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9)
2023(8187)
2022(6895)
2021(6200)
2020(4858)
2019(11100)
2018(11000)
2017(20301)
2016(11310)
2015(12645)
2014(12328)
2013(12418)
2012(11964)
2011(11029)
2010(11009)
2009(9903)
2008(9575)
2007(8544)
2006(7869)
2005(7332)
作者
(35381)
(29575)
(29316)
(27351)
(18953)
(14387)
(13313)
(11474)
(11345)
(10587)
(10032)
(9868)
(9655)
(9459)
(9301)
(9027)
(9007)
(8645)
(8624)
(8394)
(7651)
(7512)
(7319)
(6737)
(6729)
(6729)
(6612)
(6596)
(6130)
(5959)
学科
(50274)
经济(50233)
(26608)
管理(25333)
地方(19931)
(17635)
企业(17635)
(17290)
中国(17050)
方法(13172)
业经(12895)
农业(12191)
数学(11155)
数学方法(11039)
(10969)
地方经济(10724)
(10135)
环境(9039)
(8597)
金融(8594)
(8567)
银行(8545)
(8381)
(8350)
(8057)
贸易(8042)
(7960)
技术(7776)
(7645)
发展(7406)
机构
学院(158386)
大学(155056)
研究(63523)
(60845)
经济(59362)
管理(52369)
中国(48033)
理学(43771)
理学院(43044)
科学(42760)
管理学(42169)
管理学院(41884)
(37955)
(35612)
(34103)
研究所(31065)
农业(29776)
中心(28986)
业大(28450)
(26729)
(26573)
(23569)
师范(23249)
(23184)
(22661)
北京(22482)
(21693)
科学院(20498)
技术(20285)
财经(20020)
基金
项目(105159)
科学(80608)
研究(74981)
基金(72111)
(64856)
国家(64233)
科学基金(53085)
社会(45227)
(44699)
社会科(42650)
社会科学(42640)
基金项目(38280)
(36884)
自然(34598)
自然科(33734)
自然科学(33717)
教育(33164)
自然科学基金(33066)
编号(30554)
(29878)
资助(28928)
成果(24608)
重点(24398)
发展(23554)
(23142)
课题(23020)
(22068)
(21130)
计划(20779)
创新(20775)
期刊
(78469)
经济(78469)
研究(48780)
中国(40155)
(37039)
学报(31302)
科学(27444)
农业(25787)
大学(22990)
学学(21700)
教育(20323)
管理(20204)
(19329)
(16655)
金融(16655)
业经(14878)
技术(14674)
(13643)
经济研究(11962)
问题(10358)
财经(9242)
业大(9149)
资源(9132)
(9073)
科技(8699)
(8479)
图书(8317)
(8112)
农业大学(7925)
世界(7570)
共检索到25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Geraldine G.Gantioque  曾璐  夏延斌  
为探寻果胶酶的生产途径,从腐烂的水果中分离得到真菌菌株,在添加有果胶的察氏琼脂中进行培养,在分离的菌株中发现菌株2果胶酶产率较高,通过镜检,确认该菌株为青霉菌(Penicillum sp.)。采用3种培养基(T1为已知配方的对照培养基,T2为芒果皮粉,T3为6%芒果皮粉+1%商业果胶)液态深层发酵该菌株,比较果胶酶活性。结果表明:T3培养基中的果胶酶活性显著高于T1和T2(P0.05)。芒果皮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基质在液态深层发酵中生产果胶酶,在芒果皮粉中加入少量果胶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果胶酶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秋生  郭蔼光  王建林  邵建宁  晁开  刘海森  
 以炭黑曲霉(Aspergilluscarbonarius)AS3.396的高产果胶酶突变株G5512为生产菌,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深层液体发酵中试。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分别进行补料和调节pH,能大幅度提高酶活性;同时进行补料和调节pH,以高酯果胶为底物时发酵液最高酶活性可达1248.17U/mL,以低酯果胶为底物时达2235.75U/mL,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约2倍和11倍。通过试验,还确定了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果胶酶的最佳工艺流程:发酵酶液→超滤→酒精沉淀→真空干燥,其酶活性回收率在以高酯果胶为底物时达到89.3%,以低酯果胶为底物时为80.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仕春  邵继荣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S21经波长266um,照射剂量8mj的激光处理40秒,获得一高产果胶酶突变株SM40-6。以果胶为底物培养,该突变株发酵滤液,初筛酶活力达854μ/ml;比出发菌及对照提高2倍。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该菌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甘薯与麦比1∶4,硫胺2%。最适培养条件为:pH3.5,温度30℃,培养时间84小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丽珍  王宝维  龙芳羽  岳斌  张名爱  张倩  
为了确定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以鹅源草酸青霉为研究菌株,通过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的测定,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及不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pH和发酵时间)对草酸青霉产果胶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草酸青霉发酵生产果胶酶不同组分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1)以葡萄糖为碳源可以诱导PG、PL、PE产生(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g,1.5g,1.5g;(NH4)2SO4对PG、PE、PL产生有明显刺激作用(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适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坚  孙君社  苏东海  经玲  
对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ND3 13 )液态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摇瓶试验得到基本发酵工艺参数的基础上 ,应用 10L生物反应器进行放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其最大菌体量 (干重 )达到 1 19g·10 0mL-1,酶活力达到 3 6u·mL-1。试验通过分批补料手段控制比生长速率的变化 ,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回归了模型参数。利用数学计算软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拟合 ,结果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并预测植酸酶的发酵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辉  陈芝飞  宋金勇  张展  孙斯文  王小飞  许春平  
为降低再造烟叶中果胶合量,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w 09)产果胶酶的加酶量、料液比、处理时间和温度4个因素对烟梗原料中果胶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果胶的结构官能团,并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烟梗酶解前后在氦气中600℃下的热裂解行为,并对其热裂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梗果胶降解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活力14 000 u/m l、料液比1∶5、反应温度50℃、处理时间2 h,果胶降解率达到最大41.35%。由红外光谱、热裂解对比可知,烟梗果胶酶解前后其结构官能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其中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淑宇  陈发河  于新  杨鹏斌  刘丽  
【目的】研究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及保鲜效果。【方法】以紫花芒果为材料,通过对照、发酵液处理、损伤接种与损伤接种+发酵液处理4组的比较,测定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对芒果果实采后炭疽病发生率、色泽指数、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在33℃、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可降低芒果炭疽病的发生率。贮藏7d时,对照、发酵液处理、损伤接种、损伤接种+发酵液处理组的发病率分别为64%,58%,87%和79%;发酵液处理、损伤接种+发酵液处理组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武  胡博涵  刘素纯  任智璐  蒋加拉  李佳莲  
为开发微生物油脂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油脂含量为13.52%的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1株油脂含量为18.75%的高产油脂曲霉.通过对菌体产油脂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最适产油脂条件为:以30g/L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0.897g/L硫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80∶1,培养温度28℃,pH6.5,摇瓶发酵120h.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所得菌体生物量为12.62g/L,油脂产量为4.748g/L,菌株油脂含量为37.62%,淀粉利用率为78.5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梅申  沈爱光  熊晓辉  沈昌  
以植酸钙作为唯一的磷源,从无花果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菌株,利用液体发酵对该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 获得最适发酵培养基即淀粉8 % , 葡萄糖2 % , NaNO3 1 .0 % , KH2PO40 .01 % ,KCl0 .05 % ,MgSO4 0 .05 % ,FeSO4 0 .01 % ,pH 值为5-0 ,采用10 % 的接种量,10 % 的装液量,经30 ℃,150 r/min 摇瓶培养8 d,发酵液酶活达870-87 pu/mL;采用该酶处理豆粕粉30 ℃下反应90 min,植酸( 盐) 降解率达75 % ,处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由0-167 mg/mL增加到12-1 m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琳  李素艳  孙向阳  郝丹  蔡琳琳  常晓彤  
【目的】制作应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以木质素降解菌为原材料的高效液体菌剂。【方法】通过苯胺蓝平板褪色圈法和愈创木酚平板变色圈法从分离纯化得到的22株菌中筛选目标菌株,并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目标菌株的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基配方(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最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均匀实验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寻找目标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根据平板褪色和显色结果,选定菌株Q01为目标菌株。经鉴定,菌株Q01为栓菌属Trametes真菌。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确定菌株Q01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5 d,接种菌液体积分数为12.5%;培养基配方为木质素磺酸钠14.00 g·L~(-1)、蛋白胨12.30 g·L~(-1)、酵母粉5.00 g·L~(-1)、豆饼粉3.00 g·L~(-1)、五水合硫酸铜0.12 g·L~(-1)、氯化钠0.53 g·L~(-1)、pH自然。优化条件后菌株Q01的生物量提高1.27倍,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31.71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19.12倍,漆酶活性略有降低,但3种木质素酶的总酶活性提高了4.38倍。【结论】菌株Q01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制得的液体菌剂具有高酶活性和高生物量的特点,在降解园林绿化废弃物木质素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图6表3参2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芸  肖瑜  黄浦  覃妍  易茗  
【目的】优化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的条件,以提高油茶籽粕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首先以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瓶口纱布层数、接种量为单一变量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施氏假单胞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最佳单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6d,培养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为8,瓶口纱布层数为6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晓东  胡海滨  麦康森  张彦娇  徐玮  艾庆辉  张文兵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单宁和植酸的微生物,本实验利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筛选、鉴定土壤中的单宁和植酸降解菌,并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下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从土壤中共获得109株纯菌落,包括39株细菌、46株酵母菌以及24株霉菌。分别用单宁筛选性培养基和植酸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上述菌株,获得27株植酸降解菌和14株单宁降解菌,其中霉菌M-6、M-3和M-1可以同时分解单宁和植酸,且霉菌M-6的水解圈直径大于M-3和M-1。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20~35°C),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温度为30°C时达到最高值(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战民  陆兆新  吕凤霞  别小妹  赵海珍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液中的原果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并确定了离子交换层析法的最佳离子交换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的饱和度为70%时,可以使原果胶酶的回收率达到71.9%,比活力为1 096.35 U/m g;经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原果胶酶回收率达到57.6%,酶的比活力提高到3 762.40 U/m g;最佳离子交换条件为:0~0.5 m o l/L N aC l(缓冲体系为N oA c-HA c,pH 5.8)溶液线性洗脱、Sepharose F ast F 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在该条件下酶的比活力提高到9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秋豆  胡凯  陈亚淑  彭达  谢笔钧  孙智达  
以芒果汁为主,加入少量的牛奶,接种乳酸菌强化发酵,制备益生菌发酵芒果饮料,考察益生菌发酵芒果饮料的加工及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芒果汁中的活菌数为2.13×10~(7 )cfu/mL,POD酶、PPO酶和PME酶失活;芒果汁经过发酵后,抗氧化性总体增高,营养成分含量均增加,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92.97%、总糖含量增加47.32%、水分含量增加1.66%、维生素C含量增加27.37%、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13.24%、可滴定酸增加1倍,但还原糖含量降低10.84%;发酵芒果汁中的总酚含量较新鲜芒果汁增加13.24%;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发现,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芒果苷经过发酵后含量减少,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和没食子酸糖苷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发酵后芒果汁的糖酸比值为62.91±0.72,酸甜可口,口感和谐,品质较高;发酵后果汁颜色更加柔和、颗粒度增大,但分散更加均匀,状态更加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崇淼  毛胜勇  孙云章  朱伟云  
研究了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提取方法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在 2 0℃ ,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硫酸铵最佳盐析饱和度为 70 %。 4 5℃烘干得到木聚糖酶粗酶制剂 ,该制剂比活力为 75 6 2U·g-1 。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最适pH值为 5 0~ 6 0。此外 ,其酶活性在 37~ 5 0℃、pH4 0~ 1 1 0范围内较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