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6869)
2022(5773)
2021(5194)
2020(4333)
2019(9751)
2018(9611)
2017(18960)
2016(9837)
2015(11184)
2014(11274)
2013(11135)
2012(10159)
2011(9587)
2010(10034)
2009(9311)
2008(8749)
2007(7764)
2006(7068)
2005(6446)
作者
(29031)
(24309)
(24259)
(23135)
(15536)
(11448)
(10967)
(9410)
(9236)
(8530)
(8442)
(8165)
(7851)
(7814)
(7592)
(7378)
(7274)
(6990)
(6810)
(6527)
(6193)
(5908)
(5874)
(5680)
(5505)
(5494)
(5224)
(4898)
(4897)
(4715)
学科
(72653)
经济(72618)
管理(26483)
方法(26118)
数学(24147)
数学方法(23668)
(21066)
地方(19345)
(16909)
企业(16909)
地方经济(13891)
中国(13342)
业经(11601)
(11436)
(11048)
环境(8946)
理论(7938)
经济学(7825)
农业(7692)
(7590)
金融(7589)
(7514)
(7425)
(7387)
贸易(7381)
(7379)
(7230)
(7017)
产业(6778)
(6474)
机构
学院(151953)
大学(149799)
(75037)
经济(73716)
管理(58021)
研究(53302)
理学(50122)
理学院(49545)
管理学(48446)
管理学院(48160)
中国(39796)
科学(31061)
(30915)
(29347)
(26579)
经济学(24637)
研究所(24109)
财经(23769)
中心(23281)
(22193)
经济学院(21784)
(21452)
北京(19599)
(19368)
师范(19238)
(19115)
(18756)
业大(18701)
(17681)
财经大学(17482)
基金
项目(99067)
科学(79310)
基金(72458)
研究(72227)
(62427)
国家(62019)
科学基金(54026)
社会(48452)
社会科(46178)
社会科学(46167)
(39147)
基金项目(37213)
自然(33549)
教育(33129)
自然科(32784)
自然科学(32779)
(32210)
自然科学基金(32137)
资助(30768)
编号(28363)
(23153)
重点(22737)
成果(21998)
(21444)
国家社会(20594)
(20172)
课题(20064)
发展(19226)
创新(19036)
(18972)
期刊
(88128)
经济(88128)
研究(47121)
中国(26986)
管理(23121)
(21036)
科学(19450)
学报(18381)
(16616)
技术(16334)
经济研究(15934)
大学(14474)
学学(13931)
教育(12867)
(12598)
金融(12598)
财经(12563)
业经(12141)
统计(12040)
农业(11346)
(11014)
问题(10729)
(10655)
技术经济(10391)
决策(9833)
商业(7994)
资源(7560)
世界(7448)
(7445)
经济问题(6981)
共检索到22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庆民,杨开忠  
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生产要素流动得到加强,诱致了新的集聚与扩散。本文指出,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探讨了规模经济-分工的产生、作用与意义,以及规模经济分工的普适性;并且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分工是分工发展的高级形式,比较优势分工是分工的低级形式。最后探讨了规模经济-分工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含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吴天然  
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宝贡敏●吴天然本文从动态角度分析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论证要改变我国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必须制订以规模经济规律应用为基本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和国际分工参与政策,逐步形成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与国际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宝贡敏  吴天然  
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理论的核心。在国际贸易理论界,主流的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有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上三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问题的经典框架,但必须承认它们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斯密的理论不能解释存在全面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间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旭章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某些地区企业规模并不大,但集聚于该地区所形成的行业规模很大,并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这种优势一旦出现,往往又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点,这一现象很可以显示我国特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市场发育中带有特质性的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对苏南经济发展的某些行业规模优势分析,来透视行业规模经济的优势的内在经济因素,以及探讨如何发挥这种优势,促进行业经济水准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廷玉  
规模经济包括企业规模经济和空间规模经济两种。但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仅局限于企业规模经济上,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空间规模经济。目前,加强对空间规模经济的深入研究,对提高宏观经济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宝贡敏  和丕禅  
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问题,在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实践中一直倍受争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典的国际分工理论多以“规模报酬递减”作为基础假设条件,并形成了误导,使很多人忽略了规模报酬“递增”在国际分工形成、发展方面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人们对大型企业形成“垄断”的恐惧,使人们对以规模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星闾  叶生洪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规模经济本质是结构经济的新论断,即规模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并基于此结论发展了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的新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生洪  
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结构经济,即规模大小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企业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企业内部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基于此结论,本文探讨了确定企业最优经济规模的一般方法,以及在市场交易费用和需求约束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耀才  范肇臻  
针对规模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困惑,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知识经济大背景下规模经济内在的知性投入方式、经营管理层面、联结经济性等时代内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萌  
所谓规模经济,通常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高度聚集,通过高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运用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装备,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大批量的产品,最终产生出规模效益的经济形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具有如下几个特征:⒈优化生产的成本———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的合作对策模型 设N表示有n个国家或地区的集合,用sN表示有#s个国家参与贸易、生产或其它经济合作的集合。u_i=u_i(y_i)(i∈N)表示第i个国家的生产函数(或者是效益函数),其中u_i是连续的,y_i是其生产资源或生产集合。 我们知道,在国际分工中,参与合作(如经济一体化,多边经济合作等)的国家越多,每个国家的生产资源越是增加。这是因为在合作联盟内各国在信息、技术、资本、劳动力、服务等各种资源都随着合作的扩大而增加。我们把在合作中各国所拥有的资源分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名远  
随着区域分工的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化,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分工的作用下加速向特定区域空间聚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聚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群经济区,显著的区域经济空间聚集并没有带来区域规模经济,区域资源要素空间溢出效应为负效应;区域资源要素区际竞争造成资源要素耗散,区域经济空间聚集回波效应大于辐射扩散效应,区域资源要素边际生产率提升受阻是造成这一区域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海风  刘应宗  
利用2003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外部规模经济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关联放在一个框架下,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关联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中西部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拉动作用强于产业关联,东部区域,产业关联的拉动作用更明显。通过对二者交互项分析,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关联属于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的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上存在拐点,如果二者关系失衡,就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部地区,这种拐点都没有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