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
- 2023(1290)
- 2022(1114)
- 2021(1056)
- 2020(915)
- 2019(2197)
- 2018(2130)
- 2017(4483)
- 2016(2414)
- 2015(2413)
- 2014(2389)
- 2013(2512)
- 2012(2390)
- 2011(2179)
- 2010(2242)
- 2009(2114)
- 2008(1946)
- 2007(1702)
- 2006(1553)
- 2005(1526)
- 学科
- 济(12683)
- 经济(12680)
- 业(6622)
- 管理(6308)
- 方法(5612)
- 企(5611)
- 企业(5611)
- 数学(5158)
- 数学方法(5119)
- 结构(4930)
- 财(4038)
- 产业(3615)
- 中国(3393)
- 制(3252)
- 产业结构(2912)
- 地方(2829)
- 体(2675)
- 农(2584)
- 学(2501)
- 体制(2480)
- 务(2406)
- 财务(2406)
- 财务管理(2403)
- 企业财务(2350)
- 业经(2198)
- 贸(2078)
- 贸易(2075)
- 易(2020)
- 融(1922)
- 金融(1922)
- 机构
- 大学(35662)
- 学院(35240)
- 济(17432)
- 经济(17180)
- 研究(13006)
- 管理(12972)
- 理学(11444)
- 理学院(11299)
- 管理学(11110)
- 管理学院(11045)
- 中国(9610)
- 财(7898)
- 科学(7626)
- 京(7518)
- 所(6602)
- 财经(6422)
- 经济学(6173)
- 研究所(6014)
- 经(5892)
- 经济学院(5623)
- 农(5323)
- 中心(5314)
- 江(5044)
- 院(4874)
- 财经大学(4860)
- 业大(4801)
- 北京(4686)
- 范(4402)
- 师范(4322)
- 农业(4172)
共检索到50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费洪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讨论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着重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形成原因,探讨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共振,最终保证有效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李晓慧
从内外部条件变化来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作为生产通往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在扩大内需中具有重要作用。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消费的实现。我国流通业发展不畅,导致其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而要有效地发挥流通业的应有作用,可以通过流通结构的调整,构建现代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体系,从而形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良性机制。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流通结构 调整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俊凯 张霞 许生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一种负面的"棘轮效应":在储蓄率的高度配合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持续恶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增长中对出口和投资要素的依赖;消费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逐步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源于初次分配中的"利润侵蚀工资"机制,必须实施收入分配调整战略促进其结构优化,促进内需有效扩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孟士清
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失衡,表现在需求结构上是外需和内需的失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外需的急剧萎缩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总量效应和结构性效应,因此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可能同时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双重目标。本文研究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不仅能够明显刺激内需、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当前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无论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加怡
席卷美欧大地的金融风暴正在加速演变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提前放大和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我们能够不失时机,坚决转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就不仅能够捍卫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为稳定世界经济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理解为反周期措施,而应当使之成为对经济增长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杠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仁月 常世旺
本文在分析各国刺激经济方案中减税定位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不宜推出大规模减税措施。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应着眼于调整优化税制结构,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比重,实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但税收收入总体应保持上升趋势。
关键词:
刺激经济方案 税制结构 减税 扩大内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祖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桁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