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1)
2023(3097)
2022(2763)
2021(2484)
2020(2095)
2019(5057)
2018(5031)
2017(9780)
2016(4886)
2015(5511)
2014(5212)
2013(5127)
2012(4598)
2011(4041)
2010(3686)
2009(3273)
2008(3026)
2007(2465)
2006(2127)
2005(1734)
作者
(12645)
(10785)
(10623)
(9834)
(6628)
(5216)
(4856)
(4050)
(4017)
(3782)
(3646)
(3457)
(3369)
(3268)
(3127)
(3098)
(3053)
(3042)
(3006)
(2994)
(2568)
(2488)
(2460)
(2362)
(2341)
(2340)
(2282)
(2265)
(2171)
(2158)
学科
(19498)
经济(19483)
管理(13887)
(13120)
(9891)
企业(9891)
方法(7968)
数学(7351)
数学方法(7299)
(7233)
地方(6152)
业经(5218)
(4415)
农业(4187)
(4130)
贸易(4128)
中国(3954)
(3762)
(3738)
环境(3557)
(3281)
(2951)
(2895)
财务(2893)
财务管理(2892)
技术(2847)
(2635)
供销(2625)
(2548)
地方经济(2532)
机构
学院(63386)
大学(60448)
管理(24682)
(23639)
经济(23127)
理学(21633)
理学院(21379)
管理学(21079)
管理学院(20968)
研究(18436)
中国(14056)
(13058)
科学(12077)
(11870)
业大(10709)
(10266)
农业(9559)
中心(9462)
(9293)
(8552)
师范(8492)
(8421)
财经(8359)
(7926)
研究所(7737)
北京(7681)
(7432)
经济管理(7097)
(6922)
农业大学(6896)
基金
项目(45763)
科学(35905)
研究(33842)
基金(32201)
(27626)
国家(27390)
科学基金(24000)
社会(21185)
社会科(20056)
社会科学(20047)
(19832)
基金项目(18275)
自然(15971)
(15806)
自然科(15571)
自然科学(15568)
自然科学基金(15295)
教育(14982)
编号(14369)
资助(12316)
(10419)
成果(9972)
(9920)
重点(9886)
课题(9527)
(9366)
创新(9299)
科研(8704)
计划(8583)
大学(8386)
期刊
(28184)
经济(28184)
研究(18860)
中国(11235)
(10532)
学报(9143)
科学(8363)
业经(8276)
(8058)
管理(7583)
农业(7483)
大学(6701)
经济研究(6486)
商业(6245)
学学(6227)
技术(5510)
教育(5297)
商业经济(4940)
资源(4460)
(4254)
(4130)
金融(4130)
(3486)
问题(3464)
图书(3310)
财经(3266)
(3186)
财会(2868)
(2827)
现代(2818)
共检索到8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娜  
大型连锁超市正在成为生鲜蔬菜的重要零售终端,商务部力推"农超对接"模式,希望借以解决蔬菜流通环节过多问题,然而实践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以大型连锁超市为零售终端的渠道效率进行了分析及评价,认为此类渠道多处于非数据包络模型有效的状态;在大型连锁超市从批发市场组织生鲜蔬菜货源的情况下,供货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超对接"模式的相对效率较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娜  刘东英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由石家庄市场上销售的、产自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叶菜的11种基本流通渠道模式的27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效率比较与评价,从实证结果看,流通环节多少及流通渠道长短与流通渠道效率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只关注交易成本的渠道创新还不够,还需充分考虑渠道组织成本、渠道流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连英  郭锦墉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验证了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对零售商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影响。结果显示,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会影响零售商在双方渠道关系中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与相互依赖对零售商合作绩效的影响存在不同;与假设并不完全相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对于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蔬菜流通渠道零批相互依赖越大将越不利于零售商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连英  郭锦墉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验证了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对零售商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影响。结果显示,蔬菜流通渠道零批信任与承诺会影响零售商在双方渠道关系中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合作绩效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与相互依赖对零售商合作绩效的影响存在不同;与假设并不完全相同,蔬菜流通渠道零批合作对于合作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蔬菜流通渠道零批相互依赖越大将越不利于零售商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娜  张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市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重要场所。文章利用对山东省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四市51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零售终端的净距离及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偏好程度对消费者零售终端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认为蔬菜的三种零售终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将长期并存,在对农产品零售终端进行布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经济距离的合理性,同时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升级改造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应友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生鲜蔬菜的供求不断出现变化,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了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影响。通常来讲生鲜蔬菜主要的销售路径是从蔬菜的产地经过不断转移之后向市场销售,在蔬菜销售过程中可以通过销售了来获得一定的利润。从目前的生鲜蔬菜的销售情况来看,其生鲜蔬菜整个市场依旧存在问题,对此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便保证我国生鲜蔬菜的销售平稳进行。基于此,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对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度量及提升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王娜  赵爽  
本文比较了我国城市生鲜蔬菜流通的四种模式及其优缺点,总结了消费者蔬菜消费的6种行为和5种特征,阐释了居民消费行为影响蔬菜零售终端的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烟台市的调查,运用三元Logit模型分析了城市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蔬菜消费行为一方面表现出多元化态势,另一方面表现出升级化趋势。为节约交易机会成本、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根据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出的质量偏好型、环境友好型、复合购买型、方便快捷型等趋势,应该优化生鲜蔬菜零售终端布局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洁  
菜价上涨成为推高CPI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存在源头收购价格低而末端销售价格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现象,菜价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及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当前我国近郊蔬菜生产日渐萎缩,长途贩运拉长了供应链,加之生鲜蔬菜易腐烂、生命周期短等自然属性,过多的流通环节造成层层加价。基于以上分析,从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超对接、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兴建农产品交易公共设施这几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闯  夏春玉  梁守砚  
本文针对农产品交易关系研究中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主要分析范式而忽视了交易关系中社会关系要素的作用这一问题,将关系交换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和组织间交易关系的治理理论引入农产品交易关系的研究,在建立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跨案例研究,考察了交易关系的类型、治理机制及其对交易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交易关系基本属于关系交换,并且其治理机制以由两种或更多种治理机制构成的复合治理机制为主。在众多治理机制中,根植于农村社会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关系治理机制在各种类型的交易关系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理机制,这种机制为交易关系提供了内在的稳定机制,从而有利于交易绩效的提升。在交易关系发展的不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杰  
中国的蔬菜流通渠道环节多、费用高,饱受诟病。为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合作社门店等直供直销"短渠道"模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对批发市场收费做出限制性规定。在此背景下,有些批发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他们在外部利润的吸引下,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优势构建了蔬菜流通新渠道。本文介绍这种渠道模式并探求渠道创新的动因,比较新渠道与原有渠道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晓飞  
蔬菜的生产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的比值关系,但流通过程中的利润大部分被批发商和零售商所占有,菜农仅获取较少利润,利益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因此,为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收益,应构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菜农和流通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健全菜农利益保护机制,大力发展蔬菜合作组织,提高蔬菜流通链的信息化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蕾  
随着零售品牌商品的日臻成熟,零售商更为注重商品流通渠道问题,旨在降低流通成本,进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由于零售品牌商品在开发程度、商品构成、商品规模上都不同于零售企业中的其他商品,所以需要结合零售品牌自身发展特性,科学选择客观可行的零售品牌流通渠道。本文通过分析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发展散乱无序、规模性不强、流通渠道速率偏低、对新阶段的竞争性认识度不够、行为具有滞后性、电子化发展速率较慢、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整合与优化路径,即零售品牌商品需要大力推动电子化的流通渠道,需要开拓战略联盟的流通渠道,需要把握供应链功能置换的发展契机,需要将流通渠道的变革提升到战略高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连英  郑鹏  
本文基于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建立了蔬菜营销渠道合作模型,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渠道信任通过其对渠道合作两种主要威胁的影响来支持合作,即贪心和害怕。研究还发现,蔬菜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才是合作的先决条件,蔬菜营销渠道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优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研究"课题组  任兴洲  邵挺  
我国地域辽阔且小农经济的存在使得蔬菜产地较为分散,这催生了蔬菜的多种零售模式。本文从分析我国蔬菜各种零售模式出发,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进一步优化蔬菜零售,稳定蔬菜销售价格,切实保障民生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东英  梁佳  
本文对河北省乐亭县生鲜蔬菜物流系统中三种典型的物流链进行了分析,认为依托于批发市场的随机型物流链,在物流主体具有明显的低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综合能力的特征情况下,是一种具有交易效率的物流组织形式。但是,随着物流增值空间在消费市场的打开,具有现代物流综合能力的物流链形式会被创新并发展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