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8)
- 2023(10486)
- 2022(9139)
- 2021(8654)
- 2020(7280)
- 2019(17170)
- 2018(17070)
- 2017(33356)
- 2016(18356)
- 2015(20983)
- 2014(21524)
- 2013(21224)
- 2012(20241)
- 2011(18512)
- 2010(19219)
- 2009(17876)
- 2008(18404)
- 2007(17231)
- 2006(15194)
- 2005(14069)
- 学科
- 济(77358)
- 经济(77277)
- 管理(55698)
- 业(55488)
- 企(46561)
- 企业(46561)
- 方法(33410)
- 数学(27903)
- 数学方法(27546)
- 农(22701)
- 财(21828)
- 中国(20515)
- 制(18344)
- 贸(17234)
- 贸易(17228)
- 业经(17137)
- 易(16724)
- 学(16106)
- 地方(16006)
- 农业(14701)
- 理论(14635)
- 策(14291)
- 银(13439)
- 银行(13413)
- 和(13070)
- 务(12907)
- 财务(12861)
- 财务管理(12820)
- 行(12785)
- 融(12252)
- 机构
- 学院(272989)
- 大学(271488)
- 济(114189)
- 经济(111523)
- 管理(103765)
- 研究(93143)
- 理学(87581)
- 理学院(86591)
- 管理学(85196)
- 管理学院(84642)
- 中国(72482)
- 京(57936)
- 财(55990)
- 科学(54753)
- 所(48440)
- 农(44665)
- 江(44582)
- 研究所(43124)
- 中心(43116)
- 财经(42952)
- 经(38618)
- 北京(37273)
- 业大(37224)
- 范(36274)
- 师范(35963)
- 州(35494)
- 农业(34951)
- 经济学(34146)
- 院(33227)
- 财经大学(31346)
- 基金
- 项目(164721)
- 科学(128363)
- 研究(124615)
- 基金(116648)
- 家(100009)
- 国家(99113)
- 科学基金(84254)
- 社会(76070)
- 社会科(71970)
- 社会科学(71949)
- 省(64800)
- 基金项目(60761)
- 教育(58528)
- 划(54423)
- 编号(53699)
- 自然(53420)
- 自然科(52112)
- 自然科学(52095)
- 自然科学基金(51208)
- 资助(49318)
- 成果(45504)
- 课题(37351)
- 重点(37047)
- 部(37040)
- 发(36069)
- 创(34033)
- 性(32644)
- 项目编号(32171)
- 教育部(31799)
- 创新(31606)
- 期刊
- 济(136226)
- 经济(136226)
- 研究(85756)
- 中国(56741)
- 财(45147)
- 农(40636)
- 管理(39724)
- 学报(38223)
- 科学(35998)
- 教育(33824)
- 大学(28862)
- 融(28663)
- 金融(28663)
- 农业(26824)
- 学学(26669)
- 技术(24821)
- 业经(22704)
- 经济研究(21576)
- 财经(21468)
- 经(18514)
- 问题(17845)
- 贸(16439)
- 业(15107)
- 图书(14754)
- 国际(14447)
- 技术经济(14212)
- 商业(14035)
- 理论(13488)
- 现代(12876)
- 世界(12811)
共检索到42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云建 周开拓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实践现状,在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情感迁移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的基础上,构建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此强势品牌建立模式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此强势品牌建设的三阶段,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诚 谷留锋
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但对于本土品牌的处理方式却呈现多样性与各个时期的差异性。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控制当地品牌后的处置方式选择主要决定于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定位的差异性、跨国公司对本土品牌的控制程度。本土品牌的处置方式在各个时期的倾向性变化是由我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相应的战略变化相互作用引起的。
关键词:
品牌策略 古诺均衡 跨国公司 并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忠 张超 王耀中
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小,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时,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小,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联合经营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大,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东道国品牌,而单独经营自有品牌。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大,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小时,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自有品牌,而单独经营东道国品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纲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并购整合 品牌 品牌收购 品牌租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锐 陶岚
自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民族品牌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及其动态变化。以往研究较少涉及解决此认知失调的动态品牌战略研究。因而,本文从"弱并强"后的动态视角出发,围绕如何长期有效减轻该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和CBBE理论,运用动态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深入剖析并购后动态品牌战略。有趣的发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并后品牌的名称变化(品牌要素战略)和价格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一起减少该认知失调的作用会随时间增强,但相对于其名称变化,价格变化更能减少该认知失调。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
弱并强 民族品牌 并后品牌战略 动态视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锐 陶岚 汪涛 周南
2009年,中国民族品牌借全球金融危机之机,为加快其全球化的步伐,花费重金并购国外强势品牌。然而,"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同时,国内外现有研究针对改善该认知失调的品牌战略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和顾客品牌资产(CBBE)理论,从弱势品牌视角出发,围绕如何有效减轻"蛇吞象"后消费者的认知失调,运用焦点小组、个人访谈、实验和LME模型,最终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品牌要素战略(名称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价格维持或降低)以及次级联想杠杆战略(原产地保留或去除)都对并后品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消费者认知失调的改善机制,即品牌契合度在减轻消费者失调的...
关键词:
民族品牌 品牌战略 认知失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忠 陈增祥 司马博
本文以中国企业并购海外知名品牌为背景探讨并购后品牌重置策略(联合品牌VS单品牌)、新产品定价(高VS低)以及产品产地形象(正面VS负面)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新产品采用联合品牌命名策略(并购品牌—被并购品牌),在没有明确的产品产地信息条件下,新产品的价格越低,评价越高;如果明确告知产品产地来自形象佳的地区(如美国),则新产品定价越高,评价就越好。另一方面,如果新产品采用单品牌命名策略(原有中国品牌),则不管是否有产地信息以及产地形象如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评价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中等评价)。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品牌重置策略 价格 原产地形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锐 陶岚
中国民族品牌利用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却造成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知失调。本研究从以往较少探讨的跨文化背景出发,围绕如何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CBBE和跨文化相关理论,运用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寻求中美两种文化类型下民族品牌并购后的有效品牌战略和作用路径。有趣的发现是:对于中、美消费者,单一品牌、维持价格和原产地等保持"原汁原味"的并后品牌战略效果最好,而且这种战略在中国消费者效果更好;另外,在作用路径上品牌契合度在并后品牌战略和品牌绩效间都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裘晓东
在国家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并购手段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中国企业推进经营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但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品牌如何扩张,是多品牌运作还是维续单一品牌?如何实施有效的品牌延伸?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这些对于企业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经营资产、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扩张,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敏
当前,品牌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将直接经受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企业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主要通过企业开发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品牌忠诚、将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产品不断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创造强势品牌,从而保证企业经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品牌经营 强势品牌 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岚 袁进东
随着中国家具企业在国际家具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已然成为家具生产大国。许多国内企业在缩小制造技术水平差距的同时,却忽视了同等重要的品牌建设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中国家具企业继续发展壮大、迈向国际成为家具品牌大国的进程。本文从国内家具品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切入,综合分析强势品牌构建的基础因素,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路径,以投入服务、注入文化、有效积累等方法来寻求家具企业强势品牌之路。
关键词:
家具产业 强势品牌 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荣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品牌关系差异性的豪泰林(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并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强势品牌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降低不同品牌之间的替代性,每个品牌对忠实于自己的顾客的垄断力加强,品牌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每个品牌的最优价格更接近于垄断价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娟 周丽颖
儿童商品品牌的命名大多是对强势语言模因的模仿,主要是对强势语音模因和强势词汇模因的显性模仿,以及对强势文化心理模因的隐性模仿。对强势语言模因的模仿使儿童商品品牌迅速获得消费主体的接受并得以广泛流传,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盲目地模仿也会造成品牌文化内涵缺失及山寨品牌泛滥。
关键词:
儿童商品品牌 强势模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思
近年来,以获取国际化品牌资源为主要目标的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新动向。如何将并购品牌与企业现有品牌进行有机整合,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必须首先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品牌资源并购与整合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品牌资源并购与整合的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品牌资源 整合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诗康
构造跨国并购品牌整合模式的风险灰色关联测度模型,判断各种品牌整合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得出最优的品牌整合模式,并通过实例说明测度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