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3)
2023(10815)
2022(9034)
2021(8193)
2020(6587)
2019(14964)
2018(14409)
2017(27170)
2016(14575)
2015(16437)
2014(16077)
2013(16201)
2012(15660)
2011(14051)
2010(14637)
2009(13652)
2008(12524)
2007(11099)
2006(10121)
2005(9538)
作者
(41769)
(34632)
(34232)
(32447)
(22250)
(16776)
(15614)
(13586)
(13203)
(12546)
(11959)
(11842)
(11175)
(11134)
(10848)
(10646)
(10241)
(10087)
(9939)
(9872)
(9013)
(8423)
(8344)
(7997)
(7881)
(7763)
(7712)
(7649)
(6988)
(6852)
学科
(63255)
经济(63198)
(37766)
管理(35873)
(28493)
企业(28493)
中国(27682)
(27302)
金融(27299)
(25552)
银行(25540)
地方(25273)
(24889)
(19792)
方法(17298)
(16669)
业经(16433)
数学(14554)
数学方法(14449)
(14313)
农业(14111)
地方经济(12446)
中国金融(11409)
(11407)
贸易(11390)
(11062)
(10938)
(10731)
环境(10290)
理论(9805)
机构
学院(198689)
大学(195991)
(83652)
经济(81507)
研究(76893)
管理(70385)
中国(64306)
理学(58139)
理学院(57356)
管理学(56480)
管理学院(56101)
(44294)
科学(43852)
(39191)
(38539)
(37120)
中心(36581)
研究所(34493)
(34188)
财经(29564)
(29355)
师范(29044)
(28366)
北京(28132)
(27768)
业大(27249)
(26530)
农业(26190)
经济学(25237)
(24972)
基金
项目(126053)
科学(98609)
研究(97811)
基金(87361)
(74768)
国家(74001)
科学基金(63210)
社会(60665)
社会科(57493)
社会科学(57482)
(52944)
基金项目(46367)
教育(44218)
(42590)
编号(41256)
自然(38240)
自然科(37257)
自然科学(37249)
自然科学基金(36560)
资助(35034)
(34252)
成果(33664)
课题(30429)
重点(29159)
发展(28053)
(27575)
(26987)
(26777)
创新(25184)
(24886)
期刊
(105206)
经济(105206)
研究(68603)
中国(53336)
(38037)
金融(38037)
(32404)
教育(29353)
(29346)
管理(27517)
学报(26514)
科学(26033)
农业(21713)
大学(20702)
学学(19089)
业经(18215)
技术(17829)
经济研究(15925)
财经(14351)
问题(13133)
(12412)
(11693)
资源(10734)
(10360)
国际(10347)
(10331)
现代(9782)
世界(9740)
(9712)
论坛(9712)
共检索到337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晨  
金融衍生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国金融衍生品行业的发展正在起步,其代表是即将迅猛发展的期货行业。由于期货行业是一个保健型的行业,它并不对国民经济产生直接的贡献,它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类似于保险公司、医院、军队等部门,主要作用是减缓价格波动风险对经济的冲击作用,是减少社会"负效用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炜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张甜甜  
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交易量迅速膨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交易的机构众多,因此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何?此类交易蕴含着哪些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英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对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进行了具体介绍,并结合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提升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孟楠  
9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融衍生工具既被用来进行风险管理,同时这些工具的交易也带来多种深不可测的风险。香港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监管的经验对内地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晗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争论。业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此次金融海啸的诱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屯  于金酉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克  
一、浙江对证券市场的利用力度仍有待加强自浙江省政府2008年颁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金融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5号),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志芬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这次金融动荡与金融衍生品之一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密切相关,金融衍生品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警示我们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循序渐进地推出金融衍生产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光华  张琪  韩良  
全球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近年来这种集中趋势更加突出。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丰富,投资者以机构为主。美国衍生品市场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为主,欧洲则以欧洲期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