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6)
- 2023(12743)
- 2022(10599)
- 2021(9738)
- 2020(7731)
- 2019(17204)
- 2018(16819)
- 2017(30624)
- 2016(17240)
- 2015(19569)
- 2014(19062)
- 2013(18666)
- 2012(17654)
- 2011(16065)
- 2010(16596)
- 2009(15189)
- 2008(15259)
- 2007(14085)
- 2006(12960)
- 2005(12156)
- 学科
- 济(70482)
- 经济(70420)
- 业(50262)
- 管理(48431)
- 企(39052)
- 企业(39052)
- 中国(25975)
- 农(24114)
- 地方(22196)
- 方法(20328)
- 业经(19333)
- 技术(17559)
- 农业(16573)
- 数学(16384)
- 财(16177)
- 数学方法(16118)
- 制(15271)
- 学(14939)
- 银(14571)
- 银行(14532)
- 行(14123)
- 融(13797)
- 金融(13795)
- 理论(13435)
- 发(12807)
- 贸(12554)
- 贸易(12535)
- 教育(12518)
- 易(12044)
- 地方经济(11830)
- 机构
- 学院(244291)
- 大学(238271)
- 济(97622)
- 经济(95278)
- 研究(92490)
- 管理(85215)
- 中国(71021)
- 理学(70548)
- 理学院(69642)
- 管理学(68352)
- 管理学院(67907)
- 科学(56987)
- 京(53059)
- 所(48854)
- 财(46559)
- 农(45636)
- 研究所(43808)
- 江(41516)
- 中心(41468)
- 范(36511)
- 师范(36152)
- 业大(35678)
- 农业(35122)
- 财经(34792)
- 北京(34710)
- 院(33742)
- 州(33557)
- 省(31611)
- 经(31339)
- 技术(29926)
- 基金
- 项目(153684)
- 科学(119870)
- 研究(117210)
- 基金(105003)
- 家(92416)
- 国家(91504)
- 科学基金(76454)
- 社会(71846)
- 社会科(67830)
- 社会科学(67817)
- 省(64801)
- 基金项目(54612)
- 教育(54478)
- 划(53738)
- 编号(48792)
- 自然(46707)
- 自然科(45582)
- 自然科学(45573)
- 自然科学基金(44706)
- 资助(42146)
- 成果(40869)
- 发(40390)
- 课题(37179)
- 重点(36348)
- 创(35109)
- 创新(32845)
- 部(32380)
- 发展(32331)
- 展(31775)
- 年(30007)
- 期刊
- 济(123118)
- 经济(123118)
- 研究(80681)
- 中国(63214)
- 农(44556)
- 教育(41509)
- 学报(38639)
- 科学(35852)
- 管理(35389)
- 财(34986)
- 农业(30517)
- 大学(29138)
- 融(28164)
- 金融(28164)
- 学学(26973)
- 技术(24107)
- 业经(22326)
- 经济研究(19044)
- 财经(17313)
- 业(16728)
- 问题(15863)
- 经(15163)
- 科技(13133)
- 职业(12685)
- 坛(12577)
- 论坛(12577)
- 技术经济(12366)
- 贸(12266)
- 图书(11860)
- 世界(11370)
共检索到40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三希 刘希 孙海琳
科技创新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而耐心资本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其发展壮大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动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阐释了耐心资本的定义及其与传统资本的差异,并深入探讨了耐心资本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当前,中国的耐心资本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共同构成,面临着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出短期化倾向、各类资本的长期投资意愿不足、现有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中存在多个堵点,以及耐心资本的退出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围绕耐心资本的培育路径,本文提出三条针对性政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长期导向,以政策定力激发耐心资本活力;二是分类精准施策,培育类型多元的耐心资本;三是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精准赋能关键技术领域科技企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廷辰
<正>近年来,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对增加长期耐心资本愈发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部分,也明确提出要“发展耐心资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温磊 李思飞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资本回报率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的核心内涵在于长期视角、价值共创和稳健持守,具有较强的投资理念和坚守原则,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因而可以成为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耐心资本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及激发企业的长期导向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行业竞争激烈及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中,耐心资本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效应更明显。基于此,为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要发挥好“有形之手”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资金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等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绿色发展、创新投资等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领域。企业应主动寻求并有效利用耐心资本,将耐心资本更多应用于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服务。同时,企业还需树立长期导向,制定并执行稳健的发展战略,以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素,创新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生产资料是其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为此,应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涉农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祥智 谢东东
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是准确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的前提。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产业特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维度展开,高素质的新农科人才是其第一要素,创新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生产资料是其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为此,应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涉农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刘锦涛
<正>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新概念,“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并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结合,表明了要正确引导资本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长期的、持续的、有耐心的资本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突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新质生产力反映生产力的新性质、新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概括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产业以及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途径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深度融合中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当前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产业基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超前部署和培育未来产业也就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突出在建立人才高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突出科技企业家的作用。相应地建立激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建立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创新高地。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培育 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永志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电工电气)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践行“三个转变”,发挥“三个作用”,锚定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发挥特高压装备国际领先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俊华
<正>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要素配置实现结构重组和效率改善当前,以数字技术颠覆式应用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使得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构建对创新更为友好的要素资源支持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带动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环境友好等特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新技术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带来新赛道、数据等新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科技—产业—金融”顺畅循环、强大国内市场有力支撑、产业基础积淀和高素质劳动者、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六个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孕育形成的结果。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促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构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高素质劳动者和产业基础,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 产业 金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刘美平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生产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就高质量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是新核心生产要素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数据、信息、网络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因其自身的强渗透性、多兼容性、超时空性扩散力,具备了驾驭和整合传统核心生产要素资本的能力,成为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发性突破口。新质生产力是群体性新科技体系和全产业链升级支撑的生产力,前沿性基础科学与开发性应用科学协同创新、全产业链集成优化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式发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生产关系,国有企业和民族性私有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微观载体,建构高效有为政府与高效公平市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为新质生产力规范发展秩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新机制、开创新场域、开辟新赛道、营造世界和平新环境来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琪嘉 刘浩杰 徐斯
<正>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金融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而实现科技创新、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科技和金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打好金融赋能“组合拳”,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和转型发展需求,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和路径,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开年以来,甘坑社区作为深圳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更因其积极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之路、大力构建新型社区关系,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甘坑社区以中华文化与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静美和活力兼有、乡情同都市共生的方式,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艺术节、凤凰谷花展等一系列活动,展现出了一幅蓬勃发展的画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性?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怎样的历史迫切性和客观必然性?怎样才能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遵循哪些客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上述问题是本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结构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