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
2023(30)
2022(22)
2021(24)
2020(12)
2019(27)
2018(21)
2017(41)
2016(14)
2015(23)
2014(15)
2013(16)
2012(15)
2011(9)
2010(16)
2009(11)
2008(15)
2007(11)
2006(6)
2005(6)
作者
(60)
(45)
(32)
(29)
(25)
(20)
(19)
(16)
(15)
(15)
(14)
(13)
(13)
(13)
(13)
(12)
(12)
(11)
(11)
(11)
(10)
(10)
(10)
(10)
(10)
(9)
(9)
(9)
(9)
(9)
学科
教育(74)
教学(55)
思想(54)
政治(53)
思想政治(51)
政治教育(51)
治教(51)
理论(51)
德育(50)
学法(48)
教学法(48)
学理(46)
学理论(46)
中国(39)
工作(25)
(19)
经济(19)
管理(17)
学校(16)
读者(15)
(14)
书馆(14)
图书(14)
图书馆(14)
职业(13)
(12)
技术(12)
高等(12)
业经(11)
(10)
机构
学院(191)
大学(184)
职业(88)
技术(69)
技术学院(62)
职业技术(62)
(56)
中国(46)
(44)
(43)
书馆(39)
图书(39)
图书馆(39)
管理(39)
教育(38)
师范(37)
(37)
研究(33)
师范大学(32)
(32)
(31)
(31)
(30)
理学(30)
理学院(30)
经济(28)
(27)
管理学(27)
管理学院(27)
业大(26)
基金
研究(146)
项目(124)
教育(106)
(98)
科学(78)
课题(76)
编号(75)
(66)
(55)
社会(54)
社会科(49)
社会科学(49)
教学(46)
(45)
成果(45)
(45)
规划(45)
(44)
实践(43)
年度(43)
(43)
高校(43)
主持(41)
主持人(41)
改革(41)
(41)
基金(38)
重点(38)
(36)
育人(36)
期刊
教育(135)
中国(122)
(65)
经济(65)
研究(51)
技术(48)
职业(45)
高等(45)
图书(44)
学报(42)
书馆(40)
图书馆(40)
技术教育(38)
职业技术(38)
职业技术教育(38)
(35)
大学(35)
农业(33)
(33)
论坛(33)
(33)
(31)
高等教育(28)
学学(26)
职教(26)
(22)
经济师(19)
会计(17)
(17)
财政(17)
共检索到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正元  张爱龙  
进入新疆辽阔的塔里木盆地,处处可见闻名于世、朴实无华的胡杨。或傲然独立,或片片成荫,即便失去生命,仍是枝干挺拔,似在诉说与风沙干旱抗争的历史与悲壮,生命的不屈和灿烂;生者则一如往昔,在极度干旱之地顽强展示生命的辉煌,体现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追求和向往,向人们演绎着那生者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传奇故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盛杰  
本文介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主动配合学校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参与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帅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意识不够坚定、机制不够完善、组织流于形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不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抗疫精神”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工作现状,进而提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崇玲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高校应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成就的全面介绍、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把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伟业的历史价值,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世彬  王梦林  
劳模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开展了劳模精神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劳模特聘教授团队、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劳模文化教育展示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劳模理论研究和课程教材开发为支撑,以新时代劳模精神教育中心为抓手,构建了以劳模精神引领的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劳模精神育人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唐明超  刘德鹏  杨卫国  杨华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论断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思想和实践遵循。践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路径,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是开展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庆宇  
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北京农业大学几位教师奔赴河北曲周,开展黄淮海平原科学治碱大会战。从那时起的46年间,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我校师生持续扎根燕赵大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接续奋斗中形成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曲周精神秉承我校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自强不息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跃  
郑辟疆自1918年起,连续担任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校长(及后来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达51年。他倡导"诚、谨、勤、朴"四字校训,推崇"诚则能谨,勤则能朴"之原则,他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师生,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关心毕业生和校友的事业发展。对于当前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温福  周宇飞  李晓安  马殿荣  于海秋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高等农林教育迫切需要强化以新农科建设为主线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农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人才培养,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应融入对"农匠"精神的培养,"农匠"精神具有技艺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培养"农匠"精神可以采取专业素质教育升级与通识教育融通,产业、科研与专业教育融通,多维度的教育资源与素质教育融通的机制,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多重教育行动等途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康龙  余丽  
一、"勤禾"校园文化精神之诠释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勤禾"精神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对学生层面即勤学勤练,茁壮成长;对教师层面即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弘扬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传统。"勤禾"精神是嘉职院60年发展的重要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菊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育人活动来实现的。在大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明晰教书育人必须体现和贯彻服务,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统一,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方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刚  李霞  陈敬峰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后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1994年~1999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曲线均呈现平行、重合与水平状态,即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每年生长量大小趋于一致;应急输水后(2000年~2004年,下同)不同离河距离生长量曲线不平行、不重合、不水平,即不同离河距离胡杨生长量不一致。结合喀尔达依断面应急输水前地下水埋深值及6次应急输水资料,对胡杨生长量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前,不同离河距离地下水埋深的一致性决定了胡杨生长量基本相同,当地下水埋深在9m时,胡杨一级枝年轮仍具有有限的生长量;应急输水后,随输水总量增加及地下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阳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2月9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创办大学就是创建一种精神。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就是人类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凝结,是人类追寻卓越的超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性中理想光辉的放大,并且要求以一种学科化的方式加以传承。未来30年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着力解决如何让大学教育真正适应人类文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邦彦  赵明安  雷建龙  
本文主要结合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以船为伴、与船同行、兴船强校——行业性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成效",介绍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协同育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该项目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围绕国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不断深化教产对接的办学体制改革,构建了运行有序的"以船为伴、三层四方"协同育人框架,完善了以"与船同行、三海一工"为典型特征的船舶类专业四方协同建设模式,形成了"兴船强校、三同四共"行业性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职能部门主导、行业组织引导、学校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夏君  
要以体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惟一一所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