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9)
2023(4755)
2022(3889)
2021(3650)
2020(2910)
2019(6559)
2018(6511)
2017(12049)
2016(6472)
2015(7244)
2014(7109)
2013(7086)
2012(6741)
2011(6005)
2010(6483)
2009(6330)
2008(4895)
2007(4118)
2006(3599)
2005(3194)
作者
(18445)
(15504)
(15212)
(14363)
(9618)
(7372)
(6853)
(5861)
(5847)
(5423)
(5245)
(5087)
(4961)
(4747)
(4710)
(4540)
(4501)
(4452)
(4437)
(4429)
(3890)
(3731)
(3689)
(3485)
(3421)
(3381)
(3373)
(3319)
(3065)
(3035)
学科
(25104)
经济(25086)
管理(20668)
(20270)
(16131)
企业(16131)
技术(11630)
方法(9132)
(8516)
数学(7907)
中国(7878)
数学方法(7752)
地方(7211)
农业(6268)
业经(6196)
技术管理(6192)
(5023)
金融(5021)
(4935)
(4781)
理论(4203)
(4102)
贸易(4097)
(3993)
环境(3993)
(3955)
(3860)
银行(3850)
(3735)
(3721)
机构
学院(88204)
大学(88108)
管理(33397)
(32828)
经济(31972)
研究(30433)
理学(28456)
理学院(28103)
管理学(27596)
管理学院(27432)
中国(22807)
科学(20064)
(19570)
(15047)
(14960)
中心(14695)
业大(14093)
(13987)
(13937)
研究所(13643)
(13482)
师范(13374)
北京(12191)
农业(11722)
技术(11580)
(11264)
(11242)
师范大学(10910)
财经(10825)
(9735)
基金
项目(61397)
科学(48001)
研究(46327)
基金(42632)
(37299)
国家(36953)
科学基金(31548)
社会(28236)
社会科(26734)
社会科学(26726)
(25344)
基金项目(23072)
教育(21085)
(20930)
自然(20181)
自然科(19686)
自然科学(19683)
编号(19514)
自然科学基金(19307)
资助(16576)
成果(15677)
(13840)
重点(13606)
(13516)
课题(13428)
(12998)
创新(12720)
项目编号(11660)
国家社会(11423)
科研(11256)
期刊
(38107)
经济(38107)
研究(26599)
中国(21912)
(13656)
科学(13544)
学报(13463)
教育(12985)
管理(12665)
技术(11753)
(11113)
大学(10491)
农业(9807)
学学(9520)
(6690)
金融(6690)
科技(6631)
图书(6311)
业经(6197)
技术经济(5956)
(5674)
论坛(5674)
(5579)
经济研究(5428)
资源(5098)
财经(4831)
问题(4813)
(4706)
(4517)
现代(4332)
共检索到13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崇洲  
通过学习,得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有适时新颖、简洁明晰、时代性、前瞻性、继承发展性等五个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龙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是经济工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国顺,袁晓苗  
误区之一:强调科技法调整方法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科技法作为法律的普遍性的要求和特点。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外在特征。我国现有的科技法律在强调调整方法主要是肯定、鼓励、倡导的同时,忽视了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例,30多条应为模式中只有2条有对应的违法后果,致使大多数应为模式得不到法律约束力的保障,对于应为模式不作为的行为得不到国家强制力的干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程丽华  
立足大局,把握大势,深刻认识新时期财政监督评价的新使命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深刻分析、积极应对当前财政监督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财政监督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财政监督评价,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基础和支柱作用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依法行使政府监督》一文中指出:"加强财政监督,不但可以保障财政资金的正确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而且可以发挥国民经济‘监测器’和‘警示器’的作用,及时分析和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政府制定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财政监督评价是财政的固有职能。通过强化财政监督评价,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保驾护航,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有标,吴金良,吴振兴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实施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医院应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新制度”,完善分配方式,增加积累;加强成本核算,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标准;严格财产物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医院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辰昕  于强  
行政改革是我国整个改革和发展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惟其如此,行政改革才能符合长期利益要求,真正获得成功。行政改革要依照以人为本、统筹协调、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行政机构、行政职能、行政制度和行政文化四个层面展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志刚  
新《土地管理法》的通过与公布,对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准确把握法律的基本内容是贯彻实施好法律的基本前提。因此《土地管理法》公布以后,我们立即组织土地管理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正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玉中 ,方腾高  
杨浚等172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27号议案——关于制定《科技进步法》的建议,引起科技界、法学界以及其它各界人士的极大重视和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科技进步法,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全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正在拟制中的我国科技进步法的法律原则作一初步探讨,希冀有助于这部法律的制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庞桢敬  薛澜  梁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至立  
为纪念建国60周年,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加快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0月26日在杭州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和国内部分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600余人出席了论坛,5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在论坛上做了专题演讲。30余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在专题论坛上交流了学术研究成果。论坛收到学术论文230余篇。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部分论坛主题报告,供读者参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关键是要结合我国国情,认真做好"协调"这个大文章。因为,"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当前我国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总钥匙。"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依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认真做好"五个统筹"工作,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