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5)
2023(10336)
2022(8801)
2021(8145)
2020(6749)
2019(15160)
2018(14659)
2017(28464)
2016(15592)
2015(16876)
2014(16456)
2013(16049)
2012(15195)
2011(13450)
2010(13593)
2009(12424)
2008(12643)
2007(11235)
2006(10116)
2005(9084)
作者
(46645)
(38739)
(38442)
(36478)
(25082)
(18767)
(17380)
(15057)
(14931)
(13953)
(13202)
(12946)
(12665)
(12542)
(12225)
(11984)
(11796)
(11606)
(11473)
(11369)
(9892)
(9534)
(9324)
(9048)
(8853)
(8608)
(8598)
(8548)
(7802)
(7715)
学科
(57266)
经济(57188)
(54201)
管理(53006)
(46470)
企业(46470)
方法(26490)
(24010)
数学(23697)
数学方法(23425)
(17106)
财务(17088)
财务管理(17057)
(16856)
企业财务(16423)
中国(14631)
(13950)
业经(13000)
(12729)
贸易(12723)
(12441)
(12055)
(11225)
农业(11162)
(10801)
银行(10759)
(10062)
(9668)
金融(9668)
技术(9617)
机构
学院(220211)
大学(220160)
(91332)
经济(89525)
管理(85901)
研究(76209)
理学(74520)
理学院(73749)
管理学(72509)
管理学院(72137)
中国(59795)
科学(47203)
(46486)
(45823)
(44045)
(39791)
业大(36032)
财经(35997)
研究所(35911)
农业(35100)
中心(35078)
(33463)
(32883)
北京(28722)
(27525)
经济学(27379)
财经大学(26953)
(26103)
(25524)
师范(25068)
基金
项目(148091)
科学(117051)
基金(110462)
研究(101491)
(99191)
国家(98353)
科学基金(83904)
社会(65582)
社会科(62328)
社会科学(62310)
基金项目(58172)
自然(57777)
自然科(56511)
自然科学(56491)
(56485)
自然科学基金(55560)
(49069)
教育(46164)
资助(45882)
编号(38915)
重点(33423)
(33161)
成果(31259)
(30986)
(30733)
科研(29304)
创新(28982)
计划(28633)
教育部(28062)
(27449)
期刊
(97708)
经济(97708)
研究(64157)
中国(41478)
学报(39794)
(38352)
(38292)
科学(35086)
管理(32177)
大学(29520)
学学(28406)
(26754)
金融(26754)
农业(25469)
财经(18176)
教育(17719)
经济研究(17034)
业经(15956)
技术(15661)
(15413)
(13658)
问题(12552)
(11333)
(11004)
业大(10494)
财会(10449)
技术经济(10224)
理论(10036)
国际(9965)
商业(9837)
共检索到328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曙伟  黄宗福  
以股抵债意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以股抵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本文以电广传媒大股东以股票抵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例,研究了在以股抵债方案设计中的定价问题、对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影响、对流通股股东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以股抵债目标的可信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以股抵债方案中,过高的定价损害了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方案中的保护性安排并未起到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作用。以股抵债目标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以股抵债不仅不能改善公司治理,还可能成为大股东套现的合法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若微  
由于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现况,使得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核心内容发生了改变。而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都普遍缺乏对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界定以及一个合理的度量方法,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春艳  张昕  
中国的资本市场,控股股东普遍存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有通过非效率投资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动机,公司治理是制约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减少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机制,公司治理是否能很好地抑制大股东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是否会受到大股东持股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会弱化利益冲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利益冲突也能抑制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支持上述结论,公司治理会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在大股东控制权较低和不存在两权分离时表现更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鹭  罗文超  
2001年12月,三联集团对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与债务重组,成为其最大控股股东(直到2007年年底),公司的名称也变更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三联商社自2004年利润开始持续下降,2006年仅有116万元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750万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来源则是控股股东三联集团高达900多万元的资金占用费。三联集团正是通过关联采购交易实现资金占用这一主要手段来掏空上市公司三联商社的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鲁平  李一婧  段兴民  崔珊珊  
文章以2010—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终极所有权的性质和结构与负债水平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负债水平呈倒U型关系,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受到成长性的影响而变弱;另外,考虑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性质,地方所属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和两权分离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次之,中央直属上市公司最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吴少凡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辉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秀华  张峥  周铭山  
在我国新兴市场,公司代理成本主要表现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A股上市公司到法律约束与信息披露环境更好的市场(同时发行H股或其他境外流通股)交叉上市是否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本文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及公司价值、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控制了交叉上市的"自选择"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够有效约束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这为前述结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视角,文章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以金字塔控股结构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静雯  
本文以2014~2022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股东大会有关债券发行议案的中小股东投票数据,深入探究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减轻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小股东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李春玲  卢闯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概念出发,以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以及集团控制性质作为控股股东的特征变量,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上述3个特征显著地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