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340)
2022(5511)
2021(5389)
2020(4331)
2019(9978)
2018(9930)
2017(17520)
2016(10391)
2015(12445)
2014(12811)
2013(11548)
2012(10622)
2011(9491)
2010(9633)
2009(8255)
2008(7803)
2007(7046)
2006(6019)
2005(5283)
作者
(28437)
(23678)
(23131)
(22121)
(14660)
(11383)
(10932)
(9200)
(9162)
(8613)
(8182)
(7779)
(7639)
(7430)
(7411)
(7297)
(7091)
(6933)
(6913)
(6701)
(6064)
(5908)
(5769)
(5597)
(5566)
(5342)
(5303)
(5052)
(5015)
(4972)
学科
(28805)
经济(28761)
管理(23320)
(18880)
(15175)
企业(15175)
教学(13510)
理论(11354)
中国(10117)
(9929)
地方(9526)
方法(8905)
学法(8632)
教学法(8632)
教育(8597)
(8150)
(7365)
(7283)
数学(7186)
业经(7112)
(6933)
数学方法(6906)
技术(6881)
学理(6638)
学理论(6638)
农业(6490)
(5333)
(4773)
银行(4751)
(4662)
机构
学院(134970)
大学(126697)
研究(44909)
管理(42327)
(38905)
经济(37506)
理学(35596)
理学院(35023)
管理学(34053)
管理学院(33796)
中国(31030)
科学(30288)
(28441)
技术(25255)
(24202)
(24016)
师范(23871)
(23311)
职业(23085)
(23057)
研究所(21101)
中心(21054)
业大(20640)
(19581)
农业(18918)
(18878)
师范大学(18846)
教育(18317)
北京(17603)
技术学院(17534)
基金
项目(89950)
研究(72434)
科学(68510)
基金(56899)
(49518)
国家(48965)
(40912)
科学基金(40891)
教育(38754)
社会(38695)
社会科(36210)
社会科学(36201)
编号(34342)
(33546)
基金项目(30707)
成果(29201)
课题(26716)
自然(25896)
自然科(25261)
自然科学(25250)
自然科学基金(24756)
(23202)
资助(22443)
重点(21251)
(20188)
项目编号(19636)
(19259)
规划(18919)
(18543)
(18437)
期刊
(47250)
经济(47250)
教育(41000)
研究(39415)
中国(38058)
(21885)
学报(21790)
技术(18429)
科学(18341)
(16556)
大学(16278)
职业(15692)
管理(15636)
农业(14816)
学学(14617)
技术教育(10238)
职业技术(10238)
职业技术教育(10238)
(8984)
金融(8984)
业经(8898)
(8882)
论坛(8882)
图书(8531)
(7908)
(7374)
(6843)
财经(6800)
经济研究(6479)
科技(6463)
共检索到206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中明  罗勇武  
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岗位要求,以完成台钻的制造任务为主线,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五门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紧密联系的课程群,采用能力本位的模式对课程群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在教学上侧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思考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与顺德及周边地区制造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表明,新教学体系学生参与程度高、学习主动性强,在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秋梅  何良胜  
在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课程群重构过程中,以培养图纸识读、造型与测绘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造型与测绘》课程;以培养机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分析与应用》课程;以培养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在每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项目,并以大型综合项目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统整起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兴凯  鞠永胜  
本文介绍了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课程群体系结构的建立及内容的定向选择与整合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雅梅  栾学钢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的目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每门课程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教学的一般进度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珠  叶家飞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既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又带有较强的专业色彩,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简单来说,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以及教学环境三大方面的问题。只要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勇于进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就一定会解决现有问题,发挥应有作用,实现自身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少华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非常重要。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化改革,不断推进高职创新教育,一要运用课程特点,培养创新精神;二要改进教学方法,开发创新能力;三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简祖平  李振陆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本文就如何改革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丽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新形势下上海郊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农经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目标,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出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丽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新形势下上海郊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农经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目标,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出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支武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同时还包括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应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文章在分析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薛铜龙  姚亚昔  张晓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身边教学法"工程教育理念,以课程理论知识、身边机械工程的机构与零部件为核心,构建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程快速教学体系,并以家用滚筒式洗衣机为例,具体介绍实验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工程基础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课程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思义  
本文认为,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训的教学中,应通过灌输工程意识、合理选题、科学指导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机械设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德云  陈国华  曹庆景  
药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能力本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整合了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解决以往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脱离的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龙根  杨福祥  孟鑫沛  
中高职衔接作为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职教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契合度差,专业设置衔接困难;课程内容重复或断层,课程体系衔接失效;就业岗位职业标准界定不清,职业能力衔接模糊。采取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逐层推进的技术路径,细分机械制造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构建中高职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衔接模型,以解决中高职衔接的本质问题,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合理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李显宁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结合职业分析,以就业导向为原则,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