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8)
2023(9907)
2022(8282)
2021(7374)
2020(5906)
2019(13405)
2018(13208)
2017(25127)
2016(13616)
2015(15220)
2014(15362)
2013(15109)
2012(14360)
2011(13167)
2010(13525)
2009(12938)
2008(12785)
2007(11632)
2006(10552)
2005(10193)
作者
(39770)
(33370)
(33134)
(31390)
(21224)
(15815)
(14941)
(12776)
(12725)
(12072)
(11525)
(11158)
(10980)
(10794)
(10652)
(10261)
(9848)
(9638)
(9633)
(9522)
(8672)
(8227)
(8016)
(7626)
(7615)
(7516)
(7507)
(7459)
(6776)
(6549)
学科
(60620)
经济(60525)
管理(42495)
(39838)
(31625)
企业(31625)
中国(20790)
地方(19078)
(17803)
(16898)
方法(16798)
(16107)
业经(16023)
数学(13974)
数学方法(13821)
(13299)
银行(13284)
(13041)
金融(13039)
(12851)
农业(12104)
(11312)
(11190)
贸易(11177)
(10849)
(10783)
环境(10630)
地方经济(10530)
(10331)
技术(9875)
机构
学院(196393)
大学(194406)
(84487)
经济(82641)
研究(72438)
管理(71518)
理学(59373)
中国(59126)
理学院(58647)
管理学(57842)
管理学院(57456)
(43420)
(42691)
科学(41172)
(36724)
中心(33525)
(32945)
(32857)
研究所(32367)
财经(32231)
(28980)
北京(27629)
(26719)
(26504)
师范(26456)
(26318)
经济学(25987)
业大(25959)
农业(24974)
(24337)
基金
项目(122128)
科学(96782)
研究(93276)
基金(87410)
(75155)
国家(74468)
科学基金(63807)
社会(60572)
社会科(57458)
社会科学(57449)
(48897)
基金项目(45410)
教育(42131)
(40494)
自然(38233)
编号(37692)
自然科(37296)
自然科学(37288)
自然科学基金(36613)
资助(35044)
(32205)
成果(32019)
(28329)
重点(28075)
课题(27725)
(27066)
发展(26321)
(25912)
(25878)
国家社会(25190)
期刊
(106927)
经济(106927)
研究(67857)
中国(49599)
(34209)
(32532)
管理(29928)
(29822)
金融(29822)
学报(27281)
科学(26669)
教育(24629)
大学(21743)
农业(20959)
学学(20332)
业经(18507)
技术(17238)
财经(16688)
经济研究(16526)
(14305)
问题(13655)
(10800)
(10435)
世界(9779)
国际(9750)
理论(9314)
现代(9301)
改革(9287)
(9287)
技术经济(9219)
共检索到32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桢  
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政策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设立教育发展银行、实行生源地贷款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四清  
2006年既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又是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竞争之年:既是中国银行整体上市继往开来之年,又是我行实施“2005—2007 三年发展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本分行”)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明琴  
当前广东征信市场有效供求双向不足,征信市场发展缓慢,社会信用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广东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诚信广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系统调查分析了广东征信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征信体系、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构建促进广东征信市场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秀梅  毛祖桓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背景与实施现状出发 ,分析了银行“惜贷”的原因 ,着重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 ;依托专业网站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 ;加强信用立法 ,出台相关政策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 ,树立大学生信用观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文利  魏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维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产生与发育过程,是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相互交织的渐进实现过程。对照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稳定性与效率性三大标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基本上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需要,其制度绩效是比较显著的,但也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为了确保有限的国家助学贷款从有限的供给渠道和组织网络流向数以百万计的高校贫困生,并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实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我国政府需要构造基于“功能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即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根据成本与收益原则,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所需要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炜  肖兴志   王晔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和还款期的到来,现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也正在不断暴露。现有制度性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应引入风险准备基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新民  徐书杰  
目前,助学贷款实际发放数量与贷款需求差距较大,尤其是随着还款期的到来,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日益显现,较高的贷款违约率使商业银行放款速度受到影响,部分省、市甚至停办,矛盾日渐突出。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已成为急需关注的现实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儒靖  
在公共预算紧缩的压力下,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扩大高等教育机构非公共收入来源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助学贷款则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配套资助计划的必然选择之一。如何遵循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良性的“路径依赖”轨迹,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有效地设计与选择,本文予以尝试性地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莉  石晓春  
由于信用障碍,商业银行目前普遍不愿发放助学贷款。由政策性银行发放助学贷款,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助学贷款的风险,最终可能形成大量坏账,由政府买单。助学贷款只能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利用社保基金,通过社保卡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贷款难和风险控制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文芬   吴清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永强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不管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还是顺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纾困始终是近年来财政经济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主要发力点。近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永堂  
■瑞典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瑞典现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其主要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五个方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宝成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