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2)
- 2023(5915)
- 2022(4751)
- 2021(4397)
- 2020(3231)
- 2019(7709)
- 2018(7811)
- 2017(13695)
- 2016(7931)
- 2015(8869)
- 2014(8992)
- 2013(8525)
- 2012(7906)
- 2011(6978)
- 2010(7006)
- 2009(6067)
- 2008(5996)
- 2007(5380)
- 2006(4720)
- 2005(4236)
- 学科
- 济(23768)
- 经济(23730)
- 管理(21666)
- 业(16913)
- 企(13574)
- 企业(13574)
- 农(9386)
- 地方(8319)
- 环境(7598)
- 中国(7587)
- 理论(6946)
- 业经(6801)
- 方法(6692)
- 教学(6586)
- 财(6571)
- 农业(6302)
- 学(6074)
- 教育(5589)
- 制(5326)
- 数学(5112)
- 划(5107)
- 和(5030)
- 数学方法(4964)
- 学法(4494)
- 教学法(4494)
- 发(4385)
- 技术(4305)
- 资源(4223)
- 务(4121)
- 财务(4108)
- 机构
- 学院(100447)
- 大学(96770)
- 管理(33982)
- 研究(31367)
- 济(30859)
- 经济(29687)
- 理学(27798)
- 理学院(27397)
- 管理学(26766)
- 管理学院(26570)
- 中国(25136)
- 京(21825)
- 科学(20671)
- 江(18578)
- 范(16490)
- 师范(16326)
- 财(16322)
- 农(16083)
- 中心(16071)
- 所(15334)
- 州(15288)
- 技术(14685)
- 业大(14658)
- 北京(13650)
- 研究所(13527)
- 职业(13291)
- 师范大学(12786)
- 农业(12372)
- 院(12114)
- 省(12073)
- 基金
- 项目(63370)
- 研究(51228)
- 科学(47781)
- 基金(40669)
- 家(34650)
- 国家(34235)
- 科学基金(29167)
- 社会(28503)
- 省(27982)
- 社会科(26633)
- 社会科学(26625)
- 教育(24613)
- 编号(23856)
- 划(22252)
- 基金项目(21930)
- 成果(20014)
- 自然(18021)
- 自然科(17471)
- 自然科学(17468)
- 课题(17292)
- 自然科学基金(17117)
- 资助(15614)
- 年(15235)
- 发(14366)
- 重点(14221)
- 项目编号(13678)
- 创(13471)
- 性(12901)
- 规划(12738)
- 创新(12461)
共检索到162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江明强 钟伟东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及能源的消费、供给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国家电网公司将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效解决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严重失衡的战略举措。海宁市作为浙江省清洁能源示范县,近几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省近百分之二十(18%),而尖山地区又是海宁光伏占比最高的一个区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晓刚 邵世玉
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根据从精准投资理念出发,以《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经济型评价导则》为指引,综合法国电网公司精准投资理念与经验,通过构建跨专业、多部门、市县协同的投资决策机构,规范参数提报流程及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以公司供电区域划分标准为蓝本、以区域配网为归集单元、融入社会效益约束的配电网投资量化评价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生奇 于立涛
在电力生产中,配电网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是保障电能"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客户用电体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电能逐渐成为民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迫切需要供电企业"一站式"解决其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目前供电企业一般还在沿袭传统"分区划片"粗放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薛杨阳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了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本期专题邀请来自央行、试验区、金融机构和学界专家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分析各地区与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宣传绿色金融的理念、工具与方法,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速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董珂 谭静 许阳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展了绿色城市广泛的实践活动。力图在中外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绿色城市理论的体系框架;明确绿色城市理论支撑、研究范畴与目标愿景,辨析绿色城市的定义内涵;构建绿色城市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全空间目标体系;提出完整的绿色城市的全要素技术体系;提出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评估监督的全过程标准体系;覆盖不同地域、规模、类型、专业领域的绿色城市的全领域示范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把握新一轮经济金融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马骏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浙江、江西、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佳良 查伟强 李智 刘连园 邓翔天
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的核心,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拓扑重构和分布式电源无功特性的主动配电网日前调度方案,建立配电网经济运行成本最小和系统网络损耗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方案在资源优化配置时,考虑拓扑结构的改变对资源调度结果的影响,并且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无功特性,尤其是常被忽视的风机和光伏的无功支持能力.通过该优化调度方案可确定配电网一天内各时段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有功和无功出力、可中断负荷的参与量以及对应的各时段最优拓扑结构.该优化模型为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万有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修改的PG&E-6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郑燕康
清华大学 1998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实践作了考察和回顾 ,特别对“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等方面的进展作了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
绿色大学 绿色教育 绿色科技 绿色校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幸泽林 易凤
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2014年国内首次推出的低碳"绿色债券"——"碳收益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工作正式启航。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载体,"绿色债券"逐步得到认可,一些国家和组织使用"绿色债券"解决低碳项目投融资的实践也较为成功,研究国际"绿色债券"运作机制及成功案例,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保护 金融 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有序实现经济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5.9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16万亿元,同样居于全球前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军旗
近年来,新冠疫情、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制造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冲击,我国提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特点的数字经济以应对冲击、减小影响。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39.8%。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为制造业带来了新动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语洋
按“贴标”与“非贴标”、“五年规划”与“30·60”纵横两个维度,文章将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展历程划分为非贴标绿债服务绿色发展、贴标绿债起步并快速发展、“双碳”目标下绿色债券新发展三个阶段。当今中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已成为服务国民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以预期,在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强有力支持下,中国“30·60”“双碳”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张健 许鲜
当前,我国农村绿色金融发展仍然滞后,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多层次、多样化的绿色融资需求。以四川为例,对绿色金融与农村绿色金融的实践探索和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优化农村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宏观层面,以细化政府支持机制为牵引,完善农村绿色金融政策;中观层面,倡导在四川省探索创新"小组互助"绿色信贷模式,并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拓宽绿色资金融资渠道;微观层面,对内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绿色金融业务,对外尝试建立外资金融机构在四川乡村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改革开放试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