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9)
2023(15375)
2022(13271)
2021(12392)
2020(10450)
2019(24064)
2018(23749)
2017(46244)
2016(24947)
2015(28084)
2014(27981)
2013(27452)
2012(25263)
2011(22549)
2010(22797)
2009(21783)
2008(20285)
2007(17929)
2006(15813)
2005(14195)
作者
(69751)
(57557)
(57178)
(54515)
(36741)
(27672)
(26209)
(22388)
(22142)
(20665)
(19884)
(19417)
(18221)
(18108)
(17876)
(17636)
(17055)
(17002)
(16487)
(16460)
(14220)
(13998)
(13831)
(13118)
(12934)
(12887)
(12823)
(12768)
(11525)
(11204)
学科
(94210)
经济(94073)
管理(76384)
(73317)
(62312)
企业(62312)
方法(42112)
数学(35175)
数学方法(34793)
中国(31583)
(29768)
(29398)
金融(29393)
(28585)
银行(28547)
(27397)
(25811)
(25348)
业经(24069)
地方(20960)
(19784)
财务(19712)
财务管理(19672)
(18839)
企业财务(18652)
理论(18447)
农业(16982)
(16468)
(16304)
贸易(16288)
机构
大学(345821)
学院(343413)
管理(136994)
(135325)
经济(132105)
理学(117542)
理学院(116258)
管理学(114376)
管理学院(113751)
研究(110820)
中国(92637)
(73435)
(69200)
科学(66344)
(54250)
财经(54229)
中心(52799)
(50971)
(50717)
(49104)
研究所(48819)
业大(48347)
北京(46533)
(44048)
师范(43688)
(41874)
经济学(40901)
(40473)
财经大学(40466)
农业(39401)
基金
项目(231632)
科学(182253)
研究(172848)
基金(168374)
(144518)
国家(143282)
科学基金(124252)
社会(109025)
社会科(103116)
社会科学(103091)
(90005)
基金项目(89993)
自然(79993)
教育(78698)
自然科(78077)
自然科学(78062)
自然科学基金(76632)
(75277)
编号(71465)
资助(68844)
成果(58636)
(51147)
重点(50987)
课题(48609)
(48235)
(48210)
(46069)
创新(44994)
项目编号(44570)
教育部(44483)
期刊
(149041)
经济(149041)
研究(107332)
中国(69438)
(54535)
学报(50460)
管理(49914)
(47981)
金融(47981)
科学(46992)
(46175)
大学(39134)
教育(37612)
学学(36664)
农业(30764)
技术(28459)
财经(26702)
业经(23719)
经济研究(22555)
(22526)
问题(19149)
理论(18612)
图书(17428)
实践(17142)
(17142)
现代(15774)
科技(15667)
技术经济(15435)
财会(15296)
(15263)
共检索到51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卓武扬  
金融道德风险严重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严峻现实。金融道德风险源于风险行为人对自己不承担全部风险后果的预期,因而,打破该预期的风险责任机制是规制金融道德风险的契入点,而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又包括风险行为责任和风险损害责任。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包括事前警慑、事中制衡和事后追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以其权威和强制性对金融道德风险行为及风险心理进行遏制和约束。其中,法律对于金融道德风险责任的追究,既起着补偿损失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惩罚违规以体现法律之正义的作用,更能衍发和派生出法律对风险行为的心理警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卓武扬  
金融道德风险严重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严峻现实。金融道德风险源于风险行为人对自己不承担全部风险后果的预期。因而,打破该预期的风险责任机制是规制金融道德风险的契入点,而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又包括风险行为责任和风险损失责任。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包括事前警慑、事中制衡和事后追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以其权威和强制性对金融道德风险行为及风险心理进行遏制和约束。其中,法律对于金融道德风险责任的追究,既起着补偿损失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惩罚违规以体现法律之正义作用,更能衍发和派生出法律对风险行为的心理警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卓武扬  张小南  
金融创新风险理应从法律责任角度加以控制,从追责模式、责任形式和责任主体等方面加以完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之间应当在法律责任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防范和控制风险,又鼓励和促进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韵  
如果多个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合作,就会影响监管资源配置效率,破坏权力分配公平,因此构建良好的监管协调制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就我国而言,金融监管协调的效果欠佳,与权力安排重叠、监管目标偏离以及相关主体相互逐利等因素不无关系。通过法律规制金融监管协调活动,采取确定监管机构的合理位阶、确保监管权力的制度化配置、促进监管职能的科学转型、提高协调合作效率以及重视外部约束等方式,可以避免金融监管协调失序,达到缓解监管困境的目的,从而维持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韵  
如果多个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合作,就会影响监管资源配置效率,破坏权力分配公平,因此构建良好的监管协调制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就我国而言,金融监管协调的效果欠佳,与权力安排重叠、监管目标偏离以及相关主体相互逐利等因素不无关系。通过法律规制金融监管协调活动,采取确定监管机构的合理位阶、确保监管权力的制度化配置、促进监管职能的科学转型、提高协调合作效率以及重视外部约束等方式,可以避免金融监管协调失序,达到缓解监管困境的目的,从而维持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康  邓阳立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还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弱化道德风险的效果。但由于金融科技自身属性,其在金融市场运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型道德风险。因而,规范金融科技应用规则并完善监管制度,以有效规制新型道德风险,是金融科技应用监管的现实需求。这有待于从金融科技的标准化、透明度、合规性等角度建立健全相关规则,并通过创新监管手段、明确监管责任,将金融科技应用纳入到有效监管的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士健  孙向彦  刘新民  
基于生鲜电商运营决策中的复杂性和过度乐观倾向,文章将过度自信引入到电商、农户和产地经纪人的三边道德风险分析框架,分析了电商企业过度自信水平对各方收益的影响及对电商、产地经纪人和农户道德风险的影响机理,探讨了补偿性契约设计对三边道德风险的规制作用。研究发现,电商企业的过度自信对契约结构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户收益水平,降低农户的违规程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地经纪人的努力水平,增加了代理成本。补偿性契约设计可以有效规避三边道德风险,不仅可以减少电商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产地经纪人的道德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士健  孙向彦  刘新民  
基于生鲜电商运营决策中的复杂性和过度乐观倾向,文章将过度自信引入到电商、农户和产地经纪人的三边道德风险分析框架,分析了电商企业过度自信水平对各方收益的影响及对电商、产地经纪人和农户道德风险的影响机理,探讨了补偿性契约设计对三边道德风险的规制作用。研究发现,电商企业的过度自信对契约结构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户收益水平,降低农户的违规程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地经纪人的努力水平,增加了代理成本。补偿性契约设计可以有效规避三边道德风险,不仅可以减少电商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产地经纪人的道德风险,降低农户的违规程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国忻  
道德风险控制是保险公司关键业务之一,本文从投保人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其不同行为的效用比较分析,研究了投保人的心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道德风险的四条途径与对策,即:降低投机行为预期收益,建立双方利益联系机制,提高骗保失败概率,增加骗保行为的预期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昌发  
金融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防范,一旦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变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形成现代金融风险的原因在于金融行为的异化、金融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全球化。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可以通过规定金融主体的准入条件、行为以及保障各主体权益来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鉴于此,完善现行金融立法、从法律上来加强金融监管、培养金融法律意识对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懿  蒲勇健  
激励机制事关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本文在构建资产管理公司简单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包含道德风险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通过两模型最优契约结果的对比分析,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的分享比例是防范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激励不足,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道德风险问题就会加剧;增加资产管理公司的分享比例同时起到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努力程度和有效抑制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为防范道德风险,采取激励政策的同时要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瑞芝  吕越  刘建明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易县的小额信贷扶贫社运作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运行中存在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小额信贷运作;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额信贷实践中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完善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实践的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