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6)
2023(11265)
2022(9876)
2021(9285)
2020(7662)
2019(18032)
2018(17951)
2017(34732)
2016(18651)
2015(21099)
2014(21183)
2013(20888)
2012(19020)
2011(17213)
2010(16995)
2009(15385)
2008(15125)
2007(12954)
2006(11156)
2005(9681)
作者
(54261)
(45028)
(44721)
(42362)
(28697)
(21587)
(20376)
(17843)
(17070)
(15837)
(15443)
(14980)
(14108)
(13965)
(13839)
(13596)
(13587)
(13357)
(12773)
(12648)
(11140)
(10860)
(10734)
(10169)
(9964)
(9874)
(9854)
(9788)
(9009)
(8883)
学科
(76010)
经济(75930)
管理(51400)
(48793)
(40927)
企业(40927)
方法(38250)
数学(32409)
数学方法(32066)
(22360)
贸易(22349)
(21658)
(19572)
中国(18445)
(17265)
业经(16949)
(16654)
地方(15124)
理论(14793)
农业(13026)
(12505)
环境(11812)
技术(11469)
(11338)
教育(10956)
(10719)
财务(10660)
财务管理(10644)
(10321)
企业财务(9985)
机构
大学(271530)
学院(268544)
管理(108897)
(108184)
经济(105896)
理学(95709)
理学院(94657)
管理学(93045)
管理学院(92582)
研究(87864)
中国(61988)
(57290)
科学(55208)
(45700)
(43399)
(42256)
业大(41587)
研究所(40021)
中心(38549)
财经(37971)
(36661)
(35904)
北京(35781)
师范(35599)
(34580)
农业(33403)
经济学(32191)
(32097)
(30201)
经济学院(29197)
基金
项目(189077)
科学(148249)
研究(138678)
基金(137159)
(119309)
国家(118325)
科学基金(101467)
社会(86458)
社会科(81944)
社会科学(81923)
基金项目(73627)
(73393)
自然(66354)
自然科(64755)
自然科学(64742)
自然科学基金(63572)
教育(63467)
(61786)
编号(56936)
资助(56469)
成果(45859)
重点(42011)
(41712)
(39951)
(39286)
课题(38570)
创新(36536)
科研(36255)
教育部(35881)
大学(35513)
期刊
(111993)
经济(111993)
研究(77649)
中国(44099)
学报(43245)
科学(39263)
管理(37637)
(37526)
大学(32675)
(32094)
学学(30694)
教育(30224)
农业(26829)
技术(22204)
经济研究(18575)
业经(18455)
(18033)
金融(18033)
财经(17769)
问题(15958)
(15478)
(15102)
图书(14844)
理论(13406)
(13341)
科技(13147)
技术经济(12824)
国际(12711)
实践(12423)
(12423)
共检索到374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早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前,如何建设贸易强国就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与贸易发展中最重大的战略主题而受到广泛重视。针对创新引领、结构升级、价值链重构、比较优势再造等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且深入。然而,作为当代世界最震撼的发展奇迹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全新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要求我们从基础理论创新方面进行解释和探索,中国的实践也给了我们这种机会。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已经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张幼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最终以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的形式结题,专著名为《要素收益与贸易强国道路》。封底的六个关键词(要素流动、要素引进、要素聚集、要素收益、要素升级、要素培养)概括了著作的主要内容和贸易强国道路的内涵。本书研究主题宏大,覆盖内容广博,关涉贸易领域的各个层次和维度。从研究意义看,张老师领衔的本项研究有大量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指向含义。囿于篇幅,本人拣选三点述之。目的是阐述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建成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需要优化要素流动。一方面,保持要素流入为我国融入全球化创造了前提,保持要素流动促使我国经济增速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保持要素流动创造政绩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招商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外流入的高级要素挤压国内要素,不利于我国自由要素的培育与积累,要素开放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流入流出的要素收益难以计算,要素的组合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要素的国际地位偏低。我国贸易强国之路要抓住要素流动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一是加快要素集聚,推进单向要素流入向双向要素流动转变;二是加强要素创新,培育高级要素,为我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达  赵勇  
依据传统的贸易分工理论,不同国家生产技术和资源禀赋上的不同所导致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差异是贸易分工和贸易利益产生的源泉。当一国某一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且密集使用的要素禀赋相对丰裕时,这些产业将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成为一国的出口产业。因此,对外出口规模的扩张既是一国内部良好生产条件的自然外在反映,也成为一国经济利益获取大小的关键。早期中心国家每一次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也无不伴随着大量商品的对外输出,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以及20世纪中期的美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是各国政府所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首先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末最新的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及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国际贸易社会网络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做了简要总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本文使用贸易份额与一个价格因子的乘积构建贸易强国指数,其中价格因子是一国贸易品价格与世界平均价格之间的比价。该指数能测度一国得自贸易利益的相对大小,而在国际贸易中能比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正是贸易强国的本质特征。该指数还能很好地抓住贸易强国的另一个特征,即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廉价产品出口国走向优质高价产品出口国的过程。对该指数的分解和进一步分析,能够用于理解各国贸易利益的来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一个国家走向贸易强国的发展路径。该指数还为贸易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吴进红  
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是国际经济分工的两种基本形态,传统的贸易理论完全否认国际要素流动的存在.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框架。但国际经济实践表明,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资本流动)可以普遍发生于各国之间,目前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一体化趋势。研究认为国际间要素流动是国际分工的最一般形式,商品贸易是“要素集”的跨国流动,是要素流动的特殊形态。最后,对贸易与投资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亚飞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交往中,一方面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层出不断。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已步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格外引人注目。因此,重视贸易摩擦问题,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就成为最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钧浩  
全球化经济区别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改变了各国的显性要素结构和比较优势,促进并超越了以贸易相联系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对经典贸易理论形成了挑战。新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已充分注意到国际贸易变形的现象,但仍在就贸易现象发展贸易理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需要基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理论构建,以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但中国与贸易强国仍有差距,真正的贸易强国是高度开放的经济强国,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达,不仅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在贸易结算、规则制定和全球贸易治理等领域也举足轻重。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探讨中国贸易强国之路也是经济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斌  甄洋  
研发要素流动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数字已成为研发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数字贸易规则的达成可以有效降低研发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数字贸易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贸易规则会促进研发要素跨境流动,主要通过削减跨境数据流动成本、增强空间知识溢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以及降低商业心理防备三条路径实现。相较于网络中介责任豁免、技术非强制本地化、源代码保护、电子传输免关税而言,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以及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这三项规则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对于当前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研发网络角度看,数字贸易规则对研发网络中心度产生正面影响,对入度中心度的影响要大于出度中心度。当前要积极推动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达成,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研发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向全球研发中心国家攀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启良  
本文利用1992-2009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了贸易开放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时期影响方向不同:1992-2001年期间,由于开放的程度不大,要素流动性不强,贸易开放度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效应;2002-2009年期间,由于开放度的加大,要素流动性加强,对外贸易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王洪亮  姜德波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9年的省际数据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并考虑了劳动要素流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平均绝对可支配收入,贸易具有一定的减贫作用,但是由于不同人群在贸易中的获益并不均等,贸易使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拉大,并且随着我国的入世这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大部分东部省市区产业间劳动力流动性较高,而大部分中西部省市区产业间劳动力流动性较低;在劳动要素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省市区,贸易带动贫困人口平均绝对可支配收入上升的作用更大,并且贸易对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也大大减弱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发达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逆差,发展中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1995~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揭示了:南北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要素非对称性流动,使得全球生产或者说供给能力从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但后者消费能力并未因此而得到相应提高,全球消费依然倚重于发达经济体,这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本质。因此,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根本途径,需要发达经济体践行全球"包容性"增长理念,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以更多的帮助和扶持,切实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