精神的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聂永成
世纪之交的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问题意识。解释学语境下的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领会并使之成形的投射活动,问题就是揭示事物的意义,提问就是给问题预设某种开放性和某些边界限定,这就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前理解框架"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解释。问题的首要性体现在对研究范式的依赖。真问题是教育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或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本土的现实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问题"及其研究范式,超越传统的研究边界,在对话中构建理想的"间"性,实现范式转向。
关键词:
教育研究 问题意识 范式转向 解释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丹 徐晓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在问题意识导向下,促进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启新的角色转变,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的走近学生、吸引学生、带动学生,在新时代继续发扬理论的魅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