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4)
2023(5153)
2022(4267)
2021(4272)
2020(3509)
2019(8296)
2018(8467)
2017(15088)
2016(8627)
2015(9542)
2014(9499)
2013(9431)
2012(8633)
2011(7606)
2010(7802)
2009(7319)
2008(7684)
2007(6598)
2006(6096)
2005(5570)
作者
(24466)
(20500)
(20305)
(19737)
(13086)
(9870)
(9232)
(8005)
(7921)
(7457)
(7095)
(6976)
(6951)
(6865)
(6779)
(6306)
(6082)
(6066)
(6040)
(5827)
(5289)
(5191)
(4997)
(4860)
(4664)
(4661)
(4588)
(4573)
(4276)
(4247)
学科
(28533)
经济(28484)
管理(26139)
(23431)
(23065)
(20132)
企业(20132)
财政(13126)
(12784)
中国(10906)
方法(10558)
(10505)
(9427)
(9144)
财务(9138)
财务管理(9095)
(8979)
数学(8754)
企业财务(8711)
数学方法(8621)
体制(8005)
(7560)
业经(7210)
地方(7200)
(7050)
制度(7044)
(6945)
银行(6916)
(6520)
(6142)
机构
大学(112287)
学院(110358)
研究(45362)
(44242)
经济(43273)
管理(37890)
中国(35520)
(31702)
理学(31398)
理学院(31013)
管理学(30436)
管理学院(30247)
科学(28146)
(25421)
(24852)
(23007)
研究所(21968)
财经(19623)
中心(19566)
(19331)
农业(17973)
(17749)
(17281)
业大(17197)
北京(16695)
(16614)
(14452)
财经大学(14209)
师范(14203)
(14121)
基金
项目(68977)
科学(52728)
研究(49350)
基金(48693)
(44417)
国家(44011)
科学基金(35932)
社会(29759)
社会科(28051)
社会科学(28040)
(26857)
基金项目(24804)
自然(23612)
(23252)
教育(23137)
自然科(23046)
自然科学(23033)
自然科学基金(22610)
资助(20622)
编号(19627)
成果(17888)
重点(16417)
(15394)
课题(14983)
(14630)
(13996)
(13492)
科研(13488)
创新(13157)
计划(13139)
期刊
(55102)
经济(55102)
研究(41214)
中国(32597)
(30035)
学报(21692)
(20432)
科学(17927)
教育(16418)
大学(16287)
管理(16047)
学学(15170)
农业(13270)
(12730)
金融(12730)
财经(10742)
经济研究(9564)
(9292)
技术(8614)
(8394)
财政(8394)
会计(7734)
业经(7390)
(7357)
问题(6911)
财会(6325)
(6314)
(5877)
(5767)
业大(5550)
共检索到194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应接足地气,并具体落实到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要结合政府事权的内在属性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效果,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分类改革。1.下放政府事权,并将相应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转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转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坚卫  罗辉  
政府之间的事权如何界定,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十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包容性很强的表述,也是历来的提法。如何科学合理分配财力和事权,《决定》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制约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应由中央负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忠  黄霄雯  
2013年,四川省财政厅以专项转移支付为突破口,创新管理方式,采取"明确方向、额度下达、项目备案、绩效挂钩"的模式,进行了省级财政定向财力转移支付改革。所谓"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并非定义一种新的转移支付类型,实为综合考虑与协调各部门和基层政府等各方利益关系的前提下,于"专项"与"一般"之间的审慎过渡。此项改革既是对学界质疑当前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提倡并减专项资金的一种积极回应,其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宏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不仅为中央对地方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完善地方上下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样意义重大。多年来,围绕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模式,河北省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党的十八大要求相比,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化财税改革提出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这一表述是建立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形成的"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但具有更明确的要点、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对我国财税体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深化财税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形成了更清晰的要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总体模式的财政体制,是以"经济性分权"形成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在这一体制中,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合理而清晰地明确规定政府的事权即支出职责,以适应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继东  
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支出责任过重是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矛盾,而以政策性方式调整政府间事权和财力配置关系是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应按照法治化渠道统筹推进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划分以及财力配置的系统性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少强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刺激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但随着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资金分散、效率偏低、地方配套压力大、监督成本高,甚至催生腐败等。对此,有意见认为:应取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或是转化为一般性转移;还有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曙光  
本文基于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构建均衡系数,对我国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均等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财力差异,但地区间财力差距仍极大,且均等效果在2008年以后有所弱化;相对于省际差距,省内差距是地区财力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重点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建设;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东部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的效果和效率都是最高,专项转移支付均等效果也较强,但体制性补助和税收返还均等效率较低。最后,笔者围绕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结构和分配公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军  
财政分权"一体多面"的特征决定了分权改革是一项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相连结的"顶层设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20年的体制演进之路仅侧重收入一方,财权逐渐上收,事权大量下放,加之激励结构异化,导致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财权/财力与事权倒挂",严重制约基层政府的公共品供给能力,公共品供给"软硬失衡"与财政支出偏向问题十分突出,产生与经典财政分权理论相左的"分权困境"。事实证明,"财力之维"的体制演进弊端凸显,改革迫切需要新思维与新突破。纵观中国式财政分权所根植的政治经济环境,除"财力之维"外,未来的改革还要从政治、政府与公共品供给等维度进行多维审视与制度匹配,从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框架的构建作为基本前提,探讨了在此框架下各级政府事权的合理界定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财力初次分配——税种划分和更加注重公平的财力二次分配——转移支付,来实现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匹配,从而进一步理顺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关于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方式改革的讨论日益激烈。一般性转移支付侧重于"公平",具有财力均衡特点,但贯彻落实上级政府施政意图的功能较弱;专项转移支付侧重于"效率",可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存在项目设立过多、结构不尽合理、审批程序复杂、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如何扬长避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健全财政体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制保障,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现行财政体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丘祥  
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财力也常发生非正式转移配置。从总体来说,事权下移,财权有所上收,而财力则作不规则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困局。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项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财政平衡制度,在我国由于其法律规制的程度过低,其实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循序渐进,实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