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8)
- 2023(3006)
- 2022(2514)
- 2021(2345)
- 2020(1914)
- 2019(4317)
- 2018(4186)
- 2017(7168)
- 2016(4289)
- 2015(4409)
- 2014(4457)
- 2013(4446)
- 2012(4144)
- 2011(3719)
- 2010(3815)
- 2009(3413)
- 2008(3509)
- 2007(3352)
- 2006(2966)
- 2005(2547)
- 学科
- 济(16142)
- 经济(16127)
- 管理(9004)
- 业(8038)
- 地方(6920)
- 中国(6652)
- 农(6016)
- 方法(5060)
- 企(5014)
- 企业(5014)
- 人口(4664)
- 数学(4664)
- 数学方法(4498)
- 农业(4376)
- 地方经济(3852)
- 学(3815)
- 业经(3436)
- 财(3166)
- 制(3035)
- 贸(2630)
- 贸易(2629)
- 环境(2522)
- 易(2487)
- 发(2403)
- 理论(2314)
- 融(2052)
- 金融(2051)
- 国人(2006)
- 和(1972)
- 资源(1965)
- 机构
- 大学(57698)
- 学院(57224)
- 研究(24757)
- 济(21555)
- 经济(20960)
- 管理(19302)
- 中国(17466)
- 科学(16118)
- 理学(15877)
- 理学院(15615)
- 管理学(15141)
- 管理学院(15045)
- 所(13736)
- 京(13333)
- 农(12486)
- 研究所(12484)
- 中心(10841)
- 农业(9854)
- 业大(9840)
- 财(9581)
- 江(9082)
- 院(8989)
- 范(8779)
- 北京(8777)
- 省(8699)
- 师范(8687)
- 科学院(7813)
- 州(7675)
- 财经(7348)
- 工程(7311)
- 基金
- 项目(40531)
- 科学(30713)
- 基金(28205)
- 研究(27805)
- 家(26480)
- 国家(26284)
- 科学基金(21150)
- 社会(16621)
- 社会科(15634)
- 社会科学(15627)
- 省(15363)
- 基金项目(14632)
- 自然(14279)
- 自然科(13917)
- 自然科学(13910)
- 划(13871)
- 自然科学基金(13641)
- 教育(12572)
- 资助(11655)
- 编号(10946)
- 重点(9698)
- 发(9651)
- 成果(9123)
- 部(8435)
- 计划(8343)
- 课题(8276)
- 创(7741)
- 科研(7613)
- 科技(7552)
- 创新(7363)
共检索到93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费太安
优化人口地区分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区域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实现共同富裕,也有利于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总体国家安全韧性。从大历史维度看,京杭大运河、重大水利工程、铁路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地区分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幸福生活为目标,在交通、水利、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规划实施一
关键词: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地区分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茹 盛昭瀚 李迁
结合现有理论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决策方案功能构成内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决策方案构成性功能、生成性功能及涌现性功能,提炼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决策方案功能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保护白海豚为例,分析决策方案的功能设计过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丁翔
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决策内涵,结合现有理论探索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前期决策中的相关决策主体及其职能,提炼出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前期决策为例,对按决策事项的属性、重要性与相关性等建立柔性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的必要性作出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书萍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复杂性的特点,提出管理主体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的适应性选择行为基本准则,论述了该准则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并从实际操作与执行力出发,设计了该准则的实施策略,为重大工程管理主体应对管理问题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书萍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复杂性的特点,提出管理主体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的适应性选择行为基本准则,论述了该准则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并从实际操作与执行力出发,设计了该准则的实施策略,为重大工程管理主体应对管理问题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以特许经营基础设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共部门,建设及服务提供方和私人投资方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利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三者在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的合作收益分配问题。计算了三种融资模式下各参与方的合作收益分配值,并对不同融资联盟模式对利益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融资联盟参与方实际承担的风险大于期望风险时,其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增加,如果小于期望风险则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减小。同时,在特许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当参与方的合作形式发生变化时,其各方所承担的实际风险会发生转移,从而影响联盟参与方的最终合作收益分配量。对于基础设施工程中融资联盟及参与方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方式的研究对解决基础设施工程管理中的合作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以特许经营基础设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共部门,建设及服务提供方和私人投资方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利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三者在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的合作收益分配问题。计算了三种融资模式下各参与方的合作收益分配值,并对不同融资联盟模式对利益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融资联盟参与方实际承担的风险大于期望风险时,其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增加,如果小于期望风险则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减小。同时,在特许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当参与方的合作形式发生变化时,其各方所承担的实际风险会发生转移,从而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骆许蓓
西部地区发展对中国经济均衡增长作用重大 ,本文应用静态比较均衡模型 ,着重讨论“需求拉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 ,定义“国内调整需求”为贸易伙伴省份“进口需求”的加权总和 ,论证其作为市场接近性 (Marketaccessibility)衡量标准的优越性 ;然后 ,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强调基础设施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增加伙伴省份需求对本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阐明改善交通运输枢纽省份基础设施对增加内陆地区市场接近性的重要作用。模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如Fujita等的经济中心浮现理论 (Emergenceofeconomiccenters)所预言 ,改善中部交通运输枢纽省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海远
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出现了能否以投资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方向性争议,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创造性作用非常重要。基于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探讨了基础设施促进居民创业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分析了涉及重大宏观投资问题的微观基础,指出了未来基础设施的主攻方向和投资重点。本文发现,无论是按工程类还是按服务性质划分,社区基础设施都具有很大的正向外部性,使得居民创业比例显著提升,并且城市中心地区、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良好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便利了居民生产生活,促进了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通效率,改善了居民主观预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低的创业门槛,从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居民创业概率。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背景下,仍然要肯定"稳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社区基础设施投资在结构转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选择城市中心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为投资重点,注重对高技能居民的创业政策引导,以提升基础设施带来的创业回报,并实现经济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菁 徐英杰
基于中国1997—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不同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差距的作用。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配置差异显著影响着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的分布;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该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缩小了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发展差异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约束效应不同。鉴于此,政府应依据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禀赋差异制定差异化政策,并重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房地产开发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一个个"新城区",化解高库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克中 陶东杰
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引发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新经济地理学称之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本文以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1-201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证实了高铁的"虹吸效应",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首先,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途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其次,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越近的地级市受到高铁开通的负向影响越大;第三,高铁的"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分布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磊 梁佳欣 陆亚楠 张钟文
文章建立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测算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呼包鄂榆、兰西和哈长十大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水平;运用区域差异总系数分析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的区域差异程度与来源;采用Kernel密度估计、空间Markov链方法分析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的分布延展性与极化现象,并描述在时间、空间滞后作用下的动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基础设施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呈下降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基础设施水平分布呈现不同的极化现象与趋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邻域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向上转移具有非同步、差异化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群 基础设施水平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杨晨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基础设施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门俐俐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制约的。我国国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造成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很不平衡,这是形成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特点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