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3)
- 2023(10475)
- 2022(8420)
- 2021(7690)
- 2020(6533)
- 2019(14358)
- 2018(14444)
- 2017(27425)
- 2016(14777)
- 2015(16583)
- 2014(16777)
- 2013(16453)
- 2012(15088)
- 2011(13404)
- 2010(13857)
- 2009(13114)
- 2008(13144)
- 2007(12320)
- 2006(11046)
- 2005(10053)
- 学科
- 业(80435)
- 企(63943)
- 企业(63943)
- 济(63862)
- 经济(63766)
- 管理(55276)
- 农(45029)
- 农业(29985)
- 业经(27867)
- 方法(22023)
- 财(21729)
- 中国(17262)
- 制(16453)
- 务(16219)
- 财务(16186)
- 财务管理(16175)
- 技术(16057)
- 企业财务(15252)
- 体(14647)
- 数学(14616)
- 数学方法(14526)
- 策(14344)
- 理论(12732)
- 和(12422)
- 地方(12366)
- 划(12301)
- 企业经济(10552)
- 贸(10480)
- 贸易(10473)
- 经营(10342)
- 机构
- 学院(216130)
- 大学(204540)
- 济(90579)
- 经济(88780)
- 管理(87428)
- 理学(74265)
- 理学院(73644)
- 管理学(72747)
- 管理学院(72365)
- 研究(68744)
- 中国(56086)
- 农(53203)
- 京(42715)
- 财(41427)
- 农业(40486)
- 科学(39956)
- 业大(36928)
- 江(36629)
- 所(34446)
- 中心(32664)
- 财经(31713)
- 研究所(30639)
- 经(28578)
- 州(28196)
- 经济管理(26107)
- 北京(25962)
- 省(25244)
- 经济学(24916)
- 范(24872)
- 农业大学(24797)
- 基金
- 项目(137557)
- 科学(108976)
- 研究(106958)
- 基金(97495)
- 家(83541)
- 国家(82548)
- 科学基金(72024)
- 社会(68211)
- 社会科(64063)
- 社会科学(64047)
- 省(58302)
- 基金项目(52028)
- 教育(47572)
- 编号(46089)
- 划(45433)
- 自然(44264)
- 自然科(43245)
- 自然科学(43231)
- 自然科学基金(42514)
- 资助(37704)
- 成果(36213)
- 业(35106)
- 创(31904)
- 发(31344)
- 课题(31245)
- 农(30201)
- 部(30082)
- 重点(30030)
- 制(28902)
- 创新(28885)
- 期刊
- 济(116936)
- 经济(116936)
- 研究(60708)
- 农(57435)
- 中国(50296)
- 农业(38452)
- 财(34842)
- 管理(34706)
- 学报(30845)
- 科学(29990)
- 业经(27227)
- 大学(24735)
- 学学(23585)
- 教育(23393)
- 技术(22423)
- 融(22208)
- 金融(22208)
- 业(19714)
- 财经(15653)
- 问题(15489)
- 经济研究(15397)
- 农村(14267)
- 村(14267)
- 农业经济(13953)
- 经(13610)
- 技术经济(12833)
- 世界(12573)
- 版(12022)
- 现代(11084)
- 经济问题(11064)
共检索到33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哲敏 王玉庭 刘宏 李婷婷
美国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是教育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上下沟通渠道,建立起集科研、教育、推广于一体,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级共同合作的推广服务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本文按照美国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对其发展历史、体制及内容进行总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乙丹 王兵
先进的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农业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推广服务等环节的衔接不畅会大大降低农业科技的效率。本文分析了以色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无缝隙"衔接特征,指出了其对中国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启示,并给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以色列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无缝隙”衔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玉军
本文在介绍以色列农业合作社概况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色列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以及运营模式。并深入阐述了以色列农业合作社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最后简述了对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些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翠琳
农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至今为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2004年才给予法律的界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德国、泰国关于合作社审计监督体系的运行,探讨中国合作社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定位和构建等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庆忠
德国的农业合作运动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功。他们的农业合作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农村经济来说,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1993年9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诺曼基金联合召开了一次德中合作社、自助组织与农村金融问题理论研讨会,会上德国波恩大学农业政策、市场研究与经济社会学研究所李宾斯基教授较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农业合作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情况。现根据记录,摘要整理如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以色列基布兹农业合作社以合作、平等、公有、自愿为原则,践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安排,将聪明才智转化为经济发展和复国独立的强大力量,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农业奇迹。中国农业合作社正呈方兴未艾之势,借鉴基布兹成功发展经验,把个人利益与民主原则结合起来、在公平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建设适合中国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有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以色列 基布兹 农业合作社 改革 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艳菊
以色列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其高度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值得称道。这个体系呈现出政府主导、与农业技术研发无缝隙衔接、与农民教育培训有机结合等特点。中国有必要借鉴以色列的经验,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着重提高涉农人员的素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衔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完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燕 胡明文 胡凯
莫沙夫是以色列最盛行的农业社区模式,它给该国的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借鉴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很有意义。 以色列是一个全国有一半以上国土被沙漠覆盖,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以色列人民凭着自己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久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燕娟 秦路 邓岩
在粮食危机频发的形势下,安哥拉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满足国内对粮食消费的刚性需求。中国多年来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对安哥拉农业技术的整体比较优势明显,技术适应性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中国与安哥拉的农业合作,不仅有助于帮助安哥拉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同时也能为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提供广阔空间。本文介绍了安哥拉农业发展概况,通过分析中国与安哥拉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中国与安哥拉农业合作的方向及促进中国与安哥拉农业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
安哥拉 农业合作 机遇 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极明
一本指明方向的书─读《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兼论农业合作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程极明最近,很高兴拜读了樊亢、戎殿新同志主编的《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兼论农业合作社》(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农业社会化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含悦 张润清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中国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形式,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对联合体起着纽带作用与支撑作用。国外农民合作组织各具特色,其运营模式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很大的启示。中国要结合自身农业的发展特征,充分借鉴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发挥政府作用,拓展合作组织业务范围,创新利益联结形式,发展区域性农业协同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明林 吉宏
由曼瑟·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可推断出: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的三个基本条件,即:组织成员结构应该存在差异性、组织成员间存在合理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摊机制和组织收益存在超可加性。而对京发林业合作社的实证考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推断。为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关于推动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农业合作组织 合作条件 集体行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锦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