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8)
- 2023(7743)
- 2022(6301)
- 2021(6276)
- 2020(5163)
- 2019(12045)
- 2018(12156)
- 2017(20912)
- 2016(12548)
- 2015(14444)
- 2014(14208)
- 2013(12864)
- 2012(11956)
- 2011(10735)
- 2010(11015)
- 2009(9498)
- 2008(9299)
- 2007(8701)
- 2006(7870)
- 2005(6832)
- 学科
- 济(33991)
- 经济(33960)
- 管理(24662)
- 教育(22142)
- 中国(18276)
- 业(16673)
- 企(12989)
- 企业(12989)
- 地方(12650)
- 理论(11249)
- 农(10799)
- 教学(10375)
- 方法(10113)
- 学(8976)
- 财(8705)
- 数学(8291)
- 数学方法(8096)
- 业经(7835)
- 制(7493)
- 农业(7159)
- 发(6739)
- 工作(6665)
- 研究(6454)
- 学校(6322)
- 贸(6018)
- 贸易(6007)
- 技术(5965)
- 银(5952)
- 银行(5949)
- 和(5837)
- 机构
- 大学(150327)
- 学院(143177)
- 研究(53068)
- 济(45215)
- 管理(44568)
- 经济(43692)
- 理学(36920)
- 理学院(36270)
- 京(35248)
- 管理学(35244)
- 中国(35030)
- 管理学院(34905)
- 教育(33745)
- 范(33742)
- 师范(33587)
- 科学(30770)
- 师范大学(27351)
- 江(25590)
- 所(25139)
- 财(24287)
- 中心(23945)
- 北京(23293)
- 研究所(22484)
- 技术(20746)
- 州(20662)
- 职业(20173)
- 院(20024)
- 农(18178)
- 业大(17675)
- 财经(17302)
- 基金
- 项目(90596)
- 研究(79809)
- 科学(71453)
- 基金(58056)
- 家(48117)
- 国家(47492)
- 教育(46217)
- 社会(44827)
- 社会科(41917)
- 社会科学(41902)
- 科学基金(40220)
- 省(38427)
- 编号(37470)
- 成果(35119)
- 划(33565)
- 课题(30222)
- 基金项目(30210)
- 年(26661)
- 自然(22887)
- 资助(22615)
- 项目编号(22476)
- 自然科(22281)
- 自然科学(22277)
- 规划(22155)
- 重点(21913)
- 自然科学基金(21838)
- 发(21298)
- 部(21114)
- 性(21031)
- 一(19375)
- 期刊
- 教育(63257)
- 研究(58289)
- 济(55968)
- 经济(55968)
- 中国(49189)
- 财(20107)
- 学报(18124)
- 技术(17763)
- 管理(16695)
- 农(16290)
- 职业(15987)
- 科学(15923)
- 大学(15859)
- 图书(14722)
- 融(12057)
- 金融(12057)
- 学学(11602)
- 农业(11282)
- 书馆(11191)
- 图书馆(11191)
- 技术教育(10109)
- 职业技术(10109)
- 职业技术教育(10109)
- 坛(10096)
- 论坛(10096)
- 发(9755)
- 高等(9744)
- 业经(8705)
- 经济研究(8571)
- 高等教育(8277)
共检索到249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兴
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质,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地方纺织类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跨学科教育共识未形成、跨学科教育资源不流通、跨学科抓手匮乏以及跨学科教育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应通过确立多元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优势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抓好课程、师资、平台三个关键,完善跨学科教育制度建设等举措,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焰新
跨学科教育(IDE)运用跨学科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成为我国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以环境类本科教学为例,在基于跨学科教育的一流本科教学建设进程中,应建立健全IDE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和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IDE一流本科教学建设规划与相关配套制度;科学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立足科教结合,设置专门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平台,推动IDE的全面落实;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合作的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乐传永 许日华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与地方高校密切相关。地方高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和学生规模上,还是从本科教育建设水平和支撑地方新产业发展需要上,都应重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围绕培养一流学术型人才和一流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办学面向的束缚,立足于学科专业建设特征进行合理选择。为适应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需要,地方高校应树立整体改造传统本科教育的大格局观,以"四新"建设重构学科专业建设布局,大力建设支撑一流本科教育的"金课"群,差异化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全方位供给一流本科教育实施的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地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使本科教育成为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让本科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敏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给民族高等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本科教育放在办学治校的核心地位去认识去推进,清醒认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质增效,打造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流本科教育,切实提升民族高校对国家战略需求的贡献度、支撑度和引领力。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高校 一流本科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薇 于伟 阮怀宁 郝晶晶 鞠平
本科教学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创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本科教学,培育行业一流人才,对攸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行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立足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行业,彰显特色,引领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特色+目标""特色+内涵""特色+举措"三大方面,研究分析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努力方向、建设内涵,并以河海大学为例提出特色举措,共同探寻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创建一流本科教学。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一流本科教学 特色一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教育部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冲击"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十分关注将"一流本科教育"等同于"一流大学本科教育"、重蹈"定量指标"陷阱、以己大众化之躯学人普及化之神等3个操作误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出发,兼顾办学定位,实施分类引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一流大学 教学质量 课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焰新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是"整体谋划、地学先行、分步推进",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全方位开放的协同教育转变。学校着力优化机制,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机制,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机制,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链接机制,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广林
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凝练为"九个坚持",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高校要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围绕"以本为本"落实本科教育中心地位,坚持四个理念:突出顶层设计引导的理念;树立办学教师为本的理念;坚持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强化与服务社会紧密融合的理念。农业高校要以深入推进内涵发展为着力点,注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培养融合。构建三大保障机制:以评价机制改革为核心,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本科教学;以优化管理服务为支撑,营造良好的教学育人软环境;以教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不断提升本科教育硬件环境。创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
关键词:
习近平教育思想 农业高校 本科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本文集中讨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解决的三方面问题。首先,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提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三项原则;其次,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予以资源保障的建设重点,包括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度和平台;第三,分析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和达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洪晓楠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支撑,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目的,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是互依共生、互促共进的生态共同体。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之间的应然关系,在实然层面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理解、尊重与实践。实际上,在推进与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二者疏离的现象依然存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耦合整生,是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理想目标的基础。为此,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深刻把握学科、课程、专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本科教育 学科 课程 专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流本科教育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却语焉不详。廓清一流本科教育内涵,认准其基本特征,找对建设路径,是一流本科教育探讨的必然选择。经过逻辑的和现实的分析发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高水平的教学,基本特征表现在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具有研究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根本路径在于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和成长的共同体,而突破点则是教师考核政策变革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
一流本科教育 内涵 特征 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万里 易自力
从一流本科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解析进行探讨,结合一流本科与"双一流"的内在联系,提出全面优化本科教育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深度激活教育者潜心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着力创新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析构建保障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体系,探析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统建
新工科视域下的林业院校正面临着一场持续、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治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了当前国内林业院校本科教育遭遇的现实困境;根据新工科提倡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和新方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林业院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总体思路。借鉴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提出"新林科"概念,从专业结构交叉融合、课程新体系构造和实验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工科 林业院校 一流本科教育 新林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拥有优秀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果、国际声誉和一流服务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纵观国外一流大学,不论是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的学院,还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学;不论是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还是国际有影响的公立大学;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一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放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