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6)
- 2023(14233)
- 2022(11682)
- 2021(10410)
- 2020(8457)
- 2019(19338)
- 2018(18716)
- 2017(36009)
- 2016(19403)
- 2015(21836)
- 2014(22020)
- 2013(22088)
- 2012(21122)
- 2011(19244)
- 2010(19698)
- 2009(18565)
- 2008(17661)
- 2007(16238)
- 2006(14409)
- 2005(13384)
- 学科
- 济(91921)
- 经济(91844)
- 业(53734)
- 管理(53668)
- 企(41448)
- 企业(41448)
- 方法(33278)
- 中国(31665)
- 数学(28979)
- 数学方法(28743)
- 融(27617)
- 金融(27614)
- 地方(27481)
- 农(27076)
- 银(26036)
- 银行(26003)
- 行(25223)
- 业经(22068)
- 财(20892)
- 制(18869)
- 农业(18605)
- 环境(18493)
- 学(17973)
- 贸(16595)
- 贸易(16579)
- 易(16012)
- 地方经济(14581)
- 产业(14298)
- 发(14242)
- 技术(13836)
- 机构
- 学院(285073)
- 大学(280531)
- 济(123050)
- 经济(120412)
- 管理(104324)
- 研究(102306)
- 理学(88063)
- 理学院(87040)
- 管理学(85678)
- 管理学院(85152)
- 中国(82489)
- 科学(61655)
- 京(60069)
- 财(55948)
- 所(52753)
- 农(51824)
- 中心(48358)
- 研究所(47623)
- 江(45208)
- 财经(43581)
- 业大(42355)
- 农业(40499)
- 经(39273)
- 北京(38586)
- 经济学(38384)
- 范(37836)
- 师范(37433)
- 州(36748)
- 院(36636)
- 经济学院(34781)
- 基金
- 项目(183118)
- 科学(143069)
- 研究(136489)
- 基金(129191)
- 家(112036)
- 国家(111045)
- 科学基金(94032)
- 社会(86317)
- 社会科(82055)
- 社会科学(82032)
- 省(74991)
- 基金项目(68130)
- 划(61853)
- 教育(60985)
- 自然(57726)
- 自然科(56285)
- 自然科学(56270)
- 编号(56142)
- 自然科学基金(55237)
- 资助(52136)
- 发(46942)
- 成果(45398)
- 重点(42069)
- 课题(39947)
- 部(39346)
- 创(39082)
- 发展(38126)
- 展(37483)
- 创新(36620)
- 国家社会(35375)
- 期刊
- 济(142767)
- 经济(142767)
- 研究(86733)
- 中国(61580)
- 农(49191)
- 学报(43308)
- 财(42584)
- 融(41595)
- 金融(41595)
- 科学(40134)
- 管理(37535)
- 农业(32643)
- 大学(32540)
- 学学(30784)
- 教育(30595)
- 技术(25451)
- 业经(25108)
- 经济研究(22588)
- 财经(21449)
- 问题(19098)
- 经(18556)
- 业(17289)
- 技术经济(15098)
- 贸(14795)
- 商业(14227)
- 理论(13748)
- 科技(13193)
- 统计(13138)
- 版(12963)
- 国际(12937)
共检索到445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婧 江航翔
本文在分析绿色金融的内涵以及金融体系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从利用绿色金融体系助推低碳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释发展绿色金融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路径。作者提出政策工具引导、扩大金融服务领域、金融工具创新、以绿色投资带动环境友好产业发展等措施,并提出构建低碳产业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风险 绿色投资 低碳产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婧 江航翔
本文在分析绿色金融的内涵以及金融体系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从利用绿色金融体系助推低碳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释发展绿色金融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路径。作者提出政策工具引导、扩大金融服务领域、金融工具创新、以绿色投资带动环境友好产业发展等措施,并提出构建低碳产业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风险 绿色投资 低碳产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产业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宏丹 曹玉昆
绿色金融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政策,推动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影响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绿色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低碳产业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鹏飞 刘晓明
“双碳”目标对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必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文章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绿色低碳 传统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颖博 王文平 李文文
为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文章以硫排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耗过程中硫排放脱钩状态及其强度演变的解析,试图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产业未来绿色发展铺平道路。研究发现:(1)整个工业部门将长期维持弱脱钩状态,除了采掘业的脱钩程度越来越弱直至耦合外,其他产业类型皆呈现出反向的趋势。(2)硫排放强度情况与脱钩状态相互映射和解释,即只有采掘业硫排放强度越来越强,其他产业类型均是越来越弱。(3)在硫排放强度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中,产业结构效应产生的影响偏弱,能源强度效应对硫减排的贡献最大,而未来硫减排最主要的短板体现在能源结构效应方面。基于此,现有政策在制定中应更有针对性:采掘业是未来需重点整治的产业;短期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是降低中国工业硫排放强度的最佳捷径;而长期应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向努力,尤其是能源结构方面效果将会更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路
发展绿色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重要目标,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地区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陕南为例,深入分析了其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进一步从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创新投入扶持机制、促进区域合作、壮大龙头企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产业 结构调整 政策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洪瑞 吴平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赓续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破解环境约束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绿色金融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为推进农业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外部性和长尾效应的理论视角,建构绿色金融与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逻辑、互动逻辑和实践逻辑,化解农业生态低碳转型的融资约束、特征约束和现实约束,厘清绿色金融对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及二者的良性互动效应,并提出绿色金融助力中国特色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明贵 顾东明 邱均远
探寻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有待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TOE框架,采用fsQCA和N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耦合对绿色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单一因素并非高绿色发展效率的必要条件;产生高绿色发展效率的组态有4条并可归结为3种类型,即以社会关注为主导的外部环境推动型,以政府注意力和技术创新所构成的技术—组织型,以技术、组织和环境所构成的内外联动型。其中,社会关注和技术条件在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绿色发展道路中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以为各地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绿色发展 TOE框架 NCA fsQCA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宫海鹏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而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绿色信贷是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绿色信贷政策助推低碳农业发展,是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可有效提高绿色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使其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进一步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为此,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积极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及时掌握绿色信贷政策,扎实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大力强化绿色信贷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笛 朱江璐
首都功能定位与绿色金融发展相结合首都功能定位与区域协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北京时,提出其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是首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与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相一致。就首都的绿色金融实践而言,2017年10月,《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殿伟 文桂江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低碳经济创新的两个支撑点,从政府、企业、产业链和区域4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方式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琳 林善浪
中国金融发展是绿色的吗?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如何影响经济效率?虽然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依旧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因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是引发粗放式增长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两个层面,将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综合起来从结构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体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潜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金融发展并不是绿色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低碳绿色转型尚未表现出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对不同金融部门影响碳排放的机制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发展经由技术创新渠道,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效率,减少碳排放;而银行部门发展经由城市化渠道产生了显著的碳排放效应。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股票市场的作用要强于银行部门,即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碳排放 技术创新 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明星
当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技术升级、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金融租赁公司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正当其时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必将对经济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