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4)
2023(8365)
2022(7010)
2021(6966)
2020(5772)
2019(14139)
2018(14806)
2017(27079)
2016(15244)
2015(17367)
2014(17767)
2013(17104)
2012(15103)
2011(13524)
2010(13958)
2009(12915)
2008(13043)
2007(11650)
2006(10579)
2005(9605)
作者
(40924)
(33728)
(33305)
(32064)
(21648)
(16146)
(15491)
(12931)
(12928)
(12404)
(11710)
(11398)
(11071)
(10850)
(10328)
(10280)
(9978)
(9970)
(9814)
(9775)
(8491)
(8273)
(8136)
(7901)
(7721)
(7683)
(7511)
(7451)
(6911)
(6569)
学科
(53594)
经济(53526)
管理(49323)
(40845)
(37064)
企业(37064)
方法(24006)
数学(20344)
数学方法(19757)
(17157)
(15129)
(14908)
中国(14867)
业经(13167)
理论(12660)
地方(11636)
(10858)
财务(10800)
财务管理(10760)
(10483)
(10238)
企业财务(10040)
(9828)
银行(9823)
农业(9322)
(9216)
(9191)
教学(9175)
(8911)
(8866)
机构
学院(198371)
大学(196704)
管理(77386)
(70903)
经济(68741)
理学(63585)
理学院(62818)
研究(62665)
管理学(61370)
管理学院(60945)
中国(52233)
(44077)
(38856)
科学(38315)
(34328)
(31396)
中心(30416)
(28532)
(28361)
师范(28300)
北京(28148)
财经(28068)
(27695)
研究所(27673)
业大(26685)
(25148)
技术(24427)
(23223)
(22594)
师范大学(22457)
基金
项目(121212)
科学(94215)
研究(93167)
基金(83684)
(71624)
国家(70951)
科学基金(61343)
社会(54484)
社会科(51312)
社会科学(51295)
(49495)
教育(45749)
基金项目(43487)
编号(41264)
(41097)
自然(40022)
自然科(39024)
自然科学(39017)
自然科学基金(38280)
资助(35594)
成果(34875)
课题(29500)
重点(27101)
(25835)
(25198)
(24927)
项目编号(24737)
(24572)
大学(23389)
(23313)
期刊
(90438)
经济(90438)
研究(63014)
中国(50823)
(34788)
教育(34771)
管理(33358)
学报(26322)
科学(25358)
(25224)
技术(22496)
大学(20846)
(20491)
金融(20491)
学学(18474)
农业(16313)
业经(15028)
图书(14090)
财经(13673)
经济研究(12709)
(11815)
财会(11001)
职业(10991)
(10814)
问题(10743)
会计(10185)
书馆(10081)
图书馆(10081)
统计(9995)
现代(9836)
共检索到324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明  段世年  李彩艳  
高校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是夯实现代大学制度基础的重要路径。要转变学校的职能,激活学院的潜能,提升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学院从"事务中心"转变为"办学主体",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近年来,为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发展,国内有些高校开始尝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探索。有高校提出了"以构建现代大学体系为目标、以二级管理为主体"的学校综合改革要求,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宏观上决策、学院实体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亚荣  李志明  唐宁  韩东平  韩景义  肖刚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高校传统集权式的内部管理体制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改革和构建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管理者们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2期中青年干部班部分成员,通过大量的访谈调查,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了校院两级管理中具体的分权动因和分权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两级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要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清明  
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许多高校都是按照“校本部机构改革为切入点、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和院系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调整为落脚点”的轨迹开始不断推进与深化的。但在推行改革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阻力,结果是改革成效不大,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笔者拟从校内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武  
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是以科室核算为基础,将综合目标管理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把工作量、质量、精神文明、经济收支4项指标构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实行两级核算、两级考核的办法,提高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深化医院改革,转换内部经营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俊文  段茹楠  张迎华  
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的需要,高校迫切需要进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文章着眼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分析,在明确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内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权变理论、管理幅度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并指出:权变理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理论基础;管理幅度理论为改革中的权力下放提供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则为改革中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俊文  段茹楠  张迎华  
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的需要,高校迫切需要进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文章着眼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分析,在明确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内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权变理论、管理幅度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并指出:权变理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理论基础;管理幅度理论为改革中的权力下放提供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则为改革中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改革初期的目标不明、学习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到20世纪80年代有人主张以日、德为师,再到20世纪90年代有人主张以美国模式为样板。苏联的解体衰落、美国的严重危机、中国的增长奇迹等三件大事的发生,使得中国人深刻认识到中国改革要建立的新体制即目标模式,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怀坤  吕江洪  
组织划小的价值不仅是组织结构创新,更是建立一种试错机制。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立足于通信网络工程咨询设计及总包服务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员工占60%,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近年来,公司通推行基于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员工激励体系,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天佐  周清明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应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作为前提与基本出发点。通过校院两级管理职权的调整,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措施,确立学院“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实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以促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蕾  徐小英  
为了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实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文章以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的意义为出发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级财务管理改革的实践为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指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研究对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向梅  
伴随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现代化高等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业界共识。鉴于高校自身特殊的组织结构特性——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维权力链条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高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颉  
完善校院管理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改革动因是激发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校院之间资源与政策的博弈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避免校院权责"零和博弈"的改革陷阱。上海交通大学在以往"院为实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院办校"改革,在目标-手段一致性、人性化制度设计和契约管理三原则下,开展了"院系综合预算"和"协议授权"两项改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校院协同治理体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降低管理重心、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西方国家大学校院两级运行的基本经验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由"纵向分权"走向"横向分权",学校层面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实行科层组织模式;基层学术组织层面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行学会组织模式。中国高校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由"横向分权"走向"纵向分权",在学校层面实施科层组织模式,在学院层面以学会组织模式为主、科层组织模式为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兰红  刘冬芳  
创新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职高专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校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以校院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校院一体化"发展,以满足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秀萍  陈玉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合理途径,是沟通校企联系、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制度设计。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探索出了一种"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一、融合"两种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