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3)
- 2023(7825)
- 2022(6481)
- 2021(5910)
- 2020(4793)
- 2019(11019)
- 2018(10941)
- 2017(20894)
- 2016(11279)
- 2015(12294)
- 2014(12545)
- 2013(12334)
- 2012(11575)
- 2011(10664)
- 2010(11074)
- 2009(10341)
- 2008(10052)
- 2007(8823)
- 2006(8332)
- 2005(7864)
- 学科
- 济(71182)
- 经济(71127)
- 管理(29702)
- 业(27051)
- 方法(22321)
- 企(21801)
- 企业(21801)
- 数学(20001)
- 数学方法(19858)
- 地方(18328)
- 中国(15834)
- 财(14377)
- 制(13650)
- 学(13596)
- 地方经济(13084)
- 业经(12798)
- 农(12745)
- 体(11224)
- 融(10278)
- 金融(10278)
- 银(9670)
- 银行(9654)
- 行(9331)
- 农业(8810)
- 体制(8627)
- 产业(8511)
- 贸(7737)
- 贸易(7732)
- 环境(7658)
- 经济学(7566)
- 机构
- 大学(166535)
- 学院(165526)
- 济(83527)
- 经济(82109)
- 研究(65945)
- 管理(57693)
- 中国(49027)
- 理学(48852)
- 理学院(48214)
- 管理学(47444)
- 管理学院(47092)
- 财(39474)
- 科学(37240)
- 京(34751)
- 所(34053)
- 研究所(30610)
- 财经(30086)
- 经济学(28213)
- 中心(27730)
- 经(27334)
- 农(26876)
- 江(26034)
- 经济学院(25002)
- 院(23405)
- 北京(22326)
- 财经大学(22308)
- 业大(21634)
- 范(21487)
- 师范(21234)
- 农业(20507)
- 基金
- 项目(103428)
- 科学(81990)
- 基金(76602)
- 研究(74679)
- 家(67406)
- 国家(66901)
- 科学基金(56666)
- 社会(50700)
- 社会科(48250)
- 社会科学(48237)
- 基金项目(39334)
- 省(39235)
- 自然(34750)
- 教育(34043)
- 自然科(33948)
- 自然科学(33937)
- 自然科学基金(33384)
- 划(32830)
- 资助(31868)
- 编号(27242)
- 重点(24135)
- 发(23865)
- 部(23731)
- 成果(23217)
- 国家社会(22287)
- 性(21283)
- 创(20814)
- 教育部(20619)
- 课题(20443)
- 创新(19714)
共检索到269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弗朗索瓦·格罗普 司马亚玺 罗栋
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失业、贫困和不平等的三大挑战,就必须圆满地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将需要深入和果敢地实施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发展全球经济环境依然疲软,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虽然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和就业呈现积极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仍然明显低于产出缺口。此外,增长前景的下行风险依然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琼 朱延福
中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夯实经济增长基础,实现这种状态转换。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的原因,消费乏力是主要因素。着力于解决居民消费乏力的困境,从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城镇化、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实施改革,提高预期支出的安全感,帮助人民增收,减少因行政垄断带来的种种贫富差距,以提高居民消费率。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郑晓雪
结构性改革能够消除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因而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外的重要政策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目前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本文在两大部门的基础上加入制度部门和贸易部门的改革,试图探究不同部门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本文结果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产品市场创业成本改革和制度部门的法律制度和产权保护改革不存在短期损失,但劳动力市场改革短期会造成较大损失。本文认为结构性改革虽存在短期成本,但总体而言短期成本较小。劳动力市场改革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高级阶段,或应在结构性改革的中后期推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胡君
企业家的规模扩张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已成为中国推进创新创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而结构性改革能否破解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之谜并通过提升企业家质量来实现促增长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将企业家精神区分为机会型与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利用92个国家2001—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促进经济增长,而生存型企业家精神将抑制经济增长;结构性改革能够激发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同时抑制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特别在增长转型阶段,贸易改革、金融改革与产权改革是促进机会型企业家精神的重要途径;结构性改革能通过影响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以结构性改革激发和保护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实现企业家质量提升与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备受世人关注的党的十六大在北京胜利闭幕。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会上做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为了深入研究和贯彻报告的精神 ,本刊特约在京的五位经济学家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在本期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芳 朱雅玲
2015年中国GDP增速降至6.9%的25年新低,消费贡献率则创下66.4%的15年新高;一方面经济产能过剩、增长动力和支撑力不足;另一方面1.2亿人次的境外旅游和1.5万亿元的消费外流,两方面综合作用折射出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是中国经济减速下行的重要根源。所以,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挖掘需求侧蕴藏的消费潜力,双管齐下、不可偏倚地推进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内外形势、政策初衷、内在动力、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增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波
文章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2)金融体系的效率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也较大程度地推动了经济发展。(3)如果再叠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消费需求的提升作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改革,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在2012年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国内外经济学家围绕"稳定宏观经济,推进结构性改革暨第二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学者们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回调进行深入解读,认为这既有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因素的影响,但回调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要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迎接长期挑战。本次论坛还公布了2012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该调查认为高生活成本拖累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结构性改革 城市生活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雪
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2年6月16日到17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们认为,在内外经济环境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但是,中国政府可以采取恰当手段合理平滑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过程,保持适度增长率。短期内"稳增长"和长期的结构改革要考虑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中国要完成结构转型有三点法则: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的市场引导下的改革;广义恩格尔定律,即人类需求结构会牵引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偏好相似假说。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短期内的"稳增长"主要是稳投资。中长期,中国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实体经济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消费水平;进行广义的...
关键词:
稳定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结构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学能 卢盛荣
本文在理论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例如制度变革、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结构等嵌入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对1993—201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204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增长率本身的下降,应该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下,2016—202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9%、6.5%;2021—2025年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毅 石春华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期,经济增长趋缓,三大需求中,投资增速下滑、进出口负增长,物价涨幅较小。而金融运行与宏观经济走势相比,却存在一些不同步的地方。今年以来,货币相对宽松,人民币快速升值,再加上近期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如何看待经济增长趋缓背景下,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性矛盾 市场化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