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3)
- 2023(15363)
- 2022(12856)
- 2021(11735)
- 2020(9682)
- 2019(22422)
- 2018(21860)
- 2017(42320)
- 2016(23183)
- 2015(26018)
- 2014(26349)
- 2013(26101)
- 2012(25263)
- 2011(23060)
- 2010(23674)
- 2009(21993)
- 2008(21831)
- 2007(19770)
- 2006(17453)
- 2005(16423)
- 学科
- 济(116604)
- 经济(116491)
- 管理(62240)
- 业(61293)
- 企(47894)
- 企业(47894)
- 方法(42763)
- 数学(37078)
- 数学方法(36764)
- 中国(32051)
- 地方(29452)
- 农(28743)
- 财(26177)
- 业经(24303)
- 学(23335)
- 制(20930)
- 贸(20485)
- 贸易(20472)
- 易(19774)
- 农业(19684)
- 融(19633)
- 金融(19631)
- 银(18906)
- 银行(18866)
- 行(18225)
- 地方经济(17192)
- 环境(15787)
- 和(15614)
- 务(15580)
- 财务(15545)
- 机构
- 大学(342778)
- 学院(341925)
- 济(152300)
- 经济(149206)
- 研究(127913)
- 管理(123639)
- 理学(104674)
- 理学院(103346)
- 管理学(101680)
- 管理学院(101011)
- 中国(97199)
- 科学(75793)
- 京(74009)
- 财(70106)
- 所(66757)
- 研究所(60090)
- 农(60080)
- 中心(56846)
- 财经(54652)
- 江(53247)
- 经(49488)
- 业大(48806)
- 经济学(48306)
- 北京(47702)
- 农业(46977)
- 范(46969)
- 师范(46488)
- 院(45519)
- 经济学院(43336)
- 州(42350)
- 基金
- 项目(215886)
- 科学(169369)
- 研究(158464)
- 基金(155426)
- 家(135829)
- 国家(134684)
- 科学基金(113690)
- 社会(101608)
- 社会科(96437)
- 社会科学(96410)
- 省(84093)
- 基金项目(81196)
- 教育(72595)
- 自然(71134)
- 划(71064)
- 自然科(69442)
- 自然科学(69420)
- 自然科学基金(68224)
- 资助(64479)
- 编号(63143)
- 成果(53233)
- 发(52057)
- 重点(49758)
- 部(48608)
- 课题(45242)
- 创(44182)
- 国家社会(42410)
- 发展(42002)
- 性(41516)
- 教育部(41488)
- 期刊
- 济(178593)
- 经济(178593)
- 研究(110059)
- 中国(73438)
- 农(55700)
- 财(54068)
- 学报(53768)
- 科学(48970)
- 管理(46479)
- 大学(40536)
- 教育(38727)
- 学学(38063)
- 农业(37741)
- 融(37688)
- 金融(37688)
- 经济研究(29799)
- 技术(29261)
- 财经(28176)
- 业经(27349)
- 经(24412)
- 问题(23427)
- 业(20879)
- 贸(20279)
- 国际(19016)
- 世界(18553)
- 技术经济(18219)
- 统计(16408)
- 商业(16266)
- 版(15401)
- 理论(15240)
共检索到53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小娟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结构性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经济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发现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路径;集群和分散是区域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需求变动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通过回顾美国、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现状,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经验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四大启示:一是释放消费需求、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释放市场潜能、谨慎运用行政力量;三是研发创新技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四是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内部升级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贵 王立勇 孙久文
通过构建包含数字经济部门的DSGE模型,数值模拟数字经济结构(包含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变化对高质量发展效应的作用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结构变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大于对闲暇时间的影响,对“闲暇时间-研发效率”动态关系变化下高质量发展效应的影响显著;数字设施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效应变化,产业规划政策上需要关注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间的“逐级扩张效应”;数字产业化存在“破冰期”,在初始阶段高质量发展效应会被抑制,但随着规模增加会快速得到提升;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会呈现倒“U”型走势,政策上需要防控数字经济盲目扩张,合理优化数字经济结构,可以更好地提升高质量发展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突出,转型尚未完成,表现为工农业生产率水平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区域间异质性发展等问题。借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和主要做法,我国应从产业结构升级、激发技术创新、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艳
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人口结构变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加大对福利支出的投入,减缓经济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人口也会带来明显的"银发经济",提升服务业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视角,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证明,从全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升级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从中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强的"银发经济"特征,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和总体经济结构升级。而区域创新则存在较强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在中部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志凌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结构调整轨道,虽然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借助市场化的"重组升级"策略和政府托底的"再就业计划"可以减轻结构转换痛苦。最先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东部地区正在走出阴影,以杭州为代表的区域产业升级趋势正在确立;青岛为传统制造业基地实现结构转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济升级模式。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我们需要前瞻性地防止"好商品也卖不出去"的经济萎缩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1.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首先,继续扩大"营改增"范围,推进增值税改革,以消除重复征税,优化流转税税制。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例如,适当调低增值税税率,将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适用高税率下调至15%,低税率下调至11%。其次,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并适当调整有关税目的适用税率:取消部分生活必需品如汽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制度先行,推动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融资结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优化调整金融机构体系的重点是推动银行体系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优化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离不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调整金融产品体系需积极营造有序、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具有开创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一、深入理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文涛 戴淑庚
加深对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结构性”驱动作用,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驱动作用尤其明显。与资本流动强度相比,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促进效应更为显著。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金融开放对其驱动作用呈依次递增态势。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金融监管强度较高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存在非线性门限效应,当其跨过一定门限值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强的驱动效果。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珺晖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已由过去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奇迹转入非高速增长期,结构性减速表明中国经济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效率从当前主要面临的九个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消费结构、财税体制结构、区域结构失衡是导致当前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的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向"稳速增效"的纵深发展模式顺利转轨。
关键词:
增速放缓 经济结构 经济效率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兰燕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二元经济发展内在机制,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中国面临的二元经济问题最核心的就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突破刘易斯二元发展模式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本文的思路是在借鉴国外二元结构转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制度条件,通过建立城乡就业、户籍和土地利用制度的联动机制来构建二元结构转型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公有制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定胜 张宏伟
利用我国多年环境、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与经济活动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污染整体态势。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全国平均环境承载负荷在多项指标上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随着经济稳健有力的发展,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不断缩短,小康是全民的小康,但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程度只能称之为部分小康。城乡二元结构任然横亘在经济发展的途中,农民处在社会的基层,严重的贫富差距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引发重视。十三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提出了美好的规划,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农民的全面小康等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对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农村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状况入手,探讨十三五创新视角下如何实现农村
关键词:
十三五 农村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晓鸥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经济结构分化及其他非结构性因素对国内结构性通胀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并通过FAVAR计量模型,使用2002—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一步验证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结构分化特征和其他非结构性因素对结构性通胀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路径不同。因此,应更加关注经济结构分化引发的结构性通胀风险防范,在治理结构性通胀方面,应重视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结构性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总量政策的协同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艳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已有经济学理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进行解读,二是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索。在理论渊源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上可以归源于萨伊定律及之后的供给学派,另一些学者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其真正的来源。遵循经济理论发展的整体脉络,参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既不能简单归于萨伊定律与供给学派,也不单单是古典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