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8)
- 2023(15337)
- 2022(13362)
- 2021(12474)
- 2020(10471)
- 2019(23937)
- 2018(23638)
- 2017(44304)
- 2016(24536)
- 2015(27459)
- 2014(26822)
- 2013(26331)
- 2012(24299)
- 2011(21791)
- 2010(21701)
- 2009(19846)
- 2008(19077)
- 2007(16888)
- 2006(14814)
- 2005(12677)
- 学科
- 济(91102)
- 经济(90922)
- 管理(72694)
- 业(68049)
- 企(58796)
- 企业(58796)
- 方法(41502)
- 数学(34239)
- 数学方法(33751)
- 中国(26266)
- 农(25153)
- 财(23049)
- 业经(22699)
- 学(22230)
- 地方(20434)
- 技术(20388)
- 理论(18676)
- 和(17012)
- 农业(16964)
- 制(16205)
- 贸(14715)
- 贸易(14700)
- 环境(14600)
- 务(14546)
- 财务(14477)
- 财务管理(14448)
- 教育(14299)
- 易(14196)
- 划(13702)
- 企业财务(13659)
- 机构
- 大学(336728)
- 学院(333309)
- 管理(133501)
- 济(125117)
- 经济(122151)
- 理学(115779)
- 理学院(114420)
- 研究(113167)
- 管理学(112352)
- 管理学院(111769)
- 中国(82461)
- 科学(73494)
- 京(73226)
- 财(56988)
- 所(56769)
- 农(55767)
- 业大(52157)
- 研究所(51966)
- 中心(51174)
- 江(49614)
- 范(46490)
- 北京(46178)
- 师范(46018)
- 财经(45446)
- 农业(43745)
- 院(41923)
- 经(41251)
- 州(40389)
- 师范大学(37302)
- 技术(37039)
- 基金
- 项目(234173)
- 科学(183798)
- 研究(170897)
- 基金(167471)
- 家(146855)
- 国家(145568)
- 科学基金(124847)
- 社会(106572)
- 社会科(100115)
- 社会科学(100084)
- 省(93541)
- 基金项目(89509)
- 自然(82138)
- 自然科(80225)
- 自然科学(80201)
- 教育(78834)
- 自然科学基金(78769)
- 划(78636)
- 编号(70085)
- 资助(67881)
- 成果(56959)
- 重点(52578)
- 创(51814)
- 部(50420)
- 发(49868)
- 课题(48909)
- 创新(47688)
- 科研(44544)
- 项目编号(43317)
- 大学(43239)
- 期刊
- 济(137759)
- 经济(137759)
- 研究(98679)
- 中国(70233)
- 学报(56102)
- 科学(51600)
- 农(50009)
- 管理(49660)
- 教育(46112)
- 财(43373)
- 大学(42242)
- 学学(39020)
- 农业(35089)
- 技术(30289)
- 融(24453)
- 金融(24453)
- 业经(22813)
- 财经(21301)
- 经济研究(21148)
- 图书(20893)
- 业(19145)
- 科技(19083)
- 经(18198)
- 问题(17343)
- 技术经济(16623)
- 版(16040)
- 理论(15560)
- 资源(15183)
- 现代(14747)
- 实践(14372)
共检索到491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朱惠 潘雪莲 张野
文章对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内涵以及学术质量与学术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一些关于建设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苏新宁
鉴于学科创新力还没有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研究中,宏观层次创新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稀缺,应该深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瑞菁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关键词:
SSCI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高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洁琴 冯婷婷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张培 成颖 柯青
相较于期刊论文,对图书被引影响因素的探究不足。文章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图书和作者的特征对图书被引的影响。研究发现:书名长度、有无丛书项、所属学科、出版地和出版社等特征对图书被引有显著影响,有无英文书名的影响不显著;作者人数、机构类别、机构所在地、基金资助对图书被引存在显著影响;10个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的R2徘徊于0.2左右,显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书名是学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概括主旨、吸引读者等要务。本文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2844册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书名中有无标点符号、标号与点号、标点组合、符号的数量以及标题句式等特征对被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纯文字的书名,在书名中合理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提升图书的影响力;书名仅包含点号或者同时包含点号和标号的图书被引较高;未发现标点符号数量对图书被引的显著影响;带有冒号的标题能够增加图书的被引;顿号也可以让图书获得更高的引用;书名中仅包含书名号时,其被引较低;复合式标题的图书比非复合式标题的图书具有更高的被引。
关键词:
CBKCI 标点符号 图书被引 线性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朝宗
研究和建立科学、公正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是整治“学术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剖析当前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套责、权、利三者结合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关键词:
学术成果 评价机制 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雷淑义 吕先竞
[目的/意义]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秋茹 何贝 黄水清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呈现科学研究活动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学术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有利于学术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方法/过程]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完整、全面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从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出发,设置多级评价指标,并选取CBKCI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103本学术图书作为研究样本,收集相应的指标数据,采用CRITLC赋权法、TOPSIS法对103个样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和方法,考虑了科研学者、读者、图书本身等因素,较全面地反映出学术图书影响力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易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江峰 林立涛 刘畅 何洪旭 吴娜 沈思 王东波
[目的/意义] 探索不同社会科学学科间差异,支持学科建设、科技检索服务,进一步完善文献学科的分类体系。[方法/过程] 基于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和预训练语言模型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学科分类器,利用CSSCI目录中的20多个一级学科中近350万篇文献构成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利用Sentence-BERT输出摘要句子向量并进行层次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划分学科组,并计算模型对于不同学科组的分类性能以缓和学科交叉的影响;利用模糊准确性指标输出模型对每条记录输出的前N个高概率学科以弥补原有学科分类的局限性。[结果/结论] 在“摘要+标题”上使用深度预训练语言模型取得最佳性能;基于层次聚类所得的学科组进行的分类较单一学科性能有所提升;模型的模糊准确性在N=3时能够达到96%。[局限] 未考虑从全文文本上获取更丰富的文献学科特征进行自动分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培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在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从作者视角开展了跨学科性对被引的影响研究。考虑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本文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构建数据集。为控制论文质量,本文仅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各学科一流期刊的来源论文。论文分别利用作者专业度和投票向量的欧氏距离量化独著与合著论文的作者跨学科性,同时辅之以跨学科数以完善跨学科性的测量。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跨学科性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引;对独著论文来说,采用两种测度方法的作者跨学科性对论文被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合著论文而言,采用欧氏距离的测度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跨学科数视角则发现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形。此外,研究还发现作者数、学科以及论文质量对二者间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专业度 欧氏距离 投票向量 跨学科数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华锋 袁勤俭
[目的/意义]新媒体背景下,对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为准确把握并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相关性、学者机构国际影响力评价和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存在“利用复杂网络和补充计量学方法对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的应用性研究较少”,“关于我国主办的社会科学领域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以及中文期刊被外文期刊引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等问题。引入反映社会影响力的补充计量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学术成果 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东刚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雄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乐增
学位在德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高等学校人文及社会科学学科中实行两级学位制,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联邦德国,人文及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位制与理工学科的学位制一样,由博士和硕士两级学位组成。这里要指出的是,在人文及社会科学学科和理工学科中,德语“硕士”用的不是同一个词,前者为Magister,后者为Diplom。在中世纪Magister是作为有权在大学授课的一种资格,同时又是大学学位,与博士(Doctor)学位处于相同的等级。十六世纪开始,Magister只限于大学的艺术和哲学专业。此后,这一学位名称向博士转变。到十九世纪中期,称作Magister的这一学位在德国逐渐消失,只剩Doktor这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正慧 郑德俊
认为P指数在期刊绩效评价中体现了数量(被引次数C)与质量(平均被引率C/N)的平衡,应用P指数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以法学期刊和教育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P指数在不同学科期刊中与期刊载文量(N),被引次数(C),自被引率(SCR),5年影响因子(IF5)、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组合(EFS,AIS)等指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P指数简洁易计算,区分度好、支持动态变化排名、与多个关键评价指标相关性好,且在优秀学术期刊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