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4)
2023(6399)
2022(4940)
2021(4635)
2020(3709)
2019(8534)
2018(8249)
2017(15128)
2016(8442)
2015(9498)
2014(9282)
2013(9337)
2012(8206)
2011(7534)
2010(7815)
2009(7509)
2008(7900)
2007(7072)
2006(6527)
2005(5970)
作者
(24196)
(20122)
(19764)
(19015)
(12631)
(9622)
(9084)
(7794)
(7541)
(7167)
(6786)
(6781)
(6473)
(6320)
(6224)
(6002)
(5954)
(5893)
(5791)
(5728)
(5059)
(4967)
(4742)
(4591)
(4487)
(4434)
(4432)
(4422)
(4078)
(3858)
学科
管理(40695)
(31339)
(28749)
经济(28716)
(27496)
企业(27496)
(12725)
(12467)
方法(11810)
环境(10436)
(9620)
财务(9596)
财务管理(9575)
企业财务(9147)
业经(8923)
数学(8848)
(8799)
数学方法(8776)
(8517)
资源(7925)
中国(7798)
(7685)
(7295)
(6951)
贸易(6948)
(6855)
生态(6570)
农业(6495)
理论(6468)
(6129)
机构
学院(118608)
大学(116732)
管理(51004)
(45311)
经济(44122)
理学(41769)
理学院(41317)
管理学(40873)
管理学院(40614)
研究(37249)
中国(32195)
(26009)
科学(24052)
(23830)
(19384)
(18785)
(18651)
中心(18508)
财经(17699)
研究所(16900)
北京(16767)
业大(16507)
(16025)
(15706)
(15679)
师范(15601)
农业(14326)
(13731)
(13234)
商学(13114)
基金
项目(77011)
科学(60865)
研究(58195)
基金(55567)
(48347)
国家(47951)
科学基金(41575)
社会(36603)
社会科(34675)
社会科学(34660)
(29923)
基金项目(29204)
自然(26701)
自然科(25728)
自然科学(25719)
教育(25407)
自然科学基金(25261)
(24659)
编号(23978)
资助(22202)
成果(19059)
重点(17276)
(16681)
(16635)
(15852)
课题(15771)
国家社会(15470)
(14836)
创新(14742)
科研(14488)
期刊
(56166)
经济(56166)
研究(32193)
中国(28167)
(21669)
管理(21303)
学报(17133)
(16792)
科学(16749)
教育(12835)
大学(12832)
农业(12072)
学学(11627)
(10517)
金融(10517)
业经(10486)
技术(10132)
(9370)
资源(9221)
财经(8999)
图书(8783)
(7796)
经济研究(7277)
会计(7037)
财会(6900)
问题(6840)
书馆(6292)
图书馆(6292)
现代(5801)
世界(5709)
共检索到189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乔来秋   朱岩芳   何洪兵   吴裕鹏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山东省东营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的实践情况,梳理了基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职能职责的创新对策、举措以及成效经验,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威  张建军  陈静  刘畅  
本文归纳了河北省唐山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生态资源指标交易机制、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兆宜   仇王炜   郭妍   苏子龙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密切相关。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和要素保障,而自然资源部门则从要素端、供给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本文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梳理总结了自然资源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王静怡  王孝德  
本文归纳了重庆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坚持规划引领、丰富开发资金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健全市场交易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牛玮妮  尧羽菲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是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全国试点地区,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也是苏州市的重要发展决策。本文将试点工作和生态岛建设紧密结合,根据生态产品分类和价值实现目标导向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太湖生态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志丰   张晓蕾   陈诚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自然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管理创新通过自然资源“要素化、空间化、市场化、品质化”,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发现—捕获—提升—实现—发挥—再提升”。(2)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调查确权、规划引领、核算评估、资源配置和供给能力提升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5个关键环节。(3)实施路径包括:基于调查确权分区域、分层次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生态产品专项规划研究探索;引入“标准生态产品”理念,建立生态产品基准价格体系和公示价格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丰富配置规则;以整治修复为抓手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溢价水平。研究结论:基于“1 + 5 + N + 1”的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深化管理方式、政策和机制研究创新,是加快促进生态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和保值增值的关键和重要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李致远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转化理念、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地方实践模式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参与主体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借助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解析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据此设计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销售”机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共创机制和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信息交流机制为核心要件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主体协同机制,基于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提出,拓展土地资源生态产品、水资源生态产品、森林资源生态产品、湿地资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新模式。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为指引,创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产品和服务,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需品。部分生态产品具有经营属性,排他性强,可以通过市场直接交易。但是,多数生态产品具有公共属性,非排他性特征明显,其价值实现容易受阻,也易出现公共产品治理的“搭便车”“过度利用”等问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其内涵丰富,既要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基础上,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要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贤胜   陈绍志   赵荣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结果表明:“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的有益尝试,可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围绕如何发挥价值规律作用推动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构建了从价值理论到评估方法到价值实现过程的分析思路。剖析了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并以价值评估问题为重点,分析各种价值度量方法所揭示的价值内容、对价值实现的支持和局限,最后从政府决策的角度讨论了通过价值评估将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纳入经济过程的动力机制。认为:自然资源价值本质和内涵的独特性,决定了价值评估和实现过程的特殊性。人类能否将环境价值完整地表达出来,受到评价方法和人类对效用和稀缺性等认知能力的局限,尽管每一种价值评价方法所揭示的价值内涵是有所差异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仍是评价环境及自然资源价值的最佳可得的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沈镭   黄贤金   邓祥征   胡守庚   柯新利   吴志峰   赵多平   刘晶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逻辑与路径,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与践行“双碳”目标、赋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重塑城乡协调发展新形态、保障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等前沿议题发表观点。旨在深入解析这一议题及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面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自然资源系统管理与机制创新;(2)面向综合保障自然资源安全与强化关键资源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与路径;(3)面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飞  张晓蕾  周秦  
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引领、价值引领、功能引领、工程引领和机制引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对以此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胡钰  
农产品碳标识是碳标识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可以反映农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减排情况。与碳标识相关的国内外实践有助于我国农产品碳标识制度的建立健全。农产品碳标识能够通过帮助生产者获得农产品溢价、更低成本的绿色信贷、碳资产交易收益三种方式促进农业生态价值实现。在促进农产品碳标识制度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关系设计农产品碳标识制度,促进减排固碳带来的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采取有效实现形式和政策支持,为农产品碳标识制度实施推广提供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华伟  姜雅勤  
关于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无论是SEEA还是中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价值如何计量。文章选取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的代表,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中的评估模型,计量了四川省2018年农村集体森林资产的生态价值。结果表明,四川省2018年农村集体森林资产总经济价值为93 300.11亿元,相当于2018年四川省生产总值的229.36%,单位面积价值为1 919.76万元/km~2。在核算的6类生态功能中,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占比最大,为43.69%。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丰岐  林智钦  谢高地  
自然资源价值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特性,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评估基本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学术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构耦合生态资产的世界生态经济模型,提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