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0)
- 2023(7148)
- 2022(6049)
- 2021(5453)
- 2020(4517)
- 2019(10146)
- 2018(9973)
- 2017(18097)
- 2016(9487)
- 2015(10543)
- 2014(9947)
- 2013(9521)
- 2012(8590)
- 2011(7555)
- 2010(7727)
- 2009(7184)
- 2008(7083)
- 2007(6679)
- 2006(5819)
- 2005(4681)
- 学科
- 济(36286)
- 经济(36267)
- 管理(36265)
- 业(33506)
- 企(31197)
- 企业(31197)
- 技术(15326)
- 方法(13517)
- 技术管理(11739)
- 中国(11467)
- 数学(11007)
- 数学方法(10847)
- 地方(10705)
- 业经(10532)
- 农(9357)
- 财(8966)
- 划(7352)
- 制(7337)
- 理论(6943)
- 策(6731)
- 和(6634)
- 环境(6397)
- 农业(6307)
- 银(5911)
- 银行(5905)
- 行(5601)
- 融(5449)
- 金融(5449)
- 务(5432)
- 财务(5404)
- 机构
- 学院(123198)
- 大学(121417)
- 管理(53568)
- 济(48373)
- 经济(47249)
- 理学(45848)
- 理学院(45401)
- 管理学(44809)
- 管理学院(44547)
- 研究(38085)
- 中国(29521)
- 京(25331)
- 科学(22199)
- 财(22143)
- 江(20033)
- 中心(18690)
- 所(17106)
- 财经(16710)
- 范(16316)
- 师范(16187)
- 业大(16056)
- 州(16048)
- 北京(15756)
- 研究所(15286)
- 经(15077)
- 农(15064)
- 院(14883)
- 技术(14669)
- 商学(13783)
- 商学院(13645)
- 基金
- 项目(84903)
- 科学(68558)
- 研究(66476)
- 基金(59340)
- 家(50252)
- 国家(49780)
- 科学基金(44708)
- 社会(42781)
- 社会科(40500)
- 社会科学(40488)
- 省(36880)
- 基金项目(31847)
- 教育(30983)
- 划(29381)
- 自然(27237)
- 编号(26840)
- 自然科(26680)
- 自然科学(26675)
- 自然科学基金(26200)
- 创(24504)
- 资助(22036)
- 创新(21779)
- 成果(21364)
- 课题(20225)
- 重点(19102)
- 发(19047)
- 部(17749)
- 国家社会(16995)
- 制(16956)
- 项目编号(16866)
共检索到19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德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爱彬 经曼 夏洪旺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且能够满足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特点和建设需要,可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妍 蒋开东 徐一萍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伟 陈军冰 王钰云
文章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以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对2017—2020年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探究经费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建设周期内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严重;内部经费规章制度对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部地区政策环境和实际协同程度对经费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主管部门应从实施分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经费管理、强化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经费使用效率。文章不仅客观分析了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而且从不同维度深入探究了经费绩效影响因素,可为其第三周期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黄珍珍 谭蓉 阳静宁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的异质性需求特征和创新网络嵌入视角,剖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网络嵌入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创新人才的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嵌入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规模和结构、协同机制体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多维度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提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建设的优化和完善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引领创新人才引进和集聚开发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麦均洪
当前,国家制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协同创新为契机推动科研体制机制综合改革,鼓励多元化、多维度、多方面的协同,融合创新资源实现多主体间的深度合作,持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的提出重在冲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克服以往合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引导高校大力提升创新能力。这对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创新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六工程师"到产学研合作再到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曼 菅利荣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问题,基于软、硬两种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收集的274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互动和内部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产出影响最为显著;资源投入对绩效产出评价的正向影响弱于知识转化和协同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市场竞争情报对绩效产出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卜伟 孙骏 王钰云 叶枫 王宇
基于改进的G1-CRITIC-TOPSIS方法构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对2015年至2019年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绩效评价模型相比,所提出的绩效评价模型可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进行客观有效评价;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水平与国家级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结果差异悬殊,行业产业类和区域发展类绩效评价结果显著高于文化传承类和科学前沿类。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建设、建立分类分层绩效评价机制、动态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情况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亮雯 李炳超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机构创新过程特征,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协同创新思想和要素,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广东20家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为科研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评估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天佐 张顺衡
基于DEA-Topit模型对H省立项资助的3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产出高有效、3个弱有效、17个低(无)效率,显示H省立项的35个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各学科间绩效差异较大。学科排名、高校所在地域、高校层级分类以及项目所属学科类型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存在正相关性;学位点数量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性。政府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尽量打破项目遴选校际间平衡的思维,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各协同高校的共享共建水平;着力提升学位点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分类评价与指导,健全项目持续支持与淘汰机制。
关键词:
2011协同创新中心 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善林 彭灿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的要点,进而基于该要点构建包括"显性绩效"、"隐性绩效"和"协同绩效"三个维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最终建立比较科学和实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思全 鹿媛媛 李叶妍
科学、客观的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对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提高科技协同创新的整体效能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创新行动协同性、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效益评价和环境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指标体系,以期达到对多个科技创新主体协同行动及其效应的科学观测与评价。
关键词:
科技 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洁 乔彬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绩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为了评价其绩效,文章选择资源、技术、知识、风险在协同作用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创新产生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政府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分别在这四个因素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也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刘志华 李林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一种新的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成为环保产业发展必然。对基于合同环境服务的环保项目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环保项目协同过程的前后逻辑特点,采用逻辑框架法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综合构建了环保产业项目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并选取4个环保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以验证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3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其各自权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 省域 因子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