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3)
- 2023(9864)
- 2022(8045)
- 2021(7453)
- 2020(5769)
- 2019(13150)
- 2018(13214)
- 2017(22481)
- 2016(13487)
- 2015(15302)
- 2014(15820)
- 2013(14715)
- 2012(14192)
- 2011(13249)
- 2010(13750)
- 2009(12258)
- 2008(12042)
- 2007(11418)
- 2006(10521)
- 2005(9624)
- 学科
- 济(49940)
- 经济(49883)
- 管理(29007)
- 中国(25035)
- 业(24541)
- 教育(21597)
- 地方(20481)
- 农(17276)
- 企(17027)
- 企业(17027)
- 业经(13286)
- 学(13016)
- 发(12704)
- 理论(12090)
- 农业(11633)
- 制(10864)
- 地方经济(10834)
- 融(10664)
- 金融(10657)
- 银(10529)
- 银行(10511)
- 行(10362)
- 方法(10198)
- 发展(9883)
- 展(9755)
- 财(9408)
- 技术(8948)
- 教学(8920)
- 环境(8744)
- 体(8233)
- 机构
- 学院(179833)
- 大学(179652)
- 研究(73931)
- 济(63227)
- 经济(61286)
- 管理(55634)
- 中国(51147)
- 理学(44840)
- 科学(44580)
- 理学院(44094)
- 管理学(43083)
- 京(42997)
- 管理学院(42714)
- 所(38401)
- 范(36567)
- 师范(36244)
- 研究所(34364)
- 教育(34257)
- 农(32650)
- 江(32626)
- 中心(32282)
- 财(31067)
- 师范大学(29133)
- 北京(28844)
- 技术(27093)
- 院(27049)
- 州(26266)
- 农业(25075)
- 业大(25050)
- 省(24114)
- 基金
- 项目(108703)
- 研究(90079)
- 科学(84453)
- 基金(69378)
- 家(59787)
- 国家(59004)
- 社会(51681)
- 社会科(48400)
- 社会科学(48393)
- 科学基金(48188)
- 教育(47940)
- 省(47250)
- 编号(40967)
- 划(40570)
- 成果(37175)
- 基金项目(35151)
- 课题(33785)
- 发(31058)
- 年(28480)
- 资助(27636)
- 自然(27173)
- 重点(26506)
- 自然科(26426)
- 自然科学(26418)
- 自然科学基金(25869)
- 发展(25439)
- 展(24960)
- 规划(24196)
- 部(23822)
- 项目编号(23644)
- 期刊
- 济(87357)
- 经济(87357)
- 研究(69177)
- 教育(60357)
- 中国(58920)
- 农(32360)
- 学报(27584)
- 科学(24431)
- 财(22918)
- 管理(22736)
- 农业(22281)
- 大学(21868)
- 技术(21125)
- 融(19201)
- 金融(19201)
- 学学(18388)
- 业经(16422)
- 职业(16192)
- 经济研究(13054)
- 图书(12473)
- 坛(12005)
- 论坛(12005)
- 业(11339)
- 财经(10845)
- 问题(10748)
- 发(10619)
- 技术教育(10603)
- 职业技术(10603)
- 职业技术教育(10603)
- 经(9516)
共检索到317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新立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进行重点建设,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方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重点建设是在资源相对不足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重点建设的方针,必将有力地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会为应对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一、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为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1954年原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向和
以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为目的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211工程",也曾遭遇非议:不公平竞争;人为制造大学两极分化;只见高投入,不见高效益,等等。实情若何,当听分解。所谓"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周玲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地位日益提升。发达国家纷纷调整高等教育政策,对部分大学和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本文比较了美英德日四国重点建设政策现状,分析比较了这种政策的背景与特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比较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战略已开始从单位制到项目制的战略转型:建国后重点高校建设有明显的"单位制"特征;"211工程"、"985工程"具有"项目制"的部分特征;"2011计划"已具有显著的"项目制"特征。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实现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是淡化或停止实施"单位制",深化和扩大实施"项目制"。为顺利实现这种战略转型,必须拓展国际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单位制 项目制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光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指出,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然而,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如何推进学科建设,推动整体办学层次的提升,仍然面临不少困难。西北大学是地处西部的综合性大学,最近几年,经过国家"211工程"建设与省部共建,依托区域资源,形成学科特色,以重点突破促进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必须关注整体“质”的提升,实现系统优化▲要克服“结构趋同化”倾向,“错位”的高校不可能有高质量产品▲高校定位应把握好“能级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政府要着重发挥“规划导向、评价导向、投入导向”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李明磊
"博士课程制教育引领计划"是日本高等教育配合国家创新战略的最新实践。该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财政拨款与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估的方式,培养差异化、跨学科的高端领军人才。该计划注重人才培养过程控制,提供学制、学生资助等制度性保障,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我国协同创新战略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维懿 胡咏梅
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重要连接,政府通过采用一种或多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虽然政策设计者用意良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产生多重结果。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实施的历史演进说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主要行动者(包括高校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的反应、行为选择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多重结果。在多样性社会背景下,相关行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分化,而政策工具没能跟上形势变化并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政策工具与制度情境间的这种不匹配,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非预期的政策结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福进 刘少雪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为国家层面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是各方尤为关注的问题。从英国、德国、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异同来看,我国可借鉴英国、德国的经验,在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实现政府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变,引入公开竞争机制,探索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组织实施,以切实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达成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的平衡。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政府干预 大学自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德吉夫 包艳华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梳理,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以政治逻辑为主要取向的重点高校阶段、以经济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以教育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内涵发展阶段,对各阶段政策工具的特点展开论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长期性,阐述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复杂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政策工具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本文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政策脉络进行梳理,认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思路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满足了不同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进一步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整体发展。
关键词:
重点高校 “双一流”建设 示范引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本文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创立者马丁·特罗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了评述。指出:特罗的理论除了提出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之外,还就宏观的高等教育规模、功能、观念和微观的课程、教学、学习要求、学术标准等各方面做过系统、细致的比较。特罗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并全面而充分地揭示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二是有说服力地阐明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是正确提出了阶段转变时期高等教育内部必然出现的矛盾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马丁·特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匮乏是制约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因素,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为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自2004年开展省部共建工作以来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称为"中西部发展的基础工程"、"亿万人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惠
本文从利益博弈的视角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效果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策评估是利益相关方博弈的过程,以"211工程"为例,构建了政策效果评估利益博弈分析框架,分析了重点建设政策效果评估过程中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政策执行部门与评估专家之间、评估专家与政策受益院校之间的博弈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李广平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系统研究这一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内在逻辑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和政策文本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211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四个政策演进阶段的政策主体、目标和内容变化,认为这一政策体现着以点带面的发展逻辑、需求导向的价值逻辑、学科核心的建设逻辑和项目牵引的管理逻辑。未来在“双一流”建设阶段的政策优化方面,应走出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势、学科固化的惯性桎梏、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和项目牵引的路径依赖,真正提升政策效果,使这一政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