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9)
2023(6241)
2022(4983)
2021(4582)
2020(3803)
2019(8322)
2018(8131)
2017(15152)
2016(8152)
2015(9171)
2014(9296)
2013(8909)
2012(8149)
2011(7448)
2010(7830)
2009(7765)
2008(6493)
2007(5907)
2006(5405)
2005(4948)
作者
(23777)
(19664)
(19250)
(18474)
(12221)
(9297)
(8969)
(7648)
(7562)
(6998)
(6724)
(6647)
(6355)
(6248)
(6223)
(6029)
(5820)
(5621)
(5552)
(5471)
(5031)
(4765)
(4706)
(4491)
(4473)
(4306)
(4266)
(4265)
(4054)
(4003)
学科
(27017)
经济(26980)
(24779)
金融(24772)
管理(23775)
(21926)
银行(21913)
(21368)
(21114)
(17468)
企业(17468)
中国(17125)
(11368)
中国金融(10931)
(10114)
地方(9062)
(8835)
方法(8352)
(8176)
业经(7416)
(7156)
数学(7014)
(6979)
理论(6973)
数学方法(6944)
财务(6944)
财务管理(6934)
企业财务(6670)
农业(6339)
体制(5750)
机构
学院(109595)
大学(107383)
(42648)
经济(41458)
研究(38983)
管理(38561)
中国(37663)
理学(31881)
理学院(31542)
管理学(30935)
管理学院(30744)
科学(23602)
(23428)
(22566)
(20866)
中心(20525)
(20053)
研究所(18195)
(17769)
财经(17215)
(16364)
农业(16255)
业大(16065)
银行(15829)
(15510)
(15228)
(15113)
金融(14926)
北京(14892)
(14860)
基金
项目(72017)
科学(55336)
研究(54302)
基金(50086)
(43894)
国家(43497)
科学基金(36427)
社会(33187)
社会科(31475)
社会科学(31465)
(29615)
基金项目(26027)
(24155)
教育(24145)
编号(23444)
自然(22406)
自然科(21753)
自然科学(21745)
自然科学基金(21346)
资助(20609)
成果(19639)
(16663)
重点(16609)
课题(16522)
(15338)
(15091)
创新(14385)
(14256)
项目编号(14249)
国家社会(13795)
期刊
(48731)
经济(48731)
研究(32495)
中国(28363)
(27499)
金融(27499)
(19498)
学报(18997)
(17875)
科学(15940)
管理(13983)
大学(13607)
教育(13387)
学学(12725)
农业(12138)
技术(9054)
财经(8679)
业经(8516)
经济研究(7465)
(7437)
图书(6918)
资源(6195)
问题(5993)
(5946)
理论(5934)
实践(5416)
(5416)
(5156)
(5076)
论坛(5076)
共检索到181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艳侠  于潇  王大威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林地则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种类之一。集体林地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生产要素。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集体林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集体林改通过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定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使农民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激发了农民承包经营林地的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文清  张莉琴  
土地确权对土地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6个省的6个县、为期7年近700个样本农户的面板数据,应用内生转换模型,对中国新一轮集体林地确权到户政策的林地流转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集体林地确权具有内生性;②集体林地确权促进了农户林地的流转,确权使确权户林地流入概率增加了6%,流出林地概率增加了1.7%;③若对未确权的农户进行确权(反事实分析),则会使林地流入和流出概率分别增加59%和43.6%;④集体林地确权年限越长,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的可能性越大,确权的长期效果更明显。鉴于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林地确权,给农户一个学习参与林地流转的机会,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流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孝侠  
在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诸多成效基础上,通过对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落实不到位、机制不活、流转不顺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只有深化配套改革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规范流转方式,兼顾"盘活"和"变现"两大重点,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才能加快林地流转步伐,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吴德富  李国栋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登  诸江  
集体林地使用权流转可分为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和集体林地经营权分离流转两大类。农林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集体林地大量流转和集中。集体林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以推动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流转。进一步推行林地经营权分离流转形式,而非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仍存在诸多阻碍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应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集体林地相关制度的配合,以及地方政府加强宣传和引导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加云  刘金龙  
从集体林地流转的概念、前提和动因、理论基础、意愿、行为及公平性和农户利益保护机制等6个方面对现有关于集体林地流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从农户、市场、政府3个视角对集体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论述。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3个方面评价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应的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逾峰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较大,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增值潜力明显,改造入市资金筹集压力较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有广东东莞模式、江苏昆山模式、湖南长沙模式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用地确权有困难,流转无序,现行法律法规体系滞后于相关政策出台,导致相关金融供给仍显不足。为此,我国应该加快修订相关法规,健全市场体系,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引导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娟  
林业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功能,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加快林业发展,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在完成明晰产权、分林到户的主体改革基础上,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通过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林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升林业生产力水平。但是,由于林业的公共产品属性、林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林业培育经营特点等因素影响,林业资源由市场配置存在严重失灵现象。作为弥补"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对于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岗  鹿平  
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点明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同时也为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新模式提供了条件。2011年,国土资源部批复天津市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同意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缩小征地范围试点。按照部要求,天津市试点选择工业、仓储两类非公益性用地退出征地范围,通过用地单位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协商,"只转不征"直接使用集体土地。在协商过程中,村集体和农民获得了一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后的增值收益,相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肖慧婷  谢芳婷  杜娟  朱述斌  
文章基于江西省集体林区10县503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农户资源禀赋差异性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为规范集体林区林地流转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回归结果显示:(1)农户林地资源禀赋对其林地流转行为有显著影响。林地规模越大,人口聚集度越高,离镇距离越近,农户的林地转入行为发生比例就越高;人口聚集度和村经济水平对农户的林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有显著影响。担任村干部的户主趋向于转入林地;户主年龄越大,转入林地的概率越低;非农林收入型的家庭趋向于转出林地;家庭劳动力越多,农户转入林地的概率越高。(3)林权证带给农户的"安全感"越低,转出林地的概率越低;对林改政策满意的农户趋向于流入林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凯  张升  
从人力资本、资源禀赋、机会成本、制度约束、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集体林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采用辽宁、湖南、江西、福建、云南、陕西和甘肃7省3500个农户样本数据,选取相应变量构建二元Logit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影响农户林地转入和林地转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林地转入模型结果表明,在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生产资源禀赋方面,户主是否为干部、户主个人年收入、家庭留守劳动力、家庭林地面积对林地转入具有正向影响;家庭非林收入比重、家庭耕地面积对林地转入具有负向影响。在制度约束方面,林权证、林权纠纷和采伐指标等对林地转入具有显著影响。在林业扶持政策方面,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均对农户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屹  
集体林地流转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经济活动,被认为有助于优化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学术界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以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全市首次开展的集体林地流转统计报表数据,结合对转出方和转入方的实地调研,采用描述统计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了集体林地市场流转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表明:第一,北京市集体林地流转市场活跃,参与流转的集体林地面积大,最为活跃的时期为2008—2015年;第二,市场主体多样,但流转方式单一,林业生态工程用地使得政府成为主要的转入方;第三,流转价格体系基本形成,价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支付方式多样;四,流转后的用途多元化和收益多样化,以生态用途为主的流转收益以生态效益为主,以商业用途为主的流转收益取决于经营类型与经营者能力。为促进北京市集体林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完善集体林流转基本制度,促进流转市场机制发展,加强对林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和服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和亮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德华  
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动力活力,是提升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结合浙江省宁波市实际情况,从财政金融视角考察相关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支持情况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社保机制、发挥财政补贴引导作用、提升金融手段支持、拓展农村土地流转范围等相关建议。一、近年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宁波市属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起步较早。据统计,截止2013年末全市农村家庭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王嘉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