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6)
2023(6354)
2022(4620)
2021(4263)
2020(3340)
2019(7429)
2018(7316)
2017(12768)
2016(8165)
2015(9894)
2014(10232)
2013(8846)
2012(7748)
2011(6849)
2010(7082)
2009(5935)
2008(5816)
2007(5126)
2006(4727)
2005(4453)
作者
(20073)
(16573)
(16352)
(15936)
(10462)
(7750)
(7706)
(6519)
(6434)
(6004)
(5636)
(5570)
(5298)
(5186)
(5141)
(5107)
(5077)
(4984)
(4949)
(4752)
(4361)
(4101)
(4050)
(3981)
(3787)
(3761)
(3725)
(3681)
(3366)
(3352)
学科
(23439)
经济(23412)
管理(18869)
(17649)
中国(17116)
(13607)
企业(13607)
教育(9816)
(9217)
理论(7629)
业经(7585)
教学(7084)
方法(6825)
农业(6413)
地方(5890)
技术(5844)
(5517)
数学(5459)
数学方法(5299)
(5199)
发展(4876)
(4858)
(4589)
产业(4489)
学校(4350)
学法(4241)
教学法(4241)
(4053)
(4021)
信息(3869)
机构
大学(101586)
学院(100455)
研究(35626)
(34055)
经济(32955)
管理(32371)
理学(27611)
理学院(27186)
管理学(26358)
管理学院(26172)
中国(22639)
(22639)
科学(20519)
(19822)
师范(19695)
教育(19385)
(17552)
(17307)
技术(16767)
职业(16601)
(15748)
研究所(15609)
师范大学(15604)
中心(15298)
北京(14758)
(14315)
(13741)
(13469)
业大(13340)
财经(12325)
基金
项目(65376)
研究(55660)
科学(52766)
基金(43200)
(36180)
国家(35753)
社会(32928)
教育(31665)
社会科(30902)
社会科学(30896)
科学基金(30733)
(28312)
编号(25896)
(24782)
基金项目(22225)
成果(21786)
课题(21068)
(17913)
自然(17575)
自然科(17194)
自然科学(17190)
自然科学基金(16860)
资助(16466)
规划(16070)
重点(15794)
(15187)
(15049)
项目编号(14904)
大学(14664)
(14173)
期刊
(39273)
经济(39273)
教育(38575)
研究(35200)
中国(32896)
技术(15450)
职业(14574)
(14150)
学报(13581)
管理(13110)
科学(12505)
(12435)
大学(12291)
农业(9952)
技术教育(9760)
职业技术(9760)
职业技术教育(9760)
学学(9646)
(7518)
论坛(7518)
业经(6856)
图书(6652)
(6625)
金融(6625)
经济研究(6243)
财经(6208)
高等(5953)
(5753)
(5720)
问题(5617)
共检索到163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杰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分析了其职业化倾向,阐述了以职业化导向的学业规划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职业化导向的学业规划实施策略,包括培养专业兴趣、进行良好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培养成熟的社会行为能力和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加强社会实践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伏云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总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缺少就业前的思考和心理准备,大部分没有一个完善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规划还没有得到重视。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规划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开宇  马俊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在就业能力提高中如何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蕾  孙尧  
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普通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必须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从而培养大学生能担当未来重任的核心能力;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意义,提出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导向提高就业力等途径,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盖世洲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面对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培养越来越重要,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此,从当代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淡薄的现状入手,探析其根本原因,呼吁高校注重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教育,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德军  张红旗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时间滞后、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全程化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目前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社会劳动就业大环境带来的挑战。例如:我国就业与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因素带来就业阻力;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转型造成用工人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长缨  
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差异也反映出高校的竞争力水平的不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需要走出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美娟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综合能力。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自身实力不足、就业技能不熟练及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就业指导不力等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文章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强  尹洁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认为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夯实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重视求职技能、技巧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之帅  尚广海  王震  
在对安徽省6所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从性别、生源地、学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四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差异化对比分析。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等方面论述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通过深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就业指导、重视基地建设、加强联合培养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锐  丁敏娜  夏红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扩展就显得更加重要,能够使学生们的职业生涯更加具有规划性,能够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能够使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文军  曹辉  柴春兰  方怡  石剑  刘青广  罗静  
规划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职业探索与奋斗的征程,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过程。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增强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和推动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力,保障职业规划落实的根本途径。通过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实践能力提升的辩证关系,提出实践能力提升策略:转变人才观念与培养模式;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多层次的创新教育体系;强化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晶  吴昌林  
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研究旨在打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单一、贫乏的指导局面,建立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即"国家政策上提携、社会职业上匹配、学校指导上强化、学生能力上定位"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桂华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本文立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际,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提出了就业指导中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