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2)
2023(11014)
2022(8773)
2021(7897)
2020(5769)
2019(13025)
2018(12545)
2017(23106)
2016(12494)
2015(13480)
2014(13606)
2013(13493)
2012(13055)
2011(11998)
2010(12366)
2009(11351)
2008(10920)
2007(10114)
2006(9349)
2005(8421)
作者
(37198)
(31235)
(31185)
(29325)
(19484)
(14882)
(13835)
(12032)
(11990)
(11159)
(10745)
(10315)
(10103)
(9825)
(9711)
(9509)
(9105)
(8961)
(8885)
(8846)
(7902)
(7703)
(7495)
(7113)
(7062)
(7033)
(6967)
(6956)
(6447)
(6317)
学科
(59504)
经济(59444)
(33709)
管理(30602)
(30261)
中国(22343)
地方(22077)
农业(20388)
(20271)
企业(20271)
业经(17361)
方法(14599)
(13765)
数学(12510)
(12335)
数学方法(12291)
环境(11745)
(11691)
地方经济(11281)
(11095)
金融(11094)
(11089)
银行(11071)
(10837)
发展(10718)
(10685)
(10592)
农业经济(9395)
(9157)
贸易(9144)
机构
学院(181062)
大学(174862)
(75332)
经济(73518)
研究(69119)
管理(63691)
理学(52977)
中国(52703)
理学院(52304)
管理学(51411)
管理学院(51058)
科学(41180)
(38291)
(37119)
(34847)
(34689)
中心(31621)
研究所(31174)
(30179)
农业(27451)
业大(27315)
(27025)
师范(26772)
财经(25617)
(25013)
北京(24667)
(24479)
(24432)
(23116)
经济学(22745)
基金
项目(116826)
科学(91728)
研究(90254)
基金(81170)
(70376)
国家(69651)
科学基金(58886)
社会(58257)
社会科(54944)
社会科学(54932)
(48948)
基金项目(42049)
(39719)
教育(39626)
编号(37599)
自然(33864)
(33145)
自然科(33005)
自然科学(33001)
自然科学基金(32352)
资助(31390)
成果(31140)
课题(27546)
发展(27206)
(26709)
重点(26565)
(24655)
(24358)
国家社会(24124)
创新(22981)
期刊
(101218)
经济(101218)
研究(58747)
中国(47679)
(42014)
学报(28255)
农业(27729)
科学(26936)
教育(24929)
管理(24582)
(24507)
大学(22625)
(22270)
金融(22270)
学学(21328)
业经(20878)
技术(16742)
经济研究(14893)
问题(13027)
财经(12222)
(11905)
农业经济(10786)
(10627)
农村(10212)
(10212)
(10158)
科技(9158)
经济问题(9153)
(8806)
世界(8796)
共检索到299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何莉  
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新发展阶段,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升级,旨在构建农村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乡村绿色和美环境,传承民间优秀绿色文化,构建生态共治格局,突出生态富民效益。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依循全面性、持续性、共生性和有序性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人类与自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制度设置层面应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绿色政策体系;具体实践层面应全面准确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运用绿色技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郭提超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后,"三农"领域又一部综合性与基础性的法律。它从法律上明确了"三农"领域的国家职能,服务于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法律体系。《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农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定位,核心是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贯彻落实需要其他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配套执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上,国家林业局宣布启动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将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乡村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明确部署。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以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和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新时代城乡变化特征得出的结论,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引领。我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秉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日益渐涨,绿色食品在世界各地的大受推广。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绿色食品发展路径展开探讨,提出相关建议,意在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敏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手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从乡村绿色发展的角度研究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本文还结合乡村发展特点从五方面剖析乡村振兴实施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  
以绿色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推动乡村绿色经济发展,构建生态宜居环境,需要在明晰农村社会科学治理的基础上,厘清乡村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宜居的内在逻辑,秉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安全观,打造"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的三农新发展格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连福  毛丽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主要任务而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繁荣乡村;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农业高质高效的现代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稳定乡村;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建设盘活各种资源的活力乡村。就现实挑战而言,要厘清城市与乡村、粮食与经济、主线与底线、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城乡二元结构、粮食安全危机、规模返贫风险、农村资源固化等具体挑战。就实践路径而言,要从协调性、高质量、共同性和活力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铸牢农民富足的保障底线,唤醒农村改革的资源生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注入可靠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浩然  郇思含  
新乡贤作为乡村本土精英是促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主体。新乡贤在有效衔接阶段的四种治村模式为:致富型新乡贤治村模式;技能型新乡贤治村模式;社会服务型新乡贤治村模式;政治精英型新乡贤治村模式。新乡贤的治理优势首先是扮演着有效衔接中的润滑剂角色,其次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能够充分调动乡村本土精英智慧的同时也更加彰显农民主体地位。育贤;引贤;任贤;管贤是新乡贤参与有效衔接阶段的完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磊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各领域的发展,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体现。在这一战略框架下,乡村体育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阳宇俍  刘安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肖华茂  刘红峰  
【目的】研究并构建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研判基于绿色视域的乡村振兴发展趋势,探索其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为乡村振兴路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态文明与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为切入点,构筑农业绿色发展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水平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测度指标体系,体系包括5大子系统(即乡村振兴5个主旨内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3个评价维度,34个测度指标。采用熵权与灰色关联法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出我国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接续在13个评价维度中遴选出与“绿色”“发展”两大主题相关的6个驱动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整体较低,乡村振兴水平地区间差异显著,乡村振兴综合水平自2013—2021年以来呈稳定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上升速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驱动因素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乡村生态保护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据此提出激活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驱动因素、制订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差异化发展策略、构筑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监测体系与预警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