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8)
- 2023(3868)
- 2022(3113)
- 2021(3067)
- 2020(2707)
- 2019(6482)
- 2018(6674)
- 2017(12378)
- 2016(6982)
- 2015(8187)
- 2014(8205)
- 2013(7599)
- 2012(6700)
- 2011(5987)
- 2010(6363)
- 2009(5503)
- 2008(5342)
- 2007(4894)
- 2006(4165)
- 2005(3601)
- 学科
- 济(25990)
- 经济(25974)
- 管理(16671)
- 方法(15920)
- 业(15661)
- 数学(14803)
- 数学方法(14295)
- 企(13218)
- 企业(13218)
- 理论(7880)
- 教学(7059)
- 农(6548)
- 中国(6547)
- 教育(5729)
- 业经(4919)
- 学法(4702)
- 教学法(4702)
- 学(4572)
- 贸(4259)
- 贸易(4256)
- 技术(4166)
- 易(4154)
- 学理(4084)
- 学理论(4084)
- 农业(4001)
- 财(3970)
- 地方(3564)
- 和(3540)
- 研究(3519)
- 制(3495)
- 机构
- 学院(92744)
- 大学(91487)
- 管理(36412)
- 济(32740)
- 经济(31862)
- 理学(31438)
- 理学院(31135)
- 管理学(30109)
- 管理学院(29968)
- 研究(27660)
- 中国(20000)
- 京(19621)
- 科学(17609)
- 业大(14354)
- 江(14202)
- 农(13925)
- 财(13673)
- 所(13538)
- 技术(13383)
- 范(12821)
- 师范(12684)
- 中心(12640)
- 北京(12492)
- 研究所(12405)
- 州(11459)
- 工程(11108)
- 财经(11040)
- 农业(10861)
- 职业(10726)
- 院(10491)
- 基金
- 项目(63083)
- 科学(48870)
- 研究(46574)
- 基金(43107)
- 家(37427)
- 国家(37140)
- 科学基金(32225)
- 省(26690)
- 社会(26527)
- 社会科(25119)
- 社会科学(25111)
- 教育(25016)
- 划(22235)
- 基金项目(22028)
- 自然(21963)
- 自然科(21531)
- 自然科学(21527)
- 自然科学基金(21095)
- 编号(20560)
- 资助(19598)
- 成果(16024)
- 课题(15099)
- 重点(14585)
- 创(13553)
- 部(13399)
- 发(12677)
- 创新(12549)
- 年(12434)
- 大学(12340)
- 项目编号(12245)
共检索到13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惠敏 付萍
通过对目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选题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在充分考虑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要求和工程硕士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师生互动性的交流方式,以工程硕士生自己的项目为主线,即通过项目的大范围搜寻、排选、精炼出2~3个选题,并从中最后确定一个选题,贯穿整个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由此能较好地解决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项目 主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关键词:
课程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义伦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锋亮 马永红 付新宇
利用一项全国范围的工程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导学关系等维度分析了培养模式与工程硕士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培养过程中若能够做到"与业界的联系、促进协同培养"将显著提高工程硕士的就业概率与就业满意度。指出我国工程硕士生培养应该在多个环节注重与业界的联系,实现高校与业界的协同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德东 于爱国 陈雪梅 高振海 田文晶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军伟 刘静 吕勇 胡霞敏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模式同质化、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笔者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三双—三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价"的"三双"培养方法和以"校、地、企、院、际、内"为协同体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交叉"融合"的"三融"机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军海 江莹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目标辨识,在讨论传统培养环境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政府、大学和企业在培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文标 彭汉 杜娟 阮向前
通过分析企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自主创新的需求和为适应企业需求需要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需求的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
知识创新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CDIO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王卫华 刘勇波
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现实需求,架构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整体方案;分析了该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三类主体积极性不足两大瓶颈,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支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项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两类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较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培养机制 综合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涛 陆根书 柳一斌
以陕西省12所高校2012年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335名工程硕士生和872名工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者的成果和科研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受益较多,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分类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工程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中义 范玉青 燕丽
从“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论文选题及所存在问题”、“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合理性和有益性”、“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统筹培养方法及质量保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近几年进行工程硕士与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经验和基本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