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3)
- 2023(9348)
- 2022(7773)
- 2021(7656)
- 2020(6094)
- 2019(13720)
- 2018(13777)
- 2017(25097)
- 2016(14513)
- 2015(16503)
- 2014(16631)
- 2013(15573)
- 2012(14332)
- 2011(12871)
- 2010(12861)
- 2009(11232)
- 2008(11254)
- 2007(10366)
- 2006(8997)
- 2005(7920)
- 学科
- 济(44096)
- 经济(43933)
- 管理(34871)
- 业(31697)
- 企(25962)
- 企业(25962)
- 方法(17120)
- 中国(16664)
- 农(16136)
- 理论(14179)
- 业经(13039)
- 教育(12758)
- 财(12753)
- 数学(12605)
- 数学方法(12381)
- 地方(11485)
- 制(11224)
- 农业(10721)
- 学(10394)
- 教学(10224)
- 和(9416)
- 银(9273)
- 银行(9257)
- 行(8779)
- 务(8074)
- 财务(8054)
- 财务管理(8026)
- 融(8009)
- 金融(8005)
- 技术(7608)
- 机构
- 学院(185243)
- 大学(184821)
- 管理(62541)
- 济(62234)
- 研究(61680)
- 经济(60325)
- 理学(52832)
- 理学院(52047)
- 管理学(50836)
- 管理学院(50460)
- 中国(45660)
- 京(40206)
- 科学(38920)
- 财(33073)
- 江(31510)
- 所(30840)
- 农(30637)
- 范(30315)
- 师范(30054)
- 中心(28876)
- 研究所(27593)
- 业大(26873)
- 财经(25535)
- 北京(25424)
- 州(25402)
- 技术(24013)
- 农业(23669)
- 师范大学(23641)
- 院(22987)
- 经(22971)
- 基金
- 项目(120150)
- 研究(94896)
- 科学(92838)
- 基金(80987)
- 家(69500)
- 国家(68733)
- 科学基金(58172)
- 社会(57048)
- 社会科(52581)
- 社会科学(52560)
- 省(50782)
- 教育(47612)
- 基金项目(43062)
- 划(42089)
- 编号(42060)
- 成果(36305)
- 自然(35796)
- 自然科(34937)
- 自然科学(34929)
- 自然科学基金(34282)
- 资助(32192)
- 课题(31259)
- 重点(27617)
- 年(26940)
- 性(26455)
- 发(26327)
- 部(25962)
- 创(25745)
- 项目编号(25007)
- 大学(24830)
共检索到293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庆峰
建设一流大学的立足点是办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社会适应性又是对人才培养效度的有效检验。当前,本科教育主要存在着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分轻能力的问题,导致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坚持以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通过积极树立为行业服务的"定性"意识、以提高能力为本位的"定型"教学模式、以培育"三感教育"为核心的"定心"情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社会适应性 行业特色高校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立峰 夏冬梅 程千
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程度。基于内容分析法,以开放教育的典型代表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研究对象,对培养目标的内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国家开放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能保证人才培养遵循正确的方向,但存在专业特色及开放教育特殊性体现不充分,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明显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适应性层面仍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庆峰 孟克 顾坤华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不仅指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心智素养。地方高校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着力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从四方面入手: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观念和目标;构建"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修订应用人才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完善高校社会适应性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凌云志
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本文分析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而从"观念落后、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培养途径单一""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三种因素探讨对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最终提出构建特色型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亚平
学科专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方明 黄泽秋 张庚家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等形势,进一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丽萍 刘清香
高职院校在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有着开展创业教育的先天条件和成长空间,但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学习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专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保障机制的健全、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和教学评价的完善诸方面形成我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高职院校协调统一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柏晶 周周 许玲
文章介绍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德国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障碍性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我国职教领域的适应性问题,以此明确未来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 模式 适应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冯磊
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期待,也折射着工程教育的发展变化轨迹。研究表明,我国各类高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随着工业及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总体上依然表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素质、重研究轻实践等特点,加强工程教育与社会及工业发展的联系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培养目标 社会适应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浩
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探讨了其物理管理专业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口岸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需求分析,主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分析物流管理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吴结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用于全面监测、评价、反映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整个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培茵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旅游教育事业,为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新的旅游发展态势下,由于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暴露出学生能力欠缺、与市场契合度差等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近年来,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以2006年、2009年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构建了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四层次、课内外一体化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华勇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现阶段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变化,对中央银行人才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在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改进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成长通道四个方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央银行履职特点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志新 钱军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承担民族教育高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等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促使其走出一条不同于学科教育,也不同于简单的职业培训,集各方之长而创新的特色之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面向,坚持走职业教育道路,紧扣民族教育特点,打造专业办学特色,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以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 综合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