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
2023(227)
2022(213)
2021(217)
2020(181)
2019(445)
2018(430)
2017(837)
2016(409)
2015(451)
2014(447)
2013(422)
2012(382)
2011(350)
2010(322)
2009(246)
2008(222)
2007(173)
2006(152)
2005(106)
作者
(1092)
(952)
(911)
(859)
(546)
(469)
(416)
(388)
(345)
(328)
(320)
(308)
(292)
(290)
(277)
(276)
(264)
(264)
(251)
(248)
(247)
(220)
(217)
(208)
(208)
(201)
(201)
(196)
(192)
(190)
学科
(1453)
经济(1451)
管理(1056)
(819)
方法(604)
(592)
企业(592)
(567)
地方(534)
数学(533)
数学方法(530)
业经(383)
农业(378)
环境(348)
(324)
贸易(324)
(310)
(293)
资源(278)
生态(270)
电子(260)
(255)
技术(251)
网上(241)
网上贸易(241)
理论(227)
中国(224)
土地(224)
城市(205)
(201)
机构
学院(5277)
大学(5169)
管理(2359)
理学(2067)
理学院(2040)
管理学(2022)
管理学院(2011)
(1815)
经济(1776)
研究(1575)
中国(1197)
(1180)
科学(1158)
业大(1006)
(1005)
中心(849)
(830)
农业(827)
师范(827)
(790)
(688)
经济管理(678)
师范大学(659)
研究所(652)
北京(637)
(635)
农业大学(630)
(624)
资源(590)
(589)
基金
项目(4203)
科学(3397)
研究(3223)
基金(2952)
(2507)
国家(2489)
科学基金(2241)
社会(1845)
(1792)
基金项目(1759)
社会科(1754)
社会科学(1754)
自然(1503)
编号(1472)
自然科(1470)
自然科学(1469)
(1446)
自然科学基金(1436)
教育(1300)
成果(1019)
资助(976)
(905)
(864)
重点(855)
课题(846)
(843)
项目编号(833)
科研(811)
创新(805)
计划(771)
期刊
(2011)
经济(2011)
研究(1192)
中国(925)
(734)
资源(704)
科学(684)
管理(613)
学报(593)
农业(556)
技术(496)
业经(489)
教育(477)
(462)
图书(438)
大学(395)
情报(395)
(373)
学学(354)
(337)
科技(324)
理论(284)
实践(280)
(280)
问题(265)
书馆(251)
图书馆(251)
商业(247)
经济研究(244)
生态(238)
共检索到6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桂菊  陈国威  王少康  华天涓  王冠  盛军利  徐华珠  黄杰  
本项目对以大型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形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探讨以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的可行性。采用消费者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与宣教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宣教后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大为提高,消费者提高自身相关知识的意愿也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良好卫生行为得到强化。可见,以超市为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形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鸣  李亚婷  
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表明,能够依法获得全部赔偿或部分赔偿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物理性污染事件、过期食品事件和生物性污染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而化学性污染事件投诉相对较少。超市食品消费者诉求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消费者身份的认定、赔偿的前提与计价依据、超市行为过错性认定等方面。因此,食品消费者赔偿制度应该从制度法规释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价依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追溯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霍丽玥  彭晓佳  
由于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 ,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变为实际购买。理论表明 ,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本文根据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进行的分层抽样调查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项目交叉分析方法 ,在把握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状况 ,测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购买意愿的基础上 ,验证了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海燕  
近年来不断爆发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存在普遍的担忧。从消费者角度探讨食品安全的需求特征,剖析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是对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种探索。文章讨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偏好的差异性和风险认知过程与规避,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特征,并借助Logistic模型论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收入、学历、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习惯等。因此文章提出强化消费者食品安全支付意识,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并培养消费者更好的食品安全消费习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了解与信任等,将有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胜  
信息公开是缩小食品安全信息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偏差的前提条件,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是提升食品安全现状的根本保障。为此,政府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及信息渠道的畅通,其次要通过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鼓励企业的诚信行为,最后通过鼓励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非政府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黄圣男  
本文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研究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个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程度和消费信心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消费者因"问题奶粉"事件而遭受最大打击,其消费信心恢复明显慢于非事故地的北京和天津。研究还发现,消费者个体特征、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消费信心的恢复有显著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本文以2008年我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行为恢复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采用Heck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对河北省消费者在事件发生一年后的奶粉购买恢复和液态奶购买恢复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阶段性因素——消费者的知识了解、风险态度以及对信息主体和信息途径信任程度,均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因此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的目标在于加强消费者知识了解、促进消费者信息信任从而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以保证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能够尽快地恢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培堽  殷志扬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有些事件形成了消费者恐慌心理,并造成广泛传播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基于Arrow和Pratt的风险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的概念性模型。模型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不仅受风险知觉、而且亦受风险偏好,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风险偏好在理解和预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苏州市消费者在瘦肉精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的猪肉消费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概念性模型。这个结果对处理食品安全危机有着重要的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世久  陈默  徐迎军  
以有机番茄为例,引入BDM机制拍卖实验研究了食品安全标识的消费者偏好,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对相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加贴欧盟有机标识的番茄的出价远高于加贴中国有机标识的番茄,与同时加贴中欧两种标识番茄的出价相差不大;不同个体特征消费者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与有机知识对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环境意识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政府认证制度安排与厂商战略决策应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认证标识的偏好倾向,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马仁磊  王二朋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后伴随着消费者对问题食品购买的恢复,其风险感知逐步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着眼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以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认知偏差和消费者决策慎重程度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全文的分析框架。基于南京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影响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政府信任水平、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肇中  张红凤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食品安全规制迫切需要加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检验食品安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消费者营养健康视角出发,采用CHNS数据,基于反映政策冲击影响的倍差法,并结合通过样本筛选控制协变量影响因素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食品安全规制对乳制品消费量、消费者营养健康的影响,对规制的间接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规制的不断加强使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得到恢复,促进了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并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但总体而言,规制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恰恰说明政府单一主体的食品安全规制绩效较低,因此构建食品安全规制的多主体合作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尹世久  吴林海  徐迎军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安全食品市场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基于广州等城市获取的调研数据,以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与评价为出发点,利用多重选择综合评价指数量化测度消费者购买或拒购安全食品的动因,并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的效用评价。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安全、环保等属性是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动因,而价格过高与信任缺失则是拒购的关键原因,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效用评价远低于绿色食品与常规食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应恒  彭晓佳  
本文以江苏省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假想价值评估法,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低残留青菜为例)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残留青菜中食品安全的平均支付意愿达到了2.68元/斤,其价格溢出为335%。其中,大城市南京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为2.42元/斤,中小城市扬州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2.77元/斤。此外,本文还就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蓓   张雅竹   朱吉婵  
探讨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形成机理并科学引导,对推动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别于以往单一维度的研究,从风险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构建的二重性出发,以跨境电商为研究情境探讨食品安全风险场域(风险伤害与风险交流)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食品安全风险场域显著影响消费者风险感知,相较于风险伤害,风险交流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在女性群体和含低龄人口或高龄人口的家庭中更为显著。食品安全关注度在风险场域影响消费者风险感知的路径中发挥“遮掩效应”;平台情境在风险场域与食品安全关注度的因果关系间起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微观经济调查数据的分层现象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实证模型的系数估计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消费者关于月饼添加剂安全性的支付意愿研究为例,利用北京市25个超市中的396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导入分层模型,分离了超市因素和顾客因素,验证了在微观实证研究中应用分层模型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