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
- 2023(1229)
- 2022(978)
- 2021(753)
- 2020(625)
- 2019(1300)
- 2018(1232)
- 2017(2645)
- 2016(1240)
- 2015(1389)
- 2014(1099)
- 2013(1131)
- 2012(1092)
- 2011(958)
- 2010(1048)
- 2009(1116)
- 2008(746)
- 2007(637)
- 2006(618)
- 2005(506)
- 学科
- 济(8196)
- 经济(8195)
- 融(4769)
- 金融(4769)
- 业(4081)
- 银(3580)
- 银行(3580)
- 行(3533)
- 企(3449)
- 企业(3449)
- 管理(3373)
- 中国(3185)
- 地方(2746)
- 产业(2582)
- 技术(2378)
- 业经(2367)
- 中国金融(2323)
- 方法(1913)
- 地方经济(1731)
- 数学(1658)
- 数学方法(1655)
- 技术管理(1541)
- 农(1470)
- 总论(1380)
- 信息(1326)
- 信息产业(1304)
- 农业(1254)
- 事业(1214)
- 制(1065)
- 发(980)
- 机构
- 学院(16686)
- 大学(15861)
- 济(9765)
- 经济(9626)
- 管理(6646)
- 研究(5758)
- 理学(5722)
- 理学院(5672)
- 管理学(5644)
- 管理学院(5606)
- 中国(5247)
- 财(3685)
- 经济学(3566)
- 经济学院(3152)
- 中心(3009)
- 财经(2982)
- 京(2936)
- 经(2685)
- 科学(2670)
- 融(2502)
- 金融(2460)
- 江(2394)
- 所(2373)
- 银(2333)
- 银行(2273)
- 财经大学(2201)
- 行(2150)
- 研究所(2149)
- 院(2137)
- 商学(2109)
共检索到2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在中央的科学决策引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世界经济已逐渐走出低谷,但是复苏的道路还很漫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世宏 郑江淮
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转型国家的产业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外贸出口额大幅缩减,但更为主要的是发展中转型国家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自身所处的国际低端产业价值链所致。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必须依赖自主创新。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回报过低是目前制约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升级的主要瓶颈。为此,必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淘汰竞争对手的效应,尽快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报酬,实现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增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祖跃 彭骥鸣 胡学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环节。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引导效应。本文分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制度因素,并提出完善税收激励制度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税收激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家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戚文海 林跃勤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俄罗斯深刻彰显了能源经济主导下的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俄罗斯高层各界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不断地作出反思,这种反思是俄罗斯以科技创新应对此次危机的逻辑起点。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学视野展开了对俄罗斯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解析,认为俄罗斯继续强化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突出特征是将应对金融危机与解决发展问题有机的结合。国际金融危机中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的强化内在地规定了俄罗斯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深厚的科技与创新积淀是俄罗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根本的保障。在这一进程中,国家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埃德蒙·菲尔普斯
一个国家的活跃性主要表现为创新及其在商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创新无论从消费、发展还是营销的角度看,都非常值得关注。它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带来更高的工资水平,提高国家的活跃性和世界地位。消费作为产业链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能有效检验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创新,使产业链不断持续下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消费也越来越多,中国必须实现自给自足,要特别注意创新,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不是主要依赖其他国家。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局势下,消费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如果能够储蓄得少一点,就能够刺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减少失业率。为应对更多的出口需求,中国应把资源从出口方面调转过来,要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从产业链供应链视角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基本健全,但存在部分领域若干环节缺失或薄弱的情况,也有若干细分领域在部分环节形成了一定长板优势。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卡点”因素复杂,包括基础研究能力和存量积累不足,引领全球科技进步方向和趋势的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数量少,后发国家改变已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具有较大难度。现阶段,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应摸清“卡点”,想方设法补齐短板和缺项,最大限度筑造产业链局部优势,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供应链 自主可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结合自身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先行先试多项改革措施,提升全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动力2013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拉开了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序幕。改革实施以来,广西结合自身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菁菁
文章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影响,指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必须把短期启动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加快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城市经济 影响 转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在总结产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作出理论假设,提出经济增长和产业创新具有反方向周期运动的规律,金融危机时期是产业创新的高活跃期,并从历史上金融危机和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金融危机对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产业创新要素的推动作用,在理论上论证了金融危机时期是产业创新的高活跃期。最后,研究了在新一轮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创新的优势和壁垒,提出了抓住战略机遇,推动产业创新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松青 余建辉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经济危机后的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并与木材加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行业进行横向比较,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恢复,但由于技术效率大幅下降,即使技术进步指数提高,后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恢复速度仍然趋缓。最后,对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琴芬
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获得的重要启示有四个方面: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第二,开拓国内市场必须要有更加宏观的思路,知难而进,配套改革;第三,必须长期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第四,必须高度且长期重视发展中小企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发展 消费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本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新政中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本次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在下一步财税政策选择中,应借鉴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增强财税政策的时效性、长效性,在构建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词:
以史为鉴 金融危机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